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坊鎮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轄村

址坊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地處西華縣西南部,東與逍遙鎮毗鄰,東南、南與漯河市召陵區隔河相望,西與漯河市郾城區相鄰,北與奉母城鎮接壤,距西華縣城37.5千米,區域總面積51.31平方千米。

1949年,址坊鎮境域屬第六區;1995年,由址坊鄉改為址坊鎮。截至2018年末,址坊鎮戶籍人口為39391人。截至2020年6月,址坊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址坊村勤政路。

截至2018年末,址坊鎮有工業企業115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歷史沿革


建置沿革
1949年,屬第六區。
1951年,屬第九區。
1958年,屬逍遙、奉母城兩公社管轄。
1965年8月,由逍遙、奉母城兩公社析置出14個大隊,成立址坊公社。
1984年,由址坊公社改為址坊鄉。
1995年,由址坊鄉改為址坊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址坊鎮地處西華縣西南部。
址坊鎮
址坊鎮

地形地貌

址坊鎮地處豫東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坡降15000,平均海拔54.5米,最高點許家村與奉母鎮盆李村,海拔55.2米。

氣候特徵

址坊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乾冷少雪,多偏北風,春秋溫和而時間較短;多年平均氣溫14.2℃,1月平均氣溫-0.1℃(1955年1月),極端最低氣溫-21℃;7月平均氣溫27.2℃,極端最高氣溫42.9℃(1966年7月);生長期年平均334天,無霜期年平均213天,年平均降水量759毫米。

水文

址坊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南靠沙河,潁河經中部斜向東北,另有陳村交界溝,葉橋潁河故道,南陀沱河故道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址坊鎮有耕地4.84萬畝,人均1.24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下轄址坊、西瓦屋趙、東瓦屋趙、吳店、緱家、許家、朱家、后劉、丁庄、葉橋、灣張、候閆、諸葛寺、李庄、蔡庄、南陀、馬爐、程灣、南流、邵庄、陳村21個行政村,下設169個行政村民組。
截至2020年6月,址坊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址坊村勤政路。
名稱電話區號車牌代碼
址坊村0394豫P
后劉村0394豫P
東瓦屋趙村0394豫P
西瓦屋趙村0394豫P
緱家村0394豫P
大陳村0394豫P
李庄村0394豫P
侯閻村0394豫P
南陀村0394豫P
蔡庄村0394豫P
程灣村0394豫P
邵庄村0394豫P
灣張村0394豫P
葉橋村0394豫P
南流村0394豫P
許家村0394豫P
朱家村0394豫P
吳店村0394豫P
馬爐村0394豫P
諸葛寺村0394豫P
丁庄村0394豫P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總人口有3.8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200人,城鎮化率36.5%;總人口中,男性21356人,佔54.9%;女性17544人,佔45.1%;14歲以下6200人;佔15.9%;15—64歲29000人,佔74.6%;65歲以上3700人,佔9.5%。2011年,址坊鎮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73人。
截至2017年末,址坊鎮常住人口為31626人。
截至2018年末,址坊鎮戶籍人口為3939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址坊鎮財政總收入677萬元,比2010年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
截至2018年末,址坊鎮有工業企業115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農業

2011年,址坊鎮農業總產值4.46億元,比2010年增長7.8%,農業增加值2.16億元,佔國內生產的42%。址坊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址坊鎮生產糧食41000噸,人均105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辣椒、花生、棉花、蔬菜等。址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址坊鎮生產肉類3625噸,畜牧業總產值2.5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7%。2011年,址坊鎮水果種植面積2445畝,產量4528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等。

工業

址坊鎮工業形成了食品、麵粉加工、板材、傢具四大支柱產業。2011年,址坊鎮工業總產值為5.6億元,比2010年增長23%,工業增加值1.5億元。2011年,址坊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500人。

商業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商業網點216個,職工289人。2011年,址坊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03億元,比2010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37億元,比2010年增長7.6%。
金融業
2011年,址坊鎮有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理處;各類存款餘額為3.2億元,人均儲蓄8000元;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960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15所,在校生3100人,專任教師278人;初中1所,在校生860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址坊鎮教育經費達521萬元。
址坊鎮
址坊鎮

科技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82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5人,經營管理人才21人,技能人才464人,農村實用人才131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26個;藏書2.2萬冊。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體育場地17處,61%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6%。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廣播喇叭92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有30多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28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51張;專業衛生人員2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1人。2011年,址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000人次。址坊鎮重點醫院地址有坊鎮人民醫院;200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一級甲等醫院資質。2011年,址坊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2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萬人,參合率97%;孕產婦死亡率15/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址坊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70戶,人數1720人,支出148.6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6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65張,入住五保老人68人,分散供養五保老人158人,年支出五保生活費18.258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3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200戶,行動電話用戶12000戶。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變壓器26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9%。

交通


公路

址坊鎮有省道漯西路橫穿全境。截至2011年末,址坊鎮有縣鄉村公路22條。
址坊鎮
址坊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址坊鎮因明朝初年,該地開設有造紙作坊,取名紙坊,後山西省洪洞縣一對夫婦遷居於該地,以扎紙祭祀用品為業,推動了村裡造紙業的發展,更名為紙房村,諧音改為址坊。

文物古迹

址坊鎮古迹有仰韶文化遺址、東周列國盟約處遺址、李庄村北古墓群,是縣級文化保護單位;諸葛寺村相傳有三國諸葛亮撒灰過河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