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觀成

古代直隸總督

方觀成,(1696~1768)男,漢族,清朝安徽桐城縣人,又名方觀承徠,字遐谷,號宜田,自幼工詩擅書。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城區鳳儀里人)。平郡王幕客。以薦賜中書,官直隸總督。謚屬敏。工書,有臨麻姑仙壇記小楷卷,橫直相安,極為斬載。卒年七十一。著宜田匯稿、問亭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

人物生平


方觀成為慶雲題字“歲甘”
方觀成為慶雲題字“歲甘”
清雍正四年(1726年)赴京趕考,一路上靠賣字維持生計。當他行至慶雲縣時,正值慶雲知縣甘怡主持重修四女寺減河上的東關大橋,他見此地人流不息,便在此鋪攤賣字,監工人見其家境貧寒,書法功底深厚,又忠厚老實,便聘他暫時擔任修橋記帳的差事。當大橋竣工辭行時,方觀成奉獻“歲甘”二字,留作紀念。

皇帝重用

方觀成離開慶雲后,科舉進士及第,后擢(zhuo)升為內閣中書。在皇帝徵選宮殿匾額時,他的“天子重英豪”應徵入選,據說寫到“豪”字最下面的豎勾時,他感到臂腕乏力,那一勾是用腳把筆踢上去的,且筆鋒格外有力,很得皇家賞識,為後來在保定任職打下了基礎,所以民間流傳著“方觀成一腳踢了個保定府”的佳話。雍正時為平郡王記室,乾隆七年(1742)授直隸清河道(轄區在今內蒙太僕寺旗一帶),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保。督直隸20年,皆掌治水,前後奏上治河方略數十疏,並邀請著名學者趙一清、戴震編輯了“直隸河渠書”130餘卷。此書對後世直隸轄區河渠的治理工程,頗有裨益。除此而外,方氏對經學、文史等方面,也多有探索和研究,曾與進士出身的秦蕙田同撰了《五禮通考》一書,凡262卷,內容除吉、凶、賓、軍、嘉五禮外,還涉及天文、地理、演演算法、樂律諸方面的知識。並自著有《述本堂詩》、《宜田匯稿》、《問亭集》等書。

知恩報恩

乾隆年間,方觀成被提升為直隸總督后,想到慶雲人民的困苦生活,就多給撥付了一些“灶戶糧”指標,以減輕慶雲百姓的稅負。何謂“灶戶糧”呢?據孫炳煥先生的《歲甘橋小考》一文記載,乾隆皇帝為公平稅負,對沿海一帶收入偏低的“煎鹽之民戶”採取了特殊的稅收政策,將丁糧與地賦合而為一,實行了一種賦稅很輕的“灶戶糧”政策。方觀成為報慶雲之恩,將慶雲的部分良田也劃成“灶田”,所以慶雲百姓非常感謝他,紛紛要求給他樹立一尊“紀恩碑”,並要求方觀成親自為“紀恩碑”題寫碑文,於是,“紀恩碑”於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應運而生,並矗立於東關大橋北側。本來人們樹立“紀恩碑”意在感謝方觀成的恩惠,但聰明絕頂的方觀成卻謙虛地寫出了“治民憂歲臣何事,聖主恩深每欲籌”,把功勞記在了皇上的身上。為了感恩方觀成,當地百姓還將東關大橋更名為“歲甘橋”。據說,“歲甘橋”上的“歲甘”二字就是方觀成進京趕考途徑慶雲時留下的那兩個字,而“橋”字是慶雲秀才崔光芴續寫的。

作品賞析


清徠代學者方觀成在不得志的時候,窮困無聊,擺過卦攤。在此期間,他對人情世故進行了精確的研究,寫了一部書,叫做《方觀成玄關》,成為江湖"巾行"的秘訣,被視為珍寶。現將其中一部分抄錄如下:
"先師化道,不出天地範圍;一理貫通,能使人超悟。一入門先猜來意,未開言先要拿心。洞口半開,由此挨身而進;機關一露即宜就決雌雄。若緊處何勞幾句,急忙中不可亂言。只宜活里活,切忌死中死。捉鬼擒妖,使他心悅誠服;激情發意,探面色、口風定貴賤。勿看衣裳斷高低,宜觀動靜:到意溫和,正是吉祥之兆;來人急驟,定多兇險之因。斜盼連觀,予慮其差頭;尋事人來,察數理,可推及得失。奴僕成群,亦有奸惡;同友並隊,豈無刀凶。若問流年行運,必收放而言:有問宜緩答,無語少先聲;我要問他須急快,他來問我莫慌忙;忤時假裝怒,隆時假陪歡;他喜我怒,他怒我偏歡;冷處要生急,急處要生冷;先忤后隆,術中妙訣;輕敲響賣,秘內元機。父來問子,必有險;子來問親,親必殃。幼失雙親,難許早年享福;晚來得子,定然半世奔波。若年高,攻名必冷;心粗膽大,刑險將來。妻克重重,內有生離惡土;子孫疊疊,豈無子孫愚頑。若染私情,夫妻定然不睦;交多朋友,父母豈不憎嫌?老婦再嫁,諒必家貧,子不孝;少年守寡,要知衣食豐足。觀門戶能知勤儉,看茶湯可決妻能。老夫奔波,無好子,家有孝子豈用老翁趕集?兒衣齊整,有良妻;幼酌在宮,多有欺凌之事;老娶嬌婦,難逃欺女之端。芝蘭當分荊棘,瓦礫要金珠。清高多貴人提拔,富貴有嫉妒之異端。商人忤興廢,奸者慮官非。湖海客來談貿易,縉紳人至談經論。鬧市人家須防火燭,荒村野店宜慮強人。家從親手而興,胸有智略;業為自己而敗,****風流。逞英才,好風月,家資蕭索;愛朋友,結弟兄,手內空虛。幫襯假奉承,語中有刺;欲要吐,欲不吐,隨賣隨封。得鈔時,休言多寡;賣響處,滅跡藏形。失擻宜留後意。受擒作佯,逆來順受;不可忤嗆。順中有逆,須詳有假,是忤必響,是隆必倒。進退兩難,宜思拔法。斷談有勢,須考心傳。"
"巾行"共有十三道簧,都是掌握情況的抉竅。如:地理簧、現簧、水火簧、觸簧.....

