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線
美國以在線信息服務為主業的公司
美國在線(American Online),2000年至2009年期間是美國時代華納的子公司,著名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在2000年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Time Warner)宣布計劃合併,2001年1月11日該交易被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證實。合併及以後的運作的信息見時代華納。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製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九。
美國在線服務(AOL)公司: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維也納的一家在線信息服務公司,可提供電子郵件、新聞組、教育和娛樂服務,並支持對網際網路訪問。美國在線服務(AOL)公司是美國最大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之一。
2015年5月11日,Verizon宣布44億美元收購美國在線。
1983年,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個貿易展覽會上,史蒂夫·凱斯認識一個重要的人物——控制視頻公司的創始人比爾·梅斯特。這家公司能通過電話線將遊戲軟體傳到電腦。
1985年,控制視頻公司因業績不佳倒閉,金賽決定在原公司的基礎上,和凱斯聯手重新創業,另起爐灶建立一家名為“量子”的計算機信息數據公司,主要為計算機用戶提供在線信息服務,這就是美國在線公司的前身。
1991年年中,公司已經擁有了13萬客戶。
2000年美國在線服務(AOL)公司與媒體巨人時代華納公司合併。
2006年8月,google(谷歌)10億美元投資美國在線服務(AOL)公司。
2007年9月17日,AOL宣布將把總部從弗吉尼亞移到紐約。
2009年12月9日正式與時代華納分離,成立獨立公司並將標識改為Aol.。公司期望通過此舉由網路接入商轉型成為廣告提供商和原創內容提供商。在與時代華納合併期間,公司總市值縮水98%。
2010年1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消息人士周日透露,美國網際網路公司AOL已聘用財務顧問,探索公司的各種戰略選擇,其中一種選擇性便是與競爭對手雅虎進行合併。
2011年4月9日,AOL宣布已經與微軟簽訂了一份價值10億美元的專利出售及授權協議。根據協議規定,AOL將向微軟出售800多項專利及相干應用並另外向微軟非獨佔授權300多項專利,該項交易的總價格為10.56億美元現金。
2013年2月14日,AOL證實經收購了技術測評網站gdgt,收購金額達7位數。
2013年8月9日,AOL花費總額高達4.05億美元收購美國網路視頻公司Adap。
2021年5月3日,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表示,它將把包括AOL和雅虎在內的Verizon Media出售給阿波羅(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交易金額為50億美元。
2021年8月4日,美股收盤,美國在線券商Robinhood收漲50.41%,報70.39美元,總市值588.2億美元,盤中一度漲超70%,數次觸發熔斷。
管理團隊
創始人
概述
“美國在線”創始人——史蒂夫·凱斯
1958年8月,凱斯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的火奴魯魯,父親是一名聲名顯赫的律師,母親是一名教師,所以家境比較富裕。
背景
在家裡排行老三的凱斯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商業天賦。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凱斯便和哥哥丹一起開了個名叫“凱斯企業”的小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挨家挨戶地推銷一切凱斯能搞到的東西,最好是免費的,從花籽到手錶到聖誕卡。這是他最早的營銷經驗,雖然利潤很小,但因為有了市場,也能賺到一些錢。
技術
在中學和學院里,凱斯並不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大部分功課成績平平,在四年級時有一門課叫計算機101,他覺得這門課太煩悶,極不耐煩整天檢驗程序的運行。凱斯對電路更是不感興趣,他不關心元件是如何工作的,只關注它們能派什麼用場。因為他認為,技術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
興趣
1976年,凱斯來到了位於美國東北部的馬薩諸塞州威廉斯學院,因為當時學院沒有開設營銷課程,他便選擇了政治學。幾年下來,他對政治倒是沒產生多大的興趣,他最喜歡的還是市場。這時,他讀了阿爾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這本書預言未來世界的機器能夠互相交流,他對此充滿了嚮往。他的興趣開始從小玩意轉向交互電子學。
