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德萊塞

美國現代小說先驅

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男,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現實主義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嘉莉妹妹》真實再現了當時美國社會,而《美國悲劇》則是德萊塞成就最高的作品。

於1945年12月28日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出生在印第安納州一個破產的小業主家庭。童年生活很窮苦,家裡人多,經濟拮据。他的兄弟姐妹有的酗酒有的遇到不幸的婚姻,唯有一位哥哥保爾獨闖江湖賣藝,成為了流行歌曲作家,為他樹立了榜樣,家中的種種苦難後來都被他寫進小說。德萊賽15歲便自己謀生,他初次獨自來到了芝加哥,先後在餐館和五金公司干粗活,儘管如此,他是被這個充滿興奮和刺激的大城市生活所吸引。

教育經歷

1889年,他在一位好心的中學老師慷慨資助下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念書,無奈次年即輟學。

工作經歷

1890年到芝加哥某地產公司和傢具公司當收帳員,整日挨門逐戶去斂錢。他先後做過飯店洗碗夥計,洗衣房工人,火車站驗票員、傢具店夥計等工作。這些經歷使他接觸到下層社會各種人物和陰暗面,為日後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決定了他的創作中的悲劇性思想和自然主義色彩。
1892年,德萊塞進入了報界,開始記者生涯,先後在芝加哥《環球報》、聖路易斯《環球—民主報》和《共和報》任職。

寫作經歷

1895年,德萊塞寓居紐約,正式從事寫作,同時編輯雜誌。
1900年,德萊塞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據說,他從未想到寫小說,這是他的好友阿瑟·亨利促成的。這部小說因被指控“有破壞性”而長期被禁止發行,但一些散發出去的贈閱本卻引起了許多有影響的作家的注意。
1911年出版了《嘉莉妹妹》的姊妹篇《珍妮姑娘》,這篇小說是以他父母和兄弟姐姐的辛酸遭遇為藍本寫的,但因為主人公珍妮在諸多事情上違背了當時的道德倫理準則,如未婚生子、做人情婦等,所以仍然激起了很大的爭議。
西奧多·德萊塞
西奧多·德萊塞
1912年和1914年分別發表的《慾望三部曲》的前兩部《金融家》和《巨人》,對當時美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奠定了德萊塞在美國文壇的地位。
1915年出版了《天才》,這是德萊塞自己最滿意的一部長篇小說。
1915年,德萊塞到故鄉特雷霍特舊地重遊,追憶往事,搜集素材,為創作小說作準備,1919年開始動筆,1925年,發表了以真實的犯罪案件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由波尼與萊弗賴特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立即轟動美國。這部作品標誌著德萊塞的現實主義創作取得了新的成就,該作品使他享譽世界。
20世紀30年代初德萊賽發表了優秀的政論集《悲劇的美國》。這是他多年來和工人群眾緊密結合的結果,是他創作的一大成就。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西奧多·德萊賽的父親是個編織工,信奉天主教,為了逃避兵役,南北戰爭前從德國移居美國,住在俄亥俄,與當地一位孟諾教派的沒文化的農家女成親,生下了13個子女,德萊賽排行倒數第三。其父約翰勤奮而嚴厲,他辦的毛紡廠不慎起火,自己受傷,經濟陷入困境,情緒不好,對子女粗暴。其母則待人親切,疼愛子女,德萊賽從母親的身上學到了對別人的同情心,其父頑強的精神則使他在困境和失敗面前鼓起勇氣奮然前行。

