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鞋

學步鞋

學步鞋是指幫助寶寶學步的鞋子,寶寶7個月之後就開始穿幼兒學步鞋了。這一概念由德國柏林科技大學斯內斯古滕貝格太生教授提出。

學步鞋不但在性能上有很高的要求(如:穩定後跟骨、保護腳踝、具備很強的耐磨性、防滑性、還要保證更高的舒適性),而且還要在色彩搭配、環保材料的應用、對於兒童腳型的研究上下足功夫。

概念


狹義概念

學步鞋樣式
學步鞋樣式
從狹義概念講學步鞋就是指寶寶必須在大人的扶持下學習行走的這一階段所穿的鞋子。

廣義概念

而從嬰幼兒的足部發育成長方面來說,時間範圍更長一些,一般指0-7周歲的嬰幼兒在足部的整個發育過程中所穿的鞋子。

發展來源


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學步鞋產生的基礎。經濟水平高度發達帶來了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高低沒有明確的界限,只有周圍關係比較才能得出結果。因此人們對健康化、個性化、專業化、細緻化的商品需求愈來愈強烈,在關於嬰幼兒的商品中,像學步鞋,學步車,親子裝等逐漸的興盛起來;健康、個性、專業、細緻的學步鞋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不少家長都樂意自己的孩子穿這樣的鞋子。

對比區別


一、學步鞋和童鞋鞋底材質的不同
學步鞋與一般童鞋的區別首先是鞋底材質的不同。學步鞋的鞋底一般是經過防滑處理的,而一般的童鞋在這方面就不會特別的注意,有些童鞋的材質很差,如果寶寶一直穿這樣的鞋子,也許會造成腳氣。
二、學步鞋和童鞋功能的不同
學步鞋的底也比一般的童鞋柔軟且貼腳,使寶寶腳部發育不會受到阻礙從而讓寶寶的腳趾可以自由活動,學步鞋的主要功能是減震、穩固重心和透氣。而一般的童鞋一般都比較的重,穿著也沒有這麼的柔軟。
三、學步鞋和童鞋穿著時間的不同
學步鞋功能簡介
學步鞋功能簡介
學步鞋一般是給1~3歲正處於學步期的寶寶穿的,而到了幼童期,孩子的腳掌開始發育,足弓逐漸形成、腳掌變寬,孩子開始學習自己穿鞋子,可選擇一般的童鞋,因為孩子活動量大,所以要更加重視鞋底避震力佳、鞋墊透氣的款式。

分類

嬰兒步前鞋:約8-15個月的寶寶處於爬行初期至學步初期,開始嘗試站立及學步,此階段應多鼓勵寶寶赤足行走,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增強足底抓地感,培養平衡力。而為了保溫和避免足部受傷,應該給寶寶穿鞋底較薄或軟身的步前鞋,可增加足底抓地感,保持平衡力。
幼兒學步鞋:約16-36個月的幼兒處於學步期,開始有較多走路的時間,但由於步態未穩,應該給幼兒穿前足容易曲折的幼兒學步鞋。
幼兒穩步鞋:約24-48個月的幼兒處於穩步期,雙足長時間承受體重,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蓋足弓,使足弓扁平,亦有較明顯的後足外翻及其X形腿,此階段應該給幼兒穿前足容易曲折,並配合堅硬後跟的幼兒穩步鞋,可以控制後足外翻,溫和足弓承托,減少疲勞,以便幫助幼兒足弓生長。

認識了解

首先要認識寶寶的腳ㄚ:第一寶寶的腳掌脂肪層厚,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無法完全吸震,所以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重心無法像大人一般穩固;再就是寶寶除了腳掌的脂肪層較厚和走路不穩之外,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快,所以很容易就滿身大汗。因此學步鞋的基本功能包括減震、穩固重心和透氣。
一雙好的學步鞋應該有精密的構造,首先寶寶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腳趾頭較短,所以當寶寶站立的時候,腳趾頭是呈現張開的狀態,因此寬楦頭的鞋款,才能讓寶寶的腳趾頭獲得完全伸展。另外也要有足夠的抓地力,讓寶寶在學習走路時更加穩固!其次寶寶的腳底很會流汗,鞋墊要吸汗、透氣,才不會讓寶寶穿出一雙臭腳ㄚ!再就是無論小朋友在走路或奔跑的時候,擁有良好避震效果的童鞋,可以幫助幼兒分散腳部的壓力。最後因為寶寶的足弓發育尚未成熟,所以當寶寶在學步階段時,很容易會因為重心不穩而跌倒,因此童鞋的防滑設計,可以幫助寶寶穩固重心、增加安全性。