1980年,凱斯從學校畢業了,因為對媒體的嚮往,他去紐約的廣告和媒體公司求職,其中包括時代公司的有線電視公司以及家庭票房影院,但卻遭到了拒絕。然後,他把眼光投向了寶潔,但寶潔也沒有錄用他。為此,凱斯自己花錢去寶潔總部,憑藉自己的毅力,爭取到了一次面試機會。
品牌經理
凱斯的這種牛勁使他獲得了世界著名快速消費品公司美國P&G寶潔助理品牌經理的位置,他開始為一種護髮素做營銷負責,但2年之後,依然沒有任何成功,他又一次失敗了,這是他成年後在市場上學到的第一個重要教訓:產品不行,市場推銷做得再好也無用。1982年,他跳槽到了當時PEPSI百事旗下的YUM百勝餐飲旗下的必勝客,乾的也是市場推銷,比薩餅儘管好吃,可賣起來十分不易。
個人計算機
在這期間他開始迷上了個人計算機,當時,他花了幾千美元買了一台很原始的KAYPRO家用電腦和一盤第一代的電腦只讀光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台不怎麼靈光的電腦和一家叫作SOURCE公司提供的網路服務連接。凱斯當時能做到的也只是收發文件,但這讓他十分激動。他後來回憶說:“這簡直是將神奇變為現實。”要知道,當時大部分美國人還不知道個人電腦是何物,但凱斯已經是個十足的網蟲了。入夜時分,他常常躲進自己的斗室,沉浸在計算機世界中。
執行長
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2009年3月就任美國在線(AOL)執行長。阿姆斯特朗在大學時期的第一工作,是在衛斯理學院一項名為“探索”(Exploration)的計劃中擔任教職,隨後他在波士頓成立報紙,最終加入IDG,並推出該公司第一本消費網路雜誌《I Way》。
基本簡介
美國在線
戰略核心
為此,凱斯確定了“美國在線”重要的戰略核心,這是從早年的工作經歷和快餐店得來的啟示,任何技術再好,如果不實用,一樣會被市場淘汰,而人們都喜歡方便、簡單的東西,技術也不例外。因此他認為美國在線也該如此——為人們提供方便快捷的網路服務。這使美國在線與大多數高科技公司有顯著區別。
生意經
凱斯不出售複雜軟體、複雜電腦,或暗地做其他生意。他只把方便和網路出售給消費者,這些消費者厭倦他們的工作和學習,討厭複雜軟體,但是願意同美國在線的使用者朋友或陌生人交流他們日常生活中關心的熱門話題,或喜愛的音樂,甚至生意經。
戰略
凱斯堅持的就是這樣一種面對普通消費者的戰略,這在矽谷的技術精英們看來簡直是在發瘋。但是這種面向消費者的簡單思路卻給他的公司在華爾街股票市場上帶來1200億美元的價值。正如美國在線創始人史蒂夫·凱斯所說的那樣:“美國在線關注的不是技術,而是要成為一個大眾媒體,成為普通客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關鍵
凱斯的客戶選擇決定了網站的外觀、感覺、風格和內容:即使在那些剛接觸電腦的用戶看來,美國在線給他們的感覺也是簡單、友好的(在90年代初,電腦生手眾多)。儘管“強大的用戶”和信息專家瞧不起美國在線的大眾化風格,但它對公司的客戶價值理念來說卻非常關鍵。美國在線是為數不多的能令電腦使用變得更容易、更有樂趣的公司之一。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打造一個品牌效應,讓“美國在線”深入人心,為此,美國在線不僅在內部發展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特色產品,同時關注外界,有些品牌,在美國在線之外已經生成,那麼,美國在線所採取的做法就是,將它們買下。從ICQ,Spinner,到Winamp,MovieFone等等,都是美國在線曲線救國政策的產物。
事實證明,這些名牌的確給美國在線增光不少,而它們也因為加入美國在線,得以扶搖直上。品牌,在美國在線眼裡,也意味著邊際效應,它產生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當然,還有廣告,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只有兩家公司通過網路贏利,而美國在線就是其中之一的最大原因。
在別的公司還對網路廣告沒什麼概念的時候,美國在線已經開始實施自己的廣告策略了。先是一家不出名的長途電話公司與美國在線簽下了100萬美元的生意。因為網上廣告比在電視、報紙上做要便宜太多,而通過網路與美國在線的用戶結賬,也可省去不少額外開銷。緊接著是兩個大客戶——亞馬遜網上書店和最大的零售書店Barnes&Nobel,它們都開始利用美國在線進行書籍的銷售。
凱斯從來不會放棄每一個機會。當時的美國在線有著網路世界里最龐大的聊天社區。每天有14000個聊天室在運行,每個聊天室平均有23人。1997年3月,美國在線又將它的14000個聊天室向廣告商開放。
緊接著,美國在線收購了Netscape網景,開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之旅,因為在線一貫所持的平民作風,它的電子商務獲得了極大成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裡體會了第一次網上購物。1996年6月26日,美國在線與美國第一合作推出了第一種網路信用卡——美國在線VISA卡。當人們持有這種網路信用卡時,購物變得更加方便。
