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

動詞

傾聽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qīng tīng,一指側著頭聽,二指細聽;認真地聽。出自《禮記·曲禮上》:“立不正方,不傾聽。”孔穎達疏:“不得傾頭屬聽左右也。”

詞語解釋


1.側著頭聽。
《禮記·曲禮上》:“立不正方,不傾聽。”孔穎達疏:“不得傾頭屬聽左右也。”
清唐甄《潛書·居山》:“與之處數日,見其身如丘山,神如淵水,無疾言,無矜色,無流視,無傾聽,以服其靜而自憾未能也。”
2.細聽
南朝 宋鮑照《登廬山望石門》詩:“傾聽鳳管賓,緬望釣龍子。”
《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河東記·獨孤遐叔》:“滿座傾聽,諸女郎轉面揮淚。”
宋文天祥《跋辛龍泉行狀》:“予語以山川風俗之故,君離坐傾聽,若謹識之。”
巴金《秋》一:“她也專心地在一邊傾聽。”

基本含義


傾聽
傾聽
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它也是一門藝術。傾聽不僅僅是要用耳朵來聽說話者的言辭,還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的談話過程中表達的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狹義的傾聽是指憑助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廣義的傾聽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體者是聽者,而傾訴的主體者是訴說者,兩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洩感情等優點。

要點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總是談論自己
2.克服自以為是:不要總想佔主導地位
3.尊重對方:不要打斷對話,要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能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關的細節而打斷話。
4.不要激動:不要匆忙下結論,不要急於評價對方的觀點,不要急切地表達建議,不要因為與對方不同的見解而產生激烈的爭執。要仔細地聽對方說些什麼,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樣反駁對方所說的某一個具體的小的觀點上。
5.盡量不要邊聽邊琢磨他下面將會說什麼。
6.問自己是不是有偏見或成見,它們很容易影響你去聽別人說。
7.不要使你的思維跳躍得比說話者還快,不要試圖理解對方還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8.注重一些細節:不要了解自己不應該知道的東西,不要做小動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別人講話的特點。

秘密

1.身體前傾,表示對談話感興趣。
2.要“所答即所問”,這表示你在與人交流。
3.在傾聽的過程中,適時加上自己的見解,以使給予和吸收兩個方面平衡。
4.以頭部動作和豐富的面部表情回應說話者。

禁忌

1.對談話內容漠不關心;
2.只聽內容,忽略感覺;
3.無故打斷對方的談話。

心得

1.要讓訴說者放鬆,兩個人都坐下來,並且在同一高度上,面對面,距離比一般的社交距離稍近些較好。
2.如果訴說者一開始情緒激動,必然導致無法把事情說清楚,此種情況常見於女性訴說者。此時作為同性,擁抱和拍撫都是很好的穩定對方情緒的方法。
3.傾聽中,目光專註柔和地看著對方,適時給出回應,比如點頭和“嗯”,表示你正在專心傾聽。
4.沒有聽懂或弄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並溝通,以免造成誤解。但不要喧賓奪主,更不要把話題扯開。
5.在對方說完前不要急於發表觀點,也不要提前在心中作出預判,盡量避免把對方的事情染上自己的主觀色彩,耐心聽完。
6.對方說完后,有條件的話,讓他喝一點熱茶或熱牛奶、巧克力什麼的,他需要感受到被人關心,熱的東西也容易讓人重新振奮起來。
7.無論對方說的事情在你看來多可笑幼稚,他向你訴說都是表示對你的信任,這是一種對你人格的讚美,所以,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帶著高姿態評點他的事。即使你不贊同他的想法,都要給予他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在困境中支撐對方是作為朋友的義務。
8.你不需要完全感染對方的情緒,或者想個辦法幫他出氣。如果對方的訴說內容只是一種莫名的情緒,那麼做到第7步時一切已經完成了。但如果這是個尚待解決的問題,你可以幫他把事情從頭到尾理一遍,哪些地方是他自己做的不對,哪些地方主要是別人的問題,解決方法123等等。
9.你可以從他的觀點看問題,但提出的建議一定要出於自己的想法,對方想聽到的是“你的意見”。如果擔心自己的想法太過主觀,嘗試從多個角度切入問題,如此可以儘可能地確保客觀、公正。
10.當然也有可能,對方在訴說的過程中,自己漸漸有了主意。如果你覺得你的想法會更好,那麼作為一個提議告訴他,幫他參謀而不是作決定。決定一定是當事人自己作出的。即使他最終沒有採納你的建議,也要給予他鼓勵和祝福。

要素

1.要體察對方的感覺。一個人感覺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導他的行為,愈不注意人感覺的真實面,就愈不會彼此溝通。體察感覺,意思就是指將對方的話背後的情感複述出來,表示接受並了解他的感覺,有時會產生相當好的效果。
2.要注意反饋。傾聽別人的談話要注意信息反饋,及時查證自己是否了解對方。你不妨這樣:“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話,你的意思是……。”一旦確定了你對他的了解,就要進入積極實際的幫助和建議。
3.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個別枝節所吸引。善於傾聽的人總是注意分析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實背後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誤解。
4.要關懷,了解,接受對方,鼓勵他或幫助他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技巧

1.你必須充分認識到有提高這方面技巧的必要,並且很想改進它。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願望,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2.當你很難弄懂對方的表達意圖的時候,要問:“你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
3.要對“紅牌”詞語加以警惕。這些詞語可能會引發過激反應,或造成偏見,比如“女性解放”、“男性沙文主義者”等詞。
4.如果你發現你走神了,當你回過神來的時候,你無法接上對方的談話,那麼就注意一下關鍵詞和使用最多的詞。當說話的人談吐不清、詞不達意、不切題時,這種情況會經常發生。
5.要盡量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交談,如果周圍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會影響你集中精力,從而使得你很難續接上你的思維鏈條。

