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徐立平的結果 展開

徐立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員工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葯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從1987年參加工作,他就一直從事極其危險的航天發動機固體動力燃料葯面微整形工作,被稱為“在炸藥堆里工作”。30年來,徐立平因其精湛技藝、敬業態度和奉獻精神而被讚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先後被評為和授予航天固體動力事業50年“十大感動人物”、“三秦楷模”、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 

2017年3月30日,中央宣傳部授予徐立平“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27日,獲得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大國工匠獎”。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9年9月25日,徐立平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2021年8月,榮獲首屆航天功勛榮譽稱號。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製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徐立平的母親,是中國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整形車間最早的員工,20世紀60年代,響應國家三線建設的號召,徐立平的母親幾地輾轉,最終來到了秦嶺大山深處。1987年,不到19歲的徐立平技校畢業。儘管深知雕刻火藥的危險,母親還是建議他選擇到自己工作過的車間。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名稱
2016年2月14日晚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2017年3月30日中央宣傳部授予徐立平“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27日獲得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大國工匠獎”
201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9年9月25日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99位
2021年8月榮獲首屆航天功勛榮譽稱號

主要成就


2020年12月,在《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中,徐立平排名第99位。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葯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後,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1989年,我國重點型號發動機研製進入攻堅階段,一台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藥出現裂紋,為了不影響後續的研製進度,同時為不可逆的發動機裝葯探索補救方式,專家組決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葯。整形師要鑽進翻個身都很難的發動機狹小的葯柱里,一點一點挖開填注好的火藥,尋找問題部位。徐立平憑著精湛的技術和膽量加入了挖葯突擊隊,歷經了兩個多月的艱難挖葯,發動機故障成功排除。但長時間在密閉空間里接觸火藥,火藥的毒性發作使徐立平的雙腿失去知覺,經大強度的物理訓練才逐漸恢復。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發明設計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甘於寂寞,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社會任職


2018年1月,徐立平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評價


大國多良材: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藥上微雕,不能有毫髮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感動中國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