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水田鄉的結果 展開

水田鄉

雲南威信縣轄鄉

水田,一個普通的中國村落名稱,全國有多個以水田為名的鄉鎮,這其中就有曾為中央紅軍總部舊址的雲南省威信縣水田鄉,宜林、宜農、宜養殖物產富饒的江西省吉水縣水田鄉,以“糧、豬、煙“為主要經濟來源且生活水平較低的重慶市黔江區水田鄉,有生態環境良好、盛產香蕉、富有礦產和大理石的雲南省蒙自縣水田鄉,還有以生產玉米、小麥、馬鈴薯、大豆、油菜籽等經濟作物為主的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水田鄉。

地理位置


水田鄉,地處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東與四川敘永縣水潦鄉接壤,南與鎮雄縣坡頭鄉相連,東南與貴州畢節市林口鎮隔赤水河相望,北與本縣扎西鎮、雙河鄉毗鄰。全鄉轄水田、龍洞、河壩、香樹4村90個村民小組。2006年末總人口3777戶,其中:苗族241戶1132人,彝族286戶1248人;農業人口3751戶15277人。鄉境地跨東經104°42′—105°19′,北緯27°47′— 27°52′。境內地形東部和中部較高、西南低,最高海拔畝白身小梁子1657.7米,最低海拔香樹村河底三省交界處770米。鄉人民政府駐地在東經105°15′4",北緯27°49′3"處,海拔1320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145天,平均溫度12.7℃,年均降雨量832毫米,屬半乾旱河谷地區,土壤大部分屬酸性冷沙風化土。國土面積45.8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5626畝,森林面積1689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蠶桑、油菜、天麻、花生等。水田是昭通市蠶桑基地鄉之一,現有桑園2400餘畝,優質蠶繭遠銷蘇、杭一帶。中藥材天麻以麻形好、品質優良著稱,多次在昆交會上贏得商家的青睞。

歷史文化


水田是一塊紅色熱土。1935年2月5日,紅軍由四川敘永縣石廂子進駐威信縣水田寨,總部駐紮在水田寨西邊約1公里的花房子一帶。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花房子召開會議研究常委分工問題,決定以洛甫(張聞天)代替博古(秦邦憲)在黨中央負總責,從組織上保證了毛澤東行使軍事指揮權,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標誌著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在黨內長達四年之久的統治的最後終結,徹底改變了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成為紅軍長征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轉折。1987年水田寨中央紅軍軍委總部駐地舊址被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該舊址作為“扎西會議會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認並公布為雲南省唯一的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自然資源


水田鄉境內資源豐富,其中:水資源理論蘊藏量近3萬千瓦,扎西河與四川經雙河進入水田的倒流河在河壩村渡口彙集進入赤水河,鄉內河道長6.8公里,平均流量22m3/s,可建成大型三級梯級電站;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境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較多,有紅軍長征時期中央紅軍軍委總部駐地舊址——革命聖地“花房子”,有極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省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村——灣子苗寨,有赤水河上游山水秀麗、風光秀美的“小三峽”,以及古老的千年神樹、古樸的民族建築、風光旖旎的仙人塘、溶洞等。
2006年,經濟總收入2095.2萬元,人均純收入1043元,糧食總產量503.24萬公斤,人均有糧32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