沈彬

唐五代詩人

沈彬(約853年—957年以前),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唐代詩人。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

基本簡介


沈彬[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
沈彬像
沈彬像
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遊湖、湘,隱雲陽山數年。又游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餘。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唐才子傳》載:彬,字子文,筠州高安人。自幼苦學,屬末歲離亂,隨計不捷,南遊湖湘,隱雲陽山數年,歸鄉里。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名儒宿老,必命郡縣起之。彬赴辟,知昪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昪覽之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尚書郎致仕歸,徙居宜春。初經版盪,與韋莊杜光庭、貫休俱避難在蜀,多見酬酢。彬臨終,指葬處示家人窆,果掘得一空冢,有漆燈青熒,壙頭立一銅版,篆文曰:“佳城今已開,雖開不葬埋。漆燈終未滅,留待沈彬來。”遂窀穸於此。有詩集一卷。傳世。彬第二子延瑞,性坦率,豪於觴詠,舉動異俗,盛夏附火,嚴冬單衣,或遇崇山野水,古洞幽壇,竟日不返,時人異之,呼為“沈道者”,士大夫多邀至門館。一日,邑宰戲問:“何日道成“廷瑞即留詩曰:“何須問我道成時,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葯苗人不識,體涵仙骨俗爭知。”宰驚謝。後浪遊四方,或傳仙去也。

史書記載


陸遊南唐書》載:
沈彬,洪州高安人,唐末,浪跡湖湘,隱雲陽山,好神仙,喜賦詩,句法清美,烈祖輔吳,表授秘書郎,與元宗游,俄懇求還山,以吏部郎中致仕,元宗遷南都,彬年八十餘,來見,曰:臣久處山林,不預世事,臣妻曰:君主人郎君,今為天子,何不一往,臣遂忘衰老而來,元宗命毋拜,厚賜粟帛,以其子為秘書正字,彬先歲嘗策杖郊原,手植一樹識之,語其子曰:吾當藏骨於此,及卒,伐樹掘地,至丈余,得一石槨,製作精麗,光潔可鑒。蓋上有纂雲,開成二年壽槨,舉棺就之,廣袤中度,次子延瑞,有道術,嗜酒卻粒,寒暑一單褐,數十年不易,跣行,日數百里,林樓路宿,多在玉笥浮雲二山,老而不衰,后不知所終。
陳況,閩人,性夷澹,隱於廬山四十年,衣食乏絕,不以動心,苦思於詩,得句未成章,已播遠近,元宗聞其名,召見,時方祁塞,元宗見其衣單薄,降手札曰:欲以綾綺衣賜卿,卿必不受,今賜朕自服紬縑衣三十事,俄授江州士曹掾,固辭歸,卒于山中,年七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