適當選擇

那麼如何選擇不同的學步鞋呢?如果寶寶還不會走路,尚在學站的階段,那麼媽咪應該幫寶寶選擇鞋底較軟、有防滑設計的鞋款。如果當寶寶開始會走幾步之後,就可以讓寶寶開始穿鞋底較硬挺、更強調包覆性的鞋款,因為這時候寶寶走路的時間變長,加上足弓開始發育,鞋底太軟的鞋款,無法給予適當的避震力和包覆性。
不同年齡,選鞋重點也不同:嬰兒期0~1歲寶寶還不會走路,但是寶寶的腳ㄚ長得很快,應該選擇材質摸起來柔軟、穿起來舒適的軟底鞋,鞋底還要有一定的防滑設計。嬰兒學步鞋最好選擇鞋底稍硬的軟底布鞋或粗毛線編織的鞋。鞋底應柔軟,防水性強,鞋幫要稍稍硬一些,以保護寶寶的踝關節。最好要選帶鞋帶的鞋,以便及時調整鞋子的大小。寶寶剛剛學步,學步鞋的選擇一定要注意尺寸合適。如果尺寸太小或剛剛合適,就可能擠壓寶寶的腳,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甚至使腳形產生異常變化,同時也影響形成正確的走路姿勢。如果尺寸太大寶寶一活動就掉下來,還容易摔倒。所以,大小適宜的鞋應該是寶寶穿上鞋站起來時,腳尖前有半個拇指大小的空間。此外,由於寶寶的腳長得特別快,通常2個月左右就需要換學步鞋了。所以媽媽一定要經常量一量寶寶腳的大小,以便及時為寶寶換上舒適合腳的鞋。學步期1~3歲孩子開始學步應該選包覆性佳、鞋底防滑效果好的鞋款。幼童期3~7歲,可選魔術貼設計、好穿脫的款式.階段分明
寶寶腳部成長七階段
根據寶寶的腳部發展特徵,把0~6歲寶寶的腳部成長分為7個階段,以期為每一階段的寶寶提供最舒適、最安全的嬰童鞋。
階段一:興趣(0~6月)
新生兒的腳後跟沒有完全成型,看起來像沒有腳後跟;小腳腳隨著成長,開始不安分起來,立著抱時小腳接觸到阻擋時會發現腳自然的向前不斷的抬起。
階段二:嘗試(6~12月)
寶寶腳步骨骼發育尚不成熟,但已經開始學習爬行、走路,由抱著走到扶著走的過程轉變,人生的第一步可能由此產生。
以上兩個階段建議讓寶寶雙腳自由接觸地面,最好不要穿鞋,赤腳走路是最好的。但在不同的天氣和地面環境下為保護寶寶雙腳,可以穿著越透氣越舒服越好且保證所有材質環保無毒的嬰童鞋。
階段三:開端(12~18月)
已經踏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步子仍然很小,腿抬得比較高,基本上都是用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
此階段由於寶寶用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所以一定要選擇鞋底彎曲方便且鞋面非常柔軟透氣的助步鞋,且保證所有材料環保無毒。
階段四:成長(18~24月)
寶寶開始可以大步走,且已經出現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腳尖著地的現象逐漸減少。
階段五:獨立(24~36月)
寶寶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並通過走路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
階段六:穩固(4~6歲)
以上三個階段專家認為,寶寶的走路狀態逐漸接近成人的走路模式,但是行走還未完全成熟,鞋底需軟硬適中、耐磨及防震。最好在鞋底三分之一處易彎曲,鞋面要求透氣經久耐用的柔軟材質。
階段七:成熟(6~7歲)
此階段寶寶行走模式已成熟,有節奏且流暢,步長保持一定,只有很少的腳尖點地的動作。家長在這階段已經可以開始用成人鞋的選擇方式給寶寶尋找合適大小的鞋子即可。
家長按照以上七個階段已經基本上可以為自己的寶寶找到合適的鞋子,來保證寶寶腳部的健康成長,但在實際選擇的時候,還需要根據寶寶行走的環境與實際狀態,適當調整,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階段參考年齡特點適合尺寸專家建議鞋特點
一階段0-6月新生兒腳腳的後跟沒有完全成型,看起來沒有腳後跟,小腳腳開始不安份起來,立著抱時小腳接觸到地面會發現腳自然的向前不斷的抬起。
9.5-13.8cm
(內長)
自由接觸地面,最好不要穿鞋,赤腳走路是最好的,為了保護小腳配合不同的天氣和地面穿著,越透氣越舒服越好,保證所有材質環保無毒。
二階段6-12月骨骼發育尚不成熟,學習爬行、學習走路,由抱著走到扶著走的過程轉變,人生的第一步可能由此產生。
三階段12-18月踏出人生的每一步后,步子很小,腿抬得很高,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
13.8-14.8cm
(內長)
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一定要選擇鞋底彎曲方便且鞋面非常柔軟透氣的助步鞋,保證所有材料環保無毒。
四階段18-24月可以大步走,已經出現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沒有明顯腳尖著地的現象
14.8-15.8cm
(內長)
走路狀態已接近成人走路模式,但是行走還未完全成熟,鞋底需軟底、耐磨及防震,鞋底三分之一處易彎曲,鞋面要求透氣經久耐用的柔軟材質。
五階段24-36月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並通過走路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
15.8-17.4cm
(內長)
六階段4-6歲腿部動作連貫,每步只有輕微的顛簸,能夠較穩定地進行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過程
18.1-19.4cm
(內長)
七階段6-7歲行走模式已成熟,有節奏且流暢,步長保持一定,只有很少的腳尖點地的動作。成人鞋相同的選擇方式
註:主要根據行走狀況來決定,每個孩子不同年齡段行走的狀態不一樣,請根據行走狀態配合環境進行選購。

