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鐃
編鐃
編鐃,中國古樂器。由多枚鐃組成一套的稱為編鐃。中國古代也有用這個祭祀。
獸面紋大鐃
中國古代的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制,實為 同名異器。編鐃中的鐃,為鍾類樂器的一種形制,最早實物見於湖南寧鄉出土的飾有善面紋的青銅編鐃。
鐃有單件,成組排列的鐃,被稱作 編鐃。殷墟商代墓葬中,曾有大小相次、三個成組鐃出土,但不能演奏完整的樂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象發生了變化。1993年,湖南省寧鄉縣楓木橋鄉師古寨出土了一組編鐃,共有9件,每件都能發出一個或兩個不同的樂音,組合后可演奏樂曲。像這種體型較大、件數較多的編鐃極為罕見。
此類青銅樂器有幾個特點:
一、出土地點集中在湘江流域及其周圍地區,中原沒有發現一例,長江中下游地區偶有發現;
二、形體厚重,最重的達221.5公斤,最輕的也在10公斤左右;
三、紋飾以獸面為主,但獸面的表現方式及其配飾與典型的中原青銅器的表現方式完全不同;
四、使用時口朝上,甬(柄部)植於木樁上。
編鐃
編鐃盛行於商代,是中國古代軍隊中所用樂器之一,可手持或植於座上演奏,商代的鐃為青銅鑄造,外形似倒置的鐘,體小而短闊,下有中空短柄,裝入木桶柄后可執,以棰敲擊當口方形鼓起處而鳴。
編鐃因其形體不同而有大鐃、小鐃之分。大鐃如湖南寧鄉出土的商象紋大鐃;由多枚鐃組成一套的稱為編鐃,小型編鐃一般為三枚一組。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五枚一套的編鐃,已構成四聲音階,能發出相今於現在C調的sol、la、do、fa、sol五個音。大鐃在西周早期繼續流行,但發展到西周中期終於被另外一種樂器甬鍾所取代。
商代銅編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