在凱斯的領導下,不過短短的十幾年,美國在線的資本總額已經達到1640億美元,1999財政年度收入48億美元,利潤7.62億美元,僱員12100人,成為世界最大的網上服務公司,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子商務平台,它的即時網上尋呼產品稱雄美國。可以說,美國在線是代表美國“新經濟”的最為著名的網路公司。今天的美國在線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身價最高、經營最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其股票市值高達1600億美元,相當於電腦巨人IBM的兩倍。
美國在線的神話並沒有結束,2000年1月10日,美國在線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宣布合併,組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合併交易額達1660億美元,而新公司的價值在合併后高達3500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兩公司合併后,將成為世界第七大公司,年銷售總額300億美元以上,將向全球提供“多樣化的信息、娛樂和通訊服務”。
產品與服務
雅虎和AOL2010年股價走勢圖
北京時間2011年6月28日晚間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報道,AOL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日前宣布,該公司將開始把旗下53個內容品牌整合為20個“大品牌”。
阿姆斯特朗說:“越來越多的資源將轉向知名品牌。除非人的天性發生徹底轉變,否則網際網路最終會處於一個品牌環境中。”赫芬頓郵報將會整合許多之前獨立運營的AOL網站。在此過程中,赫芬頓郵報將從原有的28個部門擴大至36個部門。阿姆斯特朗認為,簡化AOL內容產品會令其更易銷售廣告,吸引讀者。
例如,AOL旗下娛樂網站PopEater將更名為HuffPost Celebrity,Politics Daily更名為HuffPost Politics,Kitchen Daily更名為HuffPost Kitchen,Parent Dish更名為HuffPost Parents,AOL Black Voices更名為HuffPost Black Voices。赫芬頓郵報還將推出全新的網站,如HuffPost Music、HuffPost Small Business和HuffPost Kids。
除了赫芬頓郵報,剩餘19個“大品牌”包括AOL、Autoblog、Engadget、Joystiq、Mapquest、MMA Fighting、Moviefone、Patch、Stylelist、TechCrunch、TUAW、AOL Autos、AOL Healthy Living、AOL Industry、AOL Money&Finance、AOL Music、AOL Search、AOL Travel、AOL Video等。
AOL旗下Engadget與癮科技團隊脫離 與此同時,AOL還將整合旗下兩個主要的自有內容管理系統(CMS):Blogsmith和赫芬頓郵報基於TypePad平台的內容管理系統。整合后的內容管理系統將被併入赫芬頓郵報系統,但Engadget等一些大網站仍將暫時保留Blogsmith系統。上述所有調整都將在今年夏天進行。
AOL周五宣布,將對旗下處於虧損狀態的本地新聞網站業務Patch進行大規模裁員。消息人士透露,Patch1000名員工中將約有一半被裁減。AOL周五晚些時候提交的監管文件稱,這次裁員將使AOL的員工總數減少10%。根據2月份的一份監管文件,截止2012年年底,AOL共有5600名員工。公司周五表示,預計此次裁員將產生1400萬美元至1800萬美元的費用。AOL宣布,將合併或關閉Patch一些本地網站,以削減成本;另有一些Patch本地網站將與其它媒體公司合作。但AOL沒有透露將與那些媒體合作,以及Patch那些本地網站將被關閉。該公司預計Patch大部分網路流量不會流失。自2009年4月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擔任AOL首席執行官以來,阿姆斯特朗一直希望將AOL打造成為一個在線媒體和娛樂目的地,而主要營收來自廣告業務。為實現這一目標,阿姆斯特朗進行了一系列收購,其中Patch是其最大賭注之一。Patch的本地化網站遍布美國各地,AOL為收購Patch花費了1.5億美元。在宣布Patch裁員前,阿姆斯特朗與AOL董事會曾召開會議,討論Patch如何削減成本,以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AOL表示,Patch擁有350萬名通訊服務訂戶和470萬名註冊用戶,並且這兩類用戶正在迅速增長。
2015年5月11日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通訊將以44億美元收購美國在線(AOL),瞄準推動在移動視頻和廣告領域的增長。這筆全現金交易對AOL的估值為50美元每股,相比該公司過去3個月加權平均股價溢價23%。
北京時間2016年11月17日,AOL 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5%。同時,公司將重組為傳媒和平台兩大業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