健康狀況

於1945年12月28日病逝。

社會活動


1927年,德萊塞訪問了蘇聯。
1941年被選為美國作家協會主席。
1945年8月,74歲高齡的德萊塞加入了以福斯特為首的美國共產黨。

個人作品


小說類
《老羅格姆和他的特里》Old Rogaum and His Theresa1901
《嘉莉妹妹 》Sister Carrie1900
《珍妮姑娘》Jennie Gerhardt1911
《金融家》The Financier1912
《巨人》The Titan1914
《失落的菲比 》The Lost Phoebe1914
《天才》The "Genius"1915
《自由》Free and Other Stories1918
《十二個男人》Twelve Men1919
《美國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1925
《鎖鏈》Chains: Lesser Novels and Stories1927
《婦女群像》A Gallery of Women1929
《壁壘》The Bulwark1946
《斯多葛》The Stoic1947
戲劇類
《得心應手》The Hand of the Potter1918
《自然和超自然的戲劇》Plays of the Natural and Supernatural1916
非小說類
《印第安納節日》A Hoosier Holiday1916
《一個四十歲的旅客》A Traveler at Forty1913
《咚鏘鏘》Hey Rub-a-Dub-Dub: A Book of the Mystery and Wonder and Terror of Life1920
《關於我自己》A Book About Myself1922
《大都會的色彩》The Color of a Great City1923
《德萊塞訪蘇印象記》Dreiser Looks at Russia1928
《我的城市》My City1929
《悲劇的美國》Tragic America1931
政論集
《黎明》Dawn1931
《美國值得拯救》America Is Worth Saving1941
《西奧多·德萊塞政論集》Theodore Dreiser: Political Writings, ed. by Jude Davies2011

獲得榮譽


1944年,德萊塞被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授予榮譽獎。

創作特點


創作風格

德萊賽的作品充滿長句,對細節有著極大的關注。由於他的作品探討社會地位及人們對物慾的追求,他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對細節的描寫有力地烘託了主題。另一方面,這使得他的作品(特別是嘉莉妹妹)對於一些人來說很難閱讀。他是倡導新的意識形態的作家之一。在創作風格上對傳統風格的越界表現了作者對社會制度的不滿和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德萊賽並不以他的風格著稱,而是他作品的現實性,他筆下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以及他對美國生活的看法使他聞名。

藝術手法

廣闊的社會畫面,豐富曲折的情節,深入細緻的心理描述,不同情景的對比手法及獨具個性的語言統統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有些批評家認為:談論德萊賽的藝術風格是荒唐的,甚至有人斷言他無風格可言。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德萊賽的藝術風格平易樸實,他善於運用白描的手法,真實的描繪人物的外表和動作,用詞簡潔準確,細節逼真,富有生活氣息。德萊賽常常採用強烈的對比手法來襯託人物的不同命運和生活。他重視生活的積累,書中不難發現他親友的影子。他重視全書的總體結構,使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有時比較鬆散或帶有離題的議論,但總起來看仍顯得雄渾有力,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人物評價


西奧多·德萊塞
西奧多·德萊塞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揭開了一個新時期。這是美國小說的黃金時代,這二十年間,群星燦爛,異彩紛呈,顯現出空前繁榮的壯觀。當時,西奧多·德萊塞異軍突起,馳騁文壇,獨領風騷;他既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第一位傑出的作家,也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在美國文學史上,他是不帶偏見地率先如實描寫了新的美國城市生活,厥功奇偉。
他擁有許多忠實的追隨者,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同時代人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等名家都在內,他們正在他的周圍茁壯成長,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的青睞。這個新秀群落不斷地推出力作,使二三十年代成為美國文學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時期,他們中間,諸如辛克萊·路易斯(1885—1951)和多斯·帕索斯(1896—1970)等名家無不深知德萊塞為他們創作開闢了道路。
此時剛開始文學生涯的斯科特·菲茨傑拉德(1896—1940)甚至譽稱德萊塞是當代美國的最偉大的人物。1930年路易斯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莊嚴儀式上的答詞中,還向全世界昭示了德萊塞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偉績。作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美國作家,路易斯認為德萊塞才是榮膺該獎的更佳人選,說:“德萊塞常常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有時還遭人忌恨,但跟任何別的美國作家相比,他總是獨闢蹊徑,勇往直前,在美國小說領域裡,為從維多利亞時期和豪威爾斯式的膽怯與斯文風格轉向忠實、大膽和生活的激情掃清了道路。沒有他披荊斬棘地開拓的功績,我懷疑我們中間有哪一位——除非他甘心情願去坐牢——敢把生活、美和恐怖通通描繪出來。”
因此,美國評論家認為,德萊塞忠於生活,大膽創新,突破了美國文壇上傳統思想禁錮,解放了美國的小說,給美國文學帶來了一場革命,並且把他跟福克納、海明威並列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僅有的三大小說家。
德萊塞對美國文學的影響主要在於突破了美國文學中“高雅”傳統,他的創作道路表明了現實主義在美國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