疒,漢語漢字偏旁,拼音是nè,異體字:疔、𤴫、𤕫、𤴳,基本含義:1. 倚,靠著。 2. 病。

以疒為偏旁的漢字有瘦、疤、病、瘡、疼、疲、疫、瘋、痛。

詳細釋義


◎ 疒
拼音:nè,注音:ㄋㄜˋ
〈動詞〉
(1)會意。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倚也。本義:人有病痛而倚靠休養,倚靠。
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說文·疒部》
(2) 手足麻痹。
手足麻痹曰疒。——宋趙叔向《肯綮錄》
〈名詞〉
(3) 病,疾病。
疒,病也。——《廣韻·陽韻》
亡降疒。——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武丁卜辭》
疒罹於憂。——北周· 衛元嵩《元包經· 困卦》 李江註:“疒,病也。”
疒罹於憂,諑加於譎。——唐·蘇源明《元包經傳·少陰》
〈形容詞〉
(4) 又指婦女病弱貌。
今人言婦女行遲,頭足傾欹(qī)不正曰疒。——清· 錢坫(diàn)《說文解字斠(jiào)詮·疒部》
(5) 同“疾”,急速。
疒者,急也,言病至如矢之急名之。——饒炯《說文解字部首訂· 疒部》
追奔不過十里,疒回守城,候后隊兵馬來到,別有軍令。——清·呂熊《女仙外史》第三十二回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部】疒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0
《午集中》《疒字部》 ·疒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0
《唐韻》女戹切《集韻》尼厄切,音聑。疾也。《說文》倚也。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集韻》籀作疔。又《廣韻》士庄切《集韻》仕庄切,音牀。義同。

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女戹切
疒
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凡疒之屬皆從疒。
倚也。倚與音相近。人有疾痛也。也字《玉篇》有。象倚箸之形。橫者直者相距,故曰象倚箸之形,或謂卽牀狀牆戕之左旁,不知其音迥不相同也。女戹切。十六部。

字源解說


疒,甲骨文像一個盜汗的病人躺在床上;或像一個孕婦躺在床上。有的甲骨文簡化成一個人躺在床上。造字本義:病人或孕婦卧床休養。篆文簡化字形,在“床”上加一橫指事符號,表示躺在床上。“疒”後來只作偏旁。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海陸豐腔] cong2
粵語:nik6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rnɯːɡ
zraŋ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士莊陽開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陽dʐʱi̯aŋdʒĭaŋdʒiaŋdʒiɑŋdʒɨɐŋdʐiɐŋdʐɨaŋchuang2zriangdriang病也又女戹切
尼戹麥開入聲二等開口入二十一麥næknæknɛknɐkɳɣɛkɳɯækɳəɨjkne4nrekn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