保養清洗


學步鞋
學步鞋
精緻的學步鞋,令人一看就愛不釋手!但是好動寶寶的鞋子該如何保養呢?好工具:牙刷(軟毛或硬毛都可)
麂皮鞋面的鞋子,如果有卡臟污,只要用軟毛的牙刷輕輕刷幾下,就能將麂皮上的污垢刷起來。另外,因為童鞋很小,一般的清潔刷太大,刷不到細微的角落跟縫線的地方,所以這時就可以利用“牙刷”來當小幫手。建議,家裡若有即將淘汰的牙刷,就能將之再利用,環保又省錢。
除污好物:橡皮擦
淺色(白色、米色)的皮革鞋面(真皮或人造皮都適用)很容易卡臟污,或是看起來有點灰灰的,這時候您可以利用書局、便利商店都可買到的“橡皮擦”,輕輕往鞋面擦幾下,就會發現,嘿~臟污不見啰!
除污兼殺菌:75%酒精
寶寶的腳ㄚ很會流汗,所以鞋底也常會弄的黑黑的!這時候,媽咪可以用化妝棉沾一點75%的酒精(藥店、超市可買到),擦拭鞋面和鞋底,不僅可以殺菌,還能將鞋面上的汗垢、臟污擦起來。

誤區


誤區一:鞋幫、鞋面越軟越好
由於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處於發育時期,平衡穩定能力不強,鞋后幫如果太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還可能養成不良的走路姿勢。因此,童鞋的后幫應硬挺、包腳,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童鞋的鞋面(尤其是頭部)如果太軟,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衝撞,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又不安全。不過,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以利於腳部的彎折。
babybubbles鞋子1/3處彎曲
babybubbles鞋子1/3處彎曲
誤區二: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其實,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還取決於的鞋底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科學的彎折部位應位於腳前掌的跖趾關節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誤區三:厚底鞋舒適防震
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尤其對於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並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往往加大後跟的高度,這會令整個腳部前沖,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結構,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將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因此,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應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間。
誤區四:有弓型鞋墊的鞋保健舒適
許多童鞋在鞋墊的腳心部位裝有一塊凸起的軟墊,媽媽們一般認為它能托起足弓,令寶寶感覺舒適,並具有保健作用。其實,這種鞋比較適合成人穿著,對於兒童來說,它卻縮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間,使正處於發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鍛煉,長此以往可能會令寶寶變成扁平足

注意事項


學步鞋
學步鞋
寶寶學走路的第一雙學步鞋的鞋底應該富有彈性,且以適度柔軟的棉質鞋為宜。給寶寶選擇鞋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鞋的前端要有足夠的寬度,要讓寶寶的小腳丫能夠在裡面活動自如,尖頭設計不適合寶寶用來學步。
其次,給寶寶準備的學步鞋鞋底應該有防滑設計,寶寶此時走路不很穩,自平衡能力也比較差,腳底的防滑設計有利於保護寶寶安全,減低寶寶摔跤的幾率。
再次,給寶寶挑選的鞋最好是有搭扣的,一采方便寶寶穿鞋脫鞋,二來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不至於被鞋帶絆到而摔跤。
最後,給寶寶選擇的鞋應該以簡單大方為主,不要太花哨或者鞋面上有一些細小的小飾物,以免寶寶坐著玩的時候扯這些小裝飾品下來划傷寶寶的小手或者放進嘴巴裡面誤吞,發生意外。
只要不硌腳.在客廳、地毯上、草地或沙灘上,讓寶寶赤腳練習走路會使寶寶的腳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