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語言符號學的結果 展開
- 王銘玉主編書籍
- 語言符號學定義
語言符號學
王銘玉主編書籍
《語言符號學》是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銘玉。
書號: | 26185 | ISBN: | 978-7-301-26185-9 |
作者: | 王銘玉 | 版次: | 1 |
開本: | 16開 | 裝訂: | 平 |
字數: | 600 千字 頁數:556 | 定價: | ¥82.00 |
瀏覽次數: | 64 | ||
出版日期: | 2015-11-04 |
序 新一版前言 原版前言
上編
第一章語言符號概說
第一節人與符號
1. 人是符號的動物 2. 人是符號的高級動物
第二節符號
1. 符號概念 2. 符號類型 3. 符號過程及符號場
第三節語言與符號
1. 語言的本質和定義 2. 語言的分類 3. 語言是個符號系統 4. 語言是特殊的符號系統
第二章語言符號學概說
第一節語言學
1. 語言學的研究對象 2. 語言學的學科分類
第二節符號學
1. 符號學思想傳統概述 2. 符號學的確立 3. 符號學的學科劃分 4. 符號學研究的分支 5. 符號學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語言符號學
第三章語言符號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索緒爾的理論思想
1. 索緒爾生平 2. 《普通語言學教程》版本學研究 3. 索緒爾語言學的主要思想淵源
4. 索緒爾的語言觀 5. 索緒爾的方法論 6. 索緒爾的符號學思想 7. 索緒爾的影響
第二節皮爾斯的理論思想
1. 皮爾斯符號學思想 2. 皮爾斯符號學思想的語言學闡釋
第三節莫里斯的理論思想
1. 符號的概念 2. 符號和語言 3. 指表模式 4. 論域的各種類型 5. 符號學的分支和應用
第四節巴特的理論思想
1. 《寫作的零度》 2. 《符號學原理》 3. 《S/Z》
第五節艾柯的理論思想
1. 符號學分類 2. 代碼理論 3. 符號生產理論
第六節雅各布森的理論思想
1. 對隱喻和轉喻的符號學分析 2. 語言的六面功能模式
第七節巴赫金的理論思想
1. 巴赫金的符號學思想 2. 巴赫金的語言學思想 3. 審美觀照的模式和人文科學方法論
第八節洛特曼的理論思想
1. 洛特曼及莫斯科塔爾圖學派 2. 洛特曼的符號學思想
中編
第四章語言符號的二元對立
第一節語言在言語活動事實中的地位
第二節語言和言語的特徵
1. 語言的特徵 2. 言語的特徵 3. 語言和言語的相互聯繫
第三節語言和言語的二元對立
第五章語言符號的層次
第一節廣義層次觀
第二節狹義層次觀
1. 本體論層次觀 2. 方法論層次觀 3. 認識論層次觀
第三節語言符號的基本層次
1. 語構關係 2. 語義關係 3. 語用關係
第四節語言符號的過渡層次
1. 形態音位層次 2. 構詞層次 3. 成語層次 4. 短語層次
第五節韓禮德的層次思想
1. 語言的層次性 2. 層次之間的"體現"的關係 3. 多重代碼系統 4. 層次的擴展
第六章語言符號的意義
第一節關於語言符號意義的各種觀點
1. 方法論意義觀 2. 本體論意義觀 3. 認識論意義觀
第二節語言符號意義的層級觀
1. "語言符號意義層級觀"構圖 2. "語言符號意義層級觀"闡釋
第七章語言符號的指稱
第一節意義和指稱
1. 兩種觀點的對立 2. 歷史發展的緣由 3. 意義與指稱的關係
第二節指稱的特性以及層級類型
1. 詞語的指稱特性 2. 指稱關係的層級 3. 指稱關係的類型
第八章語言符號的關係
第一節組合關係
1. 定義 2. 組合關係的特點
第二節聚合關係
1. 定義 2. 聚合關係的特點
第三節兩種關係的對立與聯繫
第四節聚合關係和組合關係的應用
1. 聚合關係的應用 2. 組合關係的應用
第五節聚合關係和組合關係的制約因素
1. 聚合關係的制約因素 2. 組合關係的制約因素
第九章語言符號的時態
第一節共時態和歷時態的關係
1. 索緒爾的觀點 2. 辨證的觀點
第二節語言符號的共時研究
1. 共時態的重要性 2. 語言符號的泛時規律
第三節語言符號的歷時研究
1. 演變是語言符號的普遍特徵 2. 語言發展的原因
第四節語言符號發展的規律
1. 語言符號發展的普遍規律 2. 語言符號規律的特殊性
第五節語言符號的矛盾性變異
1. 同化與異化 2. 添加與脫落 3. 溶合與分化
第十章語言符號的功能
第一節功能概說
1. 功能主義的歷史淵源 2. 符號的功能觀 3. 對語言符號功能的再認識
第二節社會因素和形式主義
1. 語言符號功能與社會因素的相互關係 2. 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