怎樣傾聽

1.以獲得信息為目的進行每一次交談,接受並理解別人向你傳遞的信息。交談結束時,問問你自己:“這個人或這些人到底打算告訴我什麼內容?”
2.用身體語言表示你對別人的信息感興趣。身體向前傾,保持目光接觸,集中注意力,不要讓自己因外界干擾而分心。這些動作和態度會鼓勵說話人“無拘無束地暢談”。
3.尋找一個最佳點來看和聽。在會議中,你所坐的位置尤其重要。你需要聽到別人所說的內容,還要保證獲得會議中發送的所有書面材料。
4.通過提問澄清內容,但也不要問太多的問題,以至於打斷了說話人的思路。根據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複述信息,看看說話人是否認可你的解釋。
5.別人說的時候不要去想自己下一步該說什麼,或尋找一個空隙自己可以“插話”。要集中注意力於說話人所說的內容。
6.做記錄以備日後參考,但僅僅記下來說話人的重點內容。過多地做記錄反而會分散精力,阻礙你獲得後面的信息。
7.觀察說話者的態度舉止和演講風格。這一信息對說話者來說有多重要7他是否有情感上的投入?
8.探究信息的實質。這種技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它要求對眾多的材料進行心理篩選,以了解說話者想表達的真正意圖。
9.交談結束后,在自己心裡對所得到的信息作個總結。
10.與各種水平的人和群體交談時,練習前面提到的每項建議。

心理諮詢

概念
傾聽是在接納基礎上,積極地聽,認真地聽,關注地聽,並在傾聽時適度參與。傾聽是個體心理諮詢技術之參與性技術之一,個體心理諮詢技術包括:參與性技術與影響性技術。參與性技術包括傾聽、開放式詢問與封閉式詢問、鼓勵技術、重複技術、內容反應、情感反應、具體化、參與性概述、非言語行為的理解與把握。
傾聽的作用
1.傾聽是心理諮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諮詢關係的基本要求;
2.傾聽可以表達對求助者的尊重;
3.傾聽能使求助者在比較寬鬆和信任的氛圍中訴說自己的煩惱;
4.傾聽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
諮詢師怎樣聽
1.要認真、有興趣、設身處地地聽;
2.適當的表示理解
3.不做價值評判
4.不僅用耳,更要用心
5.以機警和共情的態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
6.不僅在於聽,還要有參與,有適當的反應。
關鍵
要求諮詢師 以機警和共情的態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還要注意求助者在敘述時的猶豫停頓、語調變化以及伴隨言語所呈現出的各種表情、姿勢、動作等,從而對言語做出更完整的判斷。
應該聽什麼
1.聽懂求助者通過言語、表情、動作所表達出來的東西;
2.聽出求助者在交談中所省略的和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或隱含的意思;
3.聽出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潛意識。
具體地說諮詢師要對求助者講的任何內容不表現出驚訝、厭惡、奇怪、激動或氣憤等神態,而是予以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可以通過言語和非言語來對求助者的傾訴做出反應,比如,“噢”、“嗯”、“是的”、“然後呢”等,以及點頭、目光注視、微笑等。不但要聽懂求助者通過言語、表情、動作所表達出來的東西,還要聽出求助者在交談中所省略的和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或隱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潛意識。以機警和共情的態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細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對方如何表達問題,如何談論自己及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如何對所遇問題做出反應。還要注意求助者在敘述時的猶豫停頓、語調變化以及伴隨言語出現的各種表情、姿勢、動作等,從而對言語做出更完整的判斷。
表現
1.諮詢師以機警和共情的態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
2.細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
3.對求助的言語作出完整的判斷;
4.作出適當的反應。
錯誤
1.急於下結論;
2.輕視求助者的問題;
3.干擾、轉移求助者的話題;
4.做不適當的道德或正確性的評斷;
5.不適當地運用諮詢技巧(詢問過多;概述過多;不適當的情感反應)。
評判
1.不要輕易做出評判;
2.盡量少作評判而改用別的方式;
3.不要在求助者還在敘述問題時就講;
4.不要僅僅只作評判而沒有具體有說服力的解釋。
回應
點頭和言語(是的、噢、確實、說下去,嗯…)。
諮詢中,諮詢師常用某些簡單的詞、句子或動作來鼓勵求助者把會談繼續下去,這是一種傾聽的技巧,簡便實用,效果較好。最常用、最簡便的動作是點頭。但點頭時應認真專註,充滿興趣,並且常配合目光的注視,同時這種點頭要適時適度。

傾訴

傾聽的主體者是聽者,而傾訴的主體者是訴說者。兩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洩感情等優點。傾聽者作為真摯的朋友或者輔導者,要虛心、耐心、誠心和善意為傾訴者排憂解難。但是這兒有一點要重視的方法:如果說傾訴者已經下定決心或者準備好做事情的辦法,只是因為各中社會或者自身的強大的壓力、苦楚,向傾聽者訴說時,訴說者只是想排解這種壓力而獲得親朋的同情和支持,傾聽者可以微笑著認真聆聽不必給與其他選擇的建議,因為他(她)已經決定了,所以傾聽者給他(她)以默默的支持和鼓勵足以。這也是傾聽者與訴說者之間的有一個微妙的內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