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

漢語詞語

隨緣,讀音是suí yuán,漢語詞語,意思是順應機緣,任其自然。

詞目


隨緣

拼音


suí yuán

引證解釋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
《北齊書·陸法和傳》:“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錢起《送僧歸日本》詩:“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張籍《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巴 童 蜀 馬共隨緣。”
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回:“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清,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
《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涵義


隨緣[漢語詞語]
隨緣[漢語詞語]
1.道教佛教語。謂道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道教佛教認為由於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使身心受到感觸叫作“緣”,因其緣而發生動作稱“隨緣”。可是,自古以來,很多高人,一生遇不到緣。遇不到緣怎麼辦?他們自修,於是成功。沒有緣的時候自度,有緣的時候幫助眾生,緣絕不強求。
人們隨緣,莫強求。如果你強求,一定會產生煩惱,所以,縱然是利生、利益眾生的事情,也都要看緣分,信奉“隨緣而不攀緣”。
隨緣,你的心是清凈的、平等的,生智慧不生煩惱;攀緣,心不清凈、心不平等,生煩惱不生智慧。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道德經中道法自然也有此意思
3.機緣和緣分都是自然而來的,不可強求,因此,順其自然,靜待時機。
4.意義所在: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引申


世事如潮,人生浮華,或悲或喜,或失或得,一場匆忙而已……何為執念?何為自在?大道自然隨緣,,醉飲山水雲湄,撫琴一曲,聞天籟,澄萬象,心中了無塵,,,
選曲/太極張三丰主題《隨緣》古箏版
填詞/書法/海報/黃敬遠
演唱/混縮/夜梟老牛
《隨緣·清風引》
清風鶴羽浴天光,雲蒸氣。煙川遠巒疊紫翠,碧落引。幽谷澗鳴,倦聽泉流靜。古觀霧松隱,青石徑,映帶蘭亭,一方琴,盤坐空靈。等閑猶醉,浮世形骸歸去隨真性。自在無為,載夢三千道入壺中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