第三節功能研究的理論方法
1. 三條規律 2. 四項原則
第四節韓禮德的系統功能學說
1. 語言功能的關係 2. 韓禮德的功能思想 3. 系統功能語法的特點
第五節俄語學者對功能語言學的研究與貢獻
1. 結構功能主義 2. 語義功能主義 3. 語用功能主義 4. 認知功能主義 5. 元語言功能主義
第十一章 語言符號的主體觀
第一節語構主體
第二節語義主體
1. 語義主體是一個實體 2. 語義主體和述體之間存在著相互協調關係
3. 語義主體與語構主體的區別 4. 語義主體範疇與不同的句子結構相聯繫時的一般性辨認特徵
5. 語義主體的類別
第三節語用主體
1. 心理主體--實義切分中與主位相關的語用主體
2. 信源主體--傳遞信息的語用主體
3. 內在主體--說話人主體
第十二章 語言符號的雙喻觀
第一節隱喻和換喻的共同特徵
1. 等值 2. 置換 3. 轉移 4. 錯置
第二節隱喻和換喻的區別特徵
1. "類似性"和"鄰近性"的區別 2. "垂直的"和"平面的"區別
3. "同位"和"異位"的區別 4. "描述功能"和"指稱功能"的區別
5. "明喻緊縮"和"話語緊縮"的區別
第三節隱喻和換喻的具體體現
1. 隱喻的體現 2. 換喻的體現
第十三章語言符號的可逆性
第一節可逆性的語言符號學分析
1. 語義層次分析 2. 語法層次分析 3. 邏輯層次分析
第二節可逆關係的性質特徵
1. 同指性 2. 逆向性 3. 自由性和對稱性 4. 辭典解釋的獨立性
5. 換位題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 非同容性 7. 雙邊性 8. 連鎖性 9. 同類性
第三節可逆句偶的功能分類
1. 表示遞進性定性、定位對立意義的句偶 2. 表示非遞進性互補對立意義的句偶
第十四章語言符號的象似性
第一節象似性概念
1. 術語的來源 2. 術語的理解及翻譯 3. 術語的定義
第二節象似性的哲學基礎
1. 傳統哲學 2. 認知哲學 3. 體驗哲學
第三節象似性研究概況
1. 象似性研究的歷史分期 2. 象似性研究呈現的特點
第四節象似性的分類及在語言中的體現
1. 影象象似性 2. 擬象象似性 3. 喻象象似性
第五節象似性與語音意義
1. 母音的語音意義 2. 輔音的語音意義
第六節漢語語言文化的象似性
第七節對語言符號象似性問題研究的展望
第十五章語言符號的標記性
第一節語言符號標記性的界說與判別
1. 語言系統內部領域 2. 語言系統外部領域
第二節標記理論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標記現象的本質特徵
1. 普遍性 2. 非離散性 3. 不對稱性 4. 語境制約性
第四節標記模式的認知、心理、文化和語用機制
1. 突顯和頻率 2. 認知突顯和文化突顯 3. 經濟原則與象似原則 4. 心理表徵
第五節標記理論在當代語言符號學領域中的研究及其應用
1. 語法學 2. 語義學 3. 語用學 4. 社會語言學 5. 篇章語言學
6. 語言類型學 7. 心理語言學 8. 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
下編
第十六章符號學的研究狀況
第一節美國
1. 皮爾斯 2. 莫里斯 3. 雅各布森 4. 西比奧克
第二節法國
1. 結構論符號學 2. 巴黎符號學學派 3. 法國符號學研究的特點
第三節俄羅斯
1. 19世紀後半期的俄羅斯符號學研究 2. 20世紀初至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符號學研究
3. 十月革命后至20世紀中期的蘇聯符號學研究 4. 現當代過渡時期 5. 莫斯科塔爾圖符號學派
第十七章中國符號學研究20年
一、中國符號學研究的三個階段
1. 1980-1986年--起步階段 2. 1987-1993年--平穩發展階段 3. 1994-2002年--全面展開階段
二、中國符號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1. 符號學基本理論的研究方向 2. 語言符號學的研究方向
3. 符號學應用研究的方向 4. 文化藝術符號學及文學符號學的研究方向
三、中國的符號學研究展望
語言符號學文獻索引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原版之跋 新一版代跋
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俄羅斯普希金獎章獲得者、黑龍江省“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我國著名語言學者,兼任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