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塘鎮

天塘鎮

天塘鎮,隸屬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截至2019年末,天塘鎮轄21個行政村,31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5萬餘人。

天塘鎮土地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699公頃,其中,水田2409公頃,旱土1290公頃,山林面積9933.3公頃。

2017年,天塘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655億元,其中一產業總產值1.887億元,二產業總產值8.046億元,三產業總產值1.779億元。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笆籬鄉,1950年屬笆籬區,1956年設天塘鄉,1958年屬一六公社,1961年析置天塘公社,1984年復改鄉。2015設天塘鎮。
天塘鎮
天塘鎮

鄉鎮調整


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宜章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複
你市呈報的《關於宜章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郴政〔2015〕88號)收悉,按照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第五條、第七條和第八條的規定,經研究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現批複如下:
1、同意宜章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2、同意撤銷天塘鄉設立天塘鎮。天塘鎮的行政區域為原天塘鄉的行政區域,下轄30個建制村,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總人口4.71萬人,鎮人民政府駐肖家沖(原天塘鄉人民政府駐地)。

建置沿革


明代,隸屬宜章五豐鄉中的長寧鄉。
清代,仍屬長寧鄉;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分屬黃沙團和笆籬團。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三區禮讓鄉和第四區鎮西鄉;民國二十七年(1928年)7月,分屬樂水鄉和金泉鄉。
1949年11月,屬笆籬鄉人民政府辦事處。
1950年4月,分屬黃沙區元壁鄉、笠頭洞鄉和笆籬區羅軫鄉、滿塘鄉、天塘鄉。
1952年5月,分屬第三區元壁鄉、笠頭洞鄉和第四區龍塘鄉、天塘鄉、滿塘鄉、羅軫鄉、太平鄉。
1953年4月,分屬第三區台霄鄉、石江鄉、水尾鄉、笠頭鄉和第四區龍塘鄉、田尾頭鄉、天塘鄉、滿塘鄉、山背鄉、藍頭鄉、羅軫鄉。
1956年6月10日,撤區並鄉時設置天塘鄉和復興鄉。
1958年10月,天塘鄉划入一六人民公社,復興鄉划入黃沙人民公社。
1961年7月24日,公社划小成立天塘人民公社和復興人民公社。
1966年9月,復興人民公社改名為東風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社改鄉為天塘鄉、東風鄉
1986年,天塘鄉治所搬遷,駐天塘圩。
2012年2月,天塘鄉與東風鄉合併,仍名天塘鄉。
2015年12月,天塘撤鄉設鎮,改為天塘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末,天塘鎮轄21個行政村:龍塘村、東源山村、天塘村、山背村、猴子沖村、仁洞村、滿塘村、馬鞍山村、天子山村、太平山村、羅軫村、林家排村、南沖村、笠頭村、台宵村、賀家村、竹梓塘村、菜子沖村、水尾村、楊桐江村、樂水河村。鎮人民政府駐肖家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塘鎮距宜章縣城58千米,地處東經112°42′26″—112°51′42″,北緯25°0′33″—25°9′4″。位於宜章縣西南部,地處南嶺山脈,東與笆籬鄉交界,南與莽山瑤族鄉接壤,西與黃沙鎮廣東省連州市相鄰,北與一六鎮相接。全鎮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塘鎮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天塘鎮南北兩端向中部傾斜,西北部向中部、東部傾斜,由中山、低山、丘陵、崗地、平原等構成,呈明顯的階梯分佈。鄉境周圍多山巒。主要山峰有:糍粑嶺,海拔892米;觀音堂,海拔892米;高嶺,海拔851米;將軍嶺,海拔556米;馬鞍山,海拔395.5米;馬嶺腦上,海拔408米;獅子嶺,海拔345米;梯子嶺,海拔874米;馬頭嶺,海拔862.1米;譚背山,海拔626.9米;大門鈴,海拔700米;白翼山,海拔792米;通天蠟燭,海拔713米;獅子嶺,海拔439.3米;齋公嶺,海拔410米。
氣候
天塘鎮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短溫涼,冬無嚴寒,熱量豐富,雨水不勻。年平均氣溫18.3℃,1月平均氣溫7.1℃,7月平均氣溫28.1℃。年平均日照數為1603.1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無霜期292天。
水文
天塘鎮境內河流屬珠江水系。長樂水流經菜子沖、笠頭、水尾、賀家、石江、龍江口村,流經境內長22.42千米。境內有大小溪河20餘條,流域面積達120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1983年,天塘鄉林業用地面積4300公頃,有林地面積3047公頃,森林覆蓋率37.7%,林木容積量2.44萬立方米;東風鄉林業用地面積4913公頃,有林地面積1960公頃,森林覆蓋率29.6%,林木容積量1.64萬立方米。
2013年,天塘鄉林業用地面積1.03萬公頃,其中有林地7143.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9.9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8.15%。
礦產資源
天塘鎮主要有錳、硅、大理石、花崗岩及稀有金屬等。

