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上洛的結果 展開

上洛

中國古代地名

上洛,(上雒)是現陝西省商洛市古建制的名稱之一。源於上鄀始於秦朝,也稱“古上洛”。治所在現寒川佛誕公園下的孝義古城。此治所在不同朝代分別置稱上洛縣、上洛郡、上洛侯國、荊州、洛州。隋朝在古上洛上游60里處建商州城后,州建制遷新城,即今商洛市所在地以商州取代洛州。但仍有“上洛縣”。宋代時廢止上洛名稱,由商州取代。所以上洛有三處:一是指古上洛;一是指現商州城;一是指日本上洛。

簡介


【上洛】古時曾設上洛郡,稱“上洛”

歷史沿革


上洛,因“鄀”“”雒“”地而始名。秦始縣名。《秦朝上雒縣治的發現》揭開了歷史該地只有“商”沒有“上雒”的記載和歷史標註。使“秦商縣在漢時西置上洛縣建制。將該地(大約現商洛市地域)劃一縣為二縣之一”的歷史得以糾正。治所在古上洛,即現商州區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
上洛,西周和春秋先為鄀后屬晉,戰國為秦,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上雒屬京畿內史關中。西漢時分屬弘農郡,東漢時分屬京兆尹和漢中郡。東漢以後十餘朝代,或為郡、為州稱謂不一,管屬各異。
隋初,定地方建置為州、縣二級制。隋煬帝時廢州為郡,以郡統縣,將全國劃分為一百九十郡。其中十堰地域分屬西城郡、房陵郡、上洛郡和淅陽郡四郡。唐初為商州上洛,宋時撤制由商州代之,從此上洛名稱和建制結束。
到明代和清初屬西安府管轄,雍正三年(1725年)置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存縣道,分屬關中道、漢中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商縣、洛南、山陽、商南鎮安柞水六縣。1949年全區解放,設陝南行署商洛分區,1950年改設商洛專區,轄商縣、洛南、丹鳳、山陽、商南、鎮安、柞水七縣。1969年改為商洛地區。
現古城遺址的城東南角靠近南山處,當地老人李明記介紹帶去看一地方叫莽(音)溝。有一處古代造兵器的溶池地。作者去時上邊已改了兩棟房子。
“文化革命時我還去在四壁紅焦土的地方拾到戰國時期的箭頭,很多”(黨淑懷,當地文化館館長,現)。方圓有一畝地。在城旁邊一里處。
代街村民帶記者到附近老百姓家,看老百姓撿到的戰國箭簇。說,此地的古劍、戈等出土的文物和百姓家的挖地收藏品。”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在商洛論壇有一條商洛文化工作室的驚嘆:“不得了啦,這裡戶戶有寶貝!”
“7月2日記者到商州孝義代街村走了趟,這裡是“上洛古城遺址”家家戶戶有寶貝,隨便一看,我幸運的見到了戰國城牆磚、戰國箭鏃、漢初鐵犁鏵,以及秦瓦漢罐”,呼籲商洛雒地文化大暴露需保護的驚嘆。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上洛,在漢前的歷史資料中很少。只有商洛地區本地記載:上洛縣治始於西漢。以致長期以來,上洛,只是在漢前作為一個地域的概稱而已。
所以國家在有關這一地區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上洛圖標是沒有的、有關歷史事件的解註上也沒有引起重視。數天前《秦上洛縣治的發現》發現了上洛縣治在秦朝的
“上洛”泥封,屬秦關中地區內吏管轄,及臨上洛下游的商縣同包括在了“京畿”之列。可見上洛建制的地位。以及在上洛古城外發現的秦朝瓦罐的銘文“雒亭”,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上洛[中國古代地名]
《史記。正義》的秦上洛古城和秦上洛南三十一里的秦“王陵故城”城牆的發現存在,第一次把中國秦朝無上洛建制和圖標的歷史重新論證。
況且,上洛地域的建制稱謂不但在秦朝,秦朝前戰國上洛就一直在作為魏國的邊城在用。上洛建置在戰國魏國地理疆域的存在,
通過對上洛古關位置的考察進一步證明上洛不但在秦代就是郡縣的建制存在,而且在戰國就有郡縣的建制。其獨立的軍事、商賈、教育]等,
揭示了該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以及過去一直把上洛建制地域文化歸結於公元前340年秦商鞅封邑后,以及漢代開始才由秦商縣“西置上洛”;
春秋戰國沒有上洛圖示標註的遺漏而把上洛在戰國前後只是地域概稱的論斷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