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柱

古代建築物支撐石欄桿間的石柱

古代大型建築物及橋樑的支撐石欄桿之間的石柱,或古代祭祀的牌、碣、表、標、華表等就稱為望柱。

簡介


望柱頭
望柱頭
古代大型建築物及橋樑等,常有石欄桿相襯托,那些支撐石欄桿之間的石柱就叫望柱。古代祭祀的牌、碣、表、標、華表等也叫望柱。
望柱分柱身和柱頭兩部分。望柱的柱身各面常有海棠花或龍紋裝飾。柱頭的裝飾,花樣繁多,常見的有龍紋、風紋、雲紋、獅子、蓮花、葫蘆

結構


故宮乾清宮石望柱雲紋柱首
故宮乾清宮石望柱雲紋柱首
望柱有木造和石造。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為四方形。望柱柱身各面常有海棠花或龍紋裝飾。柱頭的裝飾,花樣繁多,常見的有龍紋、風紋、雲紋、獅子、蓮花、葫蘆。故圓明園內楠木塔的欄桿柱為木製,柱頭雕覆蓮花圓明園綏城樓寶塔欄桿柱,高五六寸,雕成如意雲。

頭部雕飾


望柱頭部,常雕飾有龍鳳獅猴等動物形象,或草葉花果等植物、幾何圖案等紋樣,形式為圓雕和浮雕,統稱為“望柱石雕”。如蘆溝橋兩旁望柱上之石獅圓雕及故宮望柱上之雲鳳浮雕,都是名作。
清代之前的望柱一般都較為簡單,如明孝陵的望柱只是簡單的一根頂部有環飾的石柱。清代的石雕工藝得到很大的發展,望柱的雕刻也越發精美,雲柱上栩栩如生的雲飾,極富立體感,如此的手筆和氣度恐怕只是皇家的宮殿園林才能夠作到。

歷史演變


在古代祭祀山川時,立一木製的牌,以表達式其位,稱為望柱。古時候望柱也稱石柱,又稱碣、表、標、華表等。因此今天能見到的華表多為明清兩代的實物,作為標誌和裝飾用的大柱,演變成現在天安門前華表的樣子,在形體和裝飾上自然經過了一個不斷發展的漫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