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
水利工程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創建。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鄞江鎮它山堰(王海敏攝影)
它山堰工程布置示意圖
鄞江鎮它山堰(王海敏攝影)
它山堰
鄞江鎮它山堰(王海敏攝影)
堰身設計方面的科學性頗具現代原理,迄今千餘年,歷經洪水衝擊,仍基本完好,仍然發揮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據水科專家分析,許多設計原理是20世紀才發現的,因此它山堰堪稱水利建築史上的奇迹!海內外研究此堰者頗多。
鄞江鎮它山堰(王海敏攝影)
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貿縣(即鄞縣)縣令王元偉上任后,第一件事情便著手整治鄞江。他踏勘、謀划、集資、興建,都親力親為。它山堰堰身由巨石條層層堆積,長113.7米,寬4.8米,高約10米,落成后即化水 害為水利。為紀念堰的創建都王元瑋的功績,築它山廟於它山之巔,並在廟旁另建小廟,以紀念為修堰而獻身的民工“十兄弟”。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時期都對工程進行維修。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加高堰(壩)頂1尺,清代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曾進行較大修治。公元1914年清理堰上淤積,使水道通暢。
如今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無引灌作用。它山廟經重新修筑後,增設了“它山堰水利陳列館”且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和十月十(傳說王元偉築堰那年正好33歲,十月十日為他的生辰)恢復古廟會。
2015年10月13日凌晨,當地時間12日晚,在法國蒙彼利埃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2015年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
寧波的千年它山堰,名列榜單,成為寧波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它山堰
為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區文物部門積極響應國務院四部委《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探索免費開放情況下博物館安全工作的新思路,通過加強博物館服務水平和場館設施、展品的保護能力,終於實現了它山堰水利陳列館的免費開放。
它山堰水利陳列館的免費開放,標誌著我區博物館的建設開始從單存的場館建設、管理向滿足觀眾需求、提升展示傳播水平、增強博物館和紀念館活力方面轉變,博物館將逐漸成為了社會大眾日常休閑、旅遊的又一個絕佳去處。
門票費用:
免費遊玩
交通路線:
寧波邁水橋小區始發站乘坐公交634、637、638路至鄞江鎮下車。按照指示牌行走500米左右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