重視植棉

《棉花圖》
方觀承十分重視棉花生產,大力提倡。他還根據自己長期積累的植棉經驗,於乾隆三十年繪成《棉花圖》16幅,計有布種、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煉曬、收販、軋核、彈花、拘節、紡線、挽經、布漿、上機、織布、練染,每圖都配有文字說明和七言詩一首,系統地說明了從植棉到成布的全過程,同時列出每道生產程序中的工藝經驗,進呈乾隆皇帝,乾隆御筆題詩16首,備加讚許。方觀承將《棉花圖》包括乾隆的題詩刻在二十塊端石上。其中十一塊長118.5厘米,寬73.5厘米,厚14.2厘米;另一塊長89厘米,寬41.5厘米,厚13.5厘米。原石刻尚存在河北保定市蓮池書院之壁間,現歸保定市博物館收藏。歷經二百餘年,至今完好無損。16幅《棉花圖》拓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棉花圖》以圖為主,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極具觀賞性,是當時倡導和推廣植棉和棉紡織技術的優秀科普作品,在今天則成了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史,以及清代前期冀中地區農業經濟的寶貴資料。
《柳川書院碑記》
據民國初年修編的《宣化縣新志》載,方觀承曾於乾隆二十年(1755)隨清廷官員前往西北巡邊,路經宣化府時,宣化府知府張志奇、宣化縣縣令黃可潤偕同請其為剛修建成的書院書寫校名並撰寫碑記。方氏親往書院視察后,欣然應允,隨即寫下了“柳川書院”大字匾額,擬定了《柳川書院碑記》的文稿。
《柳川書院碑記》,與其說是碑文,不如視為闡述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教育論文。文章寫得深刻生動,多以形象化的比喻,闡述含蘊豐富的教育、教學原則,對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不無參考意義。同時,文中所寫的內容,對我們了解宣化柳川書院的興建歷史及其後宣化府中學堂(早期)的校舍概況,均有所裨益。有鑒於此,我們便將其抄錄下來。但應說明的是,受桐城派古文的影響,這一碑文,注重義理、追求典雅凝鍊,行文中多用先秦的書面語言,故顯得古奧艱深、不易理解。且其內容又多從周易八卦的卦辭上來發揮,更增加了碑文的迷離色彩。為此,我們把碑文中的一些繁體字改寫成相應的簡化字,在原文中加了標點符號,並加了簡要說明:
一、碑文首先指明古時的教育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並從蒙卦和漸卦的封辭上加以闡述。
二、指出宣郡歷代文教落後的狀況,以暗示興建書院的必要性,並闡述了興建書院的歷史背景和書院的房舍布局。
三、從柳川書院的命名談及書院的自然環境,再次照應了蒙卦與漸卦的含義。並諄諄告誡后之學者與教者絕不能違背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存有好高騖遠的想法。
《方觀承碑》
方觀承1752年任直隸總督時,視察廣平府蝗災,留宿清暉書院所作,詩句盡情歌頌廣府城下十里荷香的優美風景,既是有價值的書法藝術,又是對當時廣府美麗自然風光的真實寫照,是一件有雙重意義的歷史文物。碑高1.8米,寬0.8米。碑文詩云:“稻引千畦葦岸通,行來襟袖滿荷風。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樓邊水近東。擬放扁舟塵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氣全消處,清興鷗魚得暫同。”落款是:“勘蝗次廣郡,宿清暉書院荷亭有作,時乾隆壬申六月十日,宜田方觀承。”方觀承碑,原在永年古城外東北隅清暉書院內,現保存於城內北街小學。

藝術形象


戲劇形象

2009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藝術劇院老調劇團推出了新編歷史劇《總督方觀承》,這部戲講述了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觀承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的歷史故事。
8月23日,第一屆河北梆子藝術節集中展演在保定拉開帷幕,《總督方觀承》在藝術節上首次亮相。此後又亮相第八屆河北省戲劇節。老調著名女老生、紅梅大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韓文梅憑藉《總督方觀承》中方觀承的成功塑造,在名角如雲、角逐激烈的第八屆河北省戲劇節中,一舉奪得表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