人口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樂水鄉轄10保、175甲,總戶數1822戶,總人口7805人,其中男4012人,女3793人。金泉鄉轄10保、175甲,總戶數1942戶,總人口9334人,其中男4932人,女4402人。
1988年,天塘鄉總戶數4897戶,總人口2.38萬人;東風鄉總戶數3153戶,總人口1.4萬人。
2014年,天塘鄉總戶數1.09萬戶,總人口4.7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9萬人。另有流動人口8185人。總人口中,男性2.69萬人,佔57%;女性2.03萬人,佔43%。總人口中,漢族4.68萬人,佔99%;瑤族426人,佔1%。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4.81‰,人口自然增長率6.99‰。
截至2018年末,天塘鎮總人口5萬餘人,人口出生率11.8‰,自然增長率5.67‰,城鎮化率10.34%。

經濟


綜述
2017年,天塘鎮完成地天塘鎮一角區生產總值12.655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一產業總產值1.887億元,增長7.27%;二產業總產值8.046億元,增長16.7%;三產業總產值1.779億元,增長16.05%。全鎮人均GDP3.164萬元。
2017年,天塘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288億元,同比增長26.5%,人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57萬元,人均增加1.24萬元。
2017年,天塘鎮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98萬元。農民居住質量指數56.04。
第一產業
2017年,天塘鎮完成全部農業總產值1.887億元,同比增長7.27%。
2017年,天塘鎮糧食播種面積6.85萬畝,比2016年增長9%,其中:稻穀面積3.695萬畝。經濟作物中,油料、煙葉、蔬菜和瓜果類面積3.796萬畝,其中油料播種面積7469畝,煙葉播種面積6025畝,蔬菜播種面積2.623萬畝,瓜果類播種面積1231畝。全年出欄牲豬7.458萬頭;出欄家禽21.756萬隻,出欄牛2701頭;出欄羊865隻,水產品產量145噸。
第二產業
2017年,天塘鎮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8.046億元,增長16.7%。全鎮工業增加值佔全鎮GDP的比重為1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21%。
第三產業
2017年,天塘鎮郵電業務總量284.63萬元,增長15.42%。年末全鎮固定電話用戶2013部,手機用戶32274戶,增長12%,網際網路用戶5401戶。郵政函1.88萬件,訂銷報紙1.18萬份。

交通運輸


2017年,天塘鎮交通運輸客貨運周轉量478.65萬噸千米,比2016年增長5.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末,天塘鎮有幼兒園29所,在校幼兒906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32所,在校學生414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學生1145人,中小學專任教師190人。其中私立中學1所,在校學生8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末,天塘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6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45所,病床100張,專業衛生人員95名,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9人。是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萬人,參保率98.5%。
文化廣播
2017年,天塘鎮共計送戲下鎮4場次,送電影下鎮26場次,觀眾近2.8萬人;全鎮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8%,有線電視用戶10257戶。
勞動就業
2017年,天塘鎮非農產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為32.15%,比2016年提高2.01%。

地方特產


東風醋水豆腐
東風醋水豆腐採用傳統製作工藝加工而成,其色澤金黃,鮮嫩可口,質地細嫩,軟硬適宜,有彈性,無雜質。

歷史文化


名勝古迹
張際春故居位於天塘鎮羅軫村,為一進三間老式民居,兩層磚木結構,始建年代為晚清,建築面積93.6平方米,進深9.75米,面闊9.58米。坐北朝南,南向正面,青磚到頂,檐高4.7米,短檐;東、西、北三面均是1.3米的青磚小腳,其餘為25×19×17.5厘米的泥磚到頂。屋面蓋小青瓦,屋脊為硬山頂。
譚氏宗祠位於天塘鄉天塘村,始建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後由於200餘年風雨侵蝕,部分構件損毀嚴重。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經過兩次較大的修葺,保存建築為明清時期湘南民居風格。宗祠佔地面積683.7平方米,座西北朝東南,中軸線上自東南而西北依次為門樓、中廳、上廳。門樓為廡殿頂,內建戲台。中、上廳磚木結構,均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馬頭山牆,硬山頂。

著名人物


張自得(1883年—1914年),生於笆籬團走馬丘(今屬天塘鎮),中國同盟會員,參加彭邦棟領導的宜章縣城起義。
張際春(1900年—1968年),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兼國務院文教辦公室主任等職,1955年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