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卡獵龍

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鯊齒龍科里的一屬恐龍

昆卡獵龍屬(學名:Concavenator)也叫駝背龍,是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鯊齒龍科里的一屬恐龍,生存於1億3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的巴列姆階。昆卡獵龍是種身體結構很特化的食肉恐龍,臀部前段的兩節特別高,生前可能形成臀部的隆肉,可能具有視覺展示物或調節體溫的功能。昆卡獵龍的前肢尺骨帶有類似羽莖瘤的結構,這代表羽毛可能演化自更原始的獸腳類恐龍。但近年也有其他研究人員質疑這些結構是否屬於羽莖瘤,目前僅發現一個非常完整的骨骼化石,從唯一的化石得知,昆卡獵龍體長約6米,體重800千克,臀高1.85米。同時,昆卡獵龍也是少數擁有羽毛和發現了皮膚化石的非虛骨龍類食肉恐龍。如果就腿和自身的比例來看,昆卡獵龍是腿(比例)最長的鯊齒龍科恐龍,也被認為是種很擅長奔跑和行動敏捷的掠食者。

化石發現


昆卡獵龍
昆卡獵龍
目前只發現了一具標本,這個唯一的化石非常完整,被發現於西班牙卡斯提亞-拉曼查自治區昆卡省的拉斯奧亞斯(Las Hoyas),由馬德里自治大學、國立遠程教育大學的共同挖掘團隊所發現。在2010年,同一群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將這個化石進行正式敘述、命名,模式種是 駝背昆卡獵龍(C. corcovatus),屬名意為“昆卡省的獵人”;種名意為“駝背的”。
昆卡獵龍追捕似鵜鶘龍
昆卡獵龍追捕似鵜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