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

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

從東晉至南北朝,發生了無數次李弘起義,原來魏晉時期所出的道書中宣傳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晉朝和十六國的後趙、後秦都有過以李弘為號的農民起義。隋末農民戰爭中,扶風人唐弼聚眾十萬起義,也“推李弘為天子”。大抵李弘的稱號是利用道教的符讖,以示“應讖當王”。

目錄

簡介


太上老君畫像
太上老君畫像
從東晉至南北朝,發生了無數次李弘起義,據《晉書》有關人物傳記記載即有四次:
1、後趙建武八年(342),山東貝丘人李弘自言姓名應讖,舉行起義;
2、東晉永和十二年(356),江夏相劉岵、義陽太守胡驥討“妖賊”李弘,破之;
3、東晉太和五年(370),廣漢“妖賊”李弘與益州“妖賊”李金根聚眾反,李弘自稱聖王;
4、後秦弘始十六年(414),“妖賊”李弘反於陝西貳原,貳原氏仇常起兵應弘。
此外,《魏書》、《宋書》、《南史》還記有多次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李弘起義。正如北魏道士寇謙之《老君音誦誡經》所云:“但言老君當治,李弘應出,天下縱橫,反逆者眾,稱名李弘,歲歲有之”,“稱劉舉者甚眾,稱李弘者亦復不少。”
為什麼在連綿二百餘年間,會在全國廣大地區內發生如此之多的李弘起義?李弘之名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號召力?原來是魏晉時期所出的道書中宣傳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如《老君變化無極經》:“老君變化易身形,出在胡中作真經,…… 胡兒弭伏道氣隆,隨時轉運西漢中,木子為姓諱弓口,居在蜀郡成都宮。”《太上洞淵 神咒經》稱他為真君,謂“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樂”。“木子弓口”是民間慣用的拆字法,“木子”合為“李”,“弓口”合為“弘”,謂李弘王治天下,天下就將太平,人民享受大樂。在東晉南北朝那種連年戰亂、人民朝不保夕的年代里,這種號召自然深受群眾歡迎。因而以李弘之名發動起義,前仆後繼、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