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中華書局出版社圖書

《成佛之道》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社於2010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釋印順

本書道明了各道及十法界的成因,點明了修行是修什麼?怎樣修?以及如何修鍊和證悟。並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方法。

簡介


清靜平等心
不僅如此,許多修行者,由於以自己的分別心來理解本門經典,難免解錯悟偏。如果修行者再加上執著,不僅談不上修行,反而造了更多更大的業障。因此古人云:“地獄門前僧道多”。
因未開悟明心,雖修某法,但不可能不起疑惑,雖也誠心努力用功,但由於始終處於疑惑之中,有疑惑則心不安定,不安定則是生死的根本。不安定則不可能一門深入地精進,因此難以成就。
觀察世間修行者,心雖很誠,但大都處於十字路口,不知所從。筆者曾在一些道埸向同修們提問:“什麼是修行?”竟然沒有一人能答出來的。他們心雖很誠,但由於不明理,故不知如何才是修行。佛和善知識都點的非常明確,修行就是修清靜心,斷分別心,立平等心。但有許多人還在到處找法,不知從何處修。如同在茫茫大海,無方向地游來游去,何時才能登達彼岸?
為使同修們早日開悟,少走彎路,提前進入正修階段,故將自己參悟的一些心得奉獻給同修們。
在本書中道明了各道及十法界的成因,點明了修行是修什麼?怎樣修?以及如何修鍊和證悟。並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方法。通過向一部分同修道友講授此法,很快在他們身上得到了驗證。並有一些特別真誠的修行者,在短短几個月里,已得到明顯的精進和成效,甚至已經有人坐入那朵綻開的金蓮。
原本不想再動念寫書,因為宇宙本性是不可能用語言描述真切的,越是描述,反而離道越遠。但又因許多同修有求悟道之法,只好隨緣提筆再續心得,與同修共勉,作拋磚引玉之為。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因此,望同修們無論當下能否理解,千萬不要起分別心。如帶著分別心來閱讀此書,不僅難以受益,反而會生瞋恚心而造業,那不是作者的本意。真誠心是不加分別的,真誠心是受益和精進的基礎。如果帶著分別、挑剔的眼光,在進入內涵之前就已經被文字相障礙在外圍。
妙善2004年3月1日
妙善講法《成佛之道》再版前言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此書自2004年出版,並在一些網站上粘貼,同道們從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許多正處於十字路口的同修們興奮地說:“我們從這本書中清晰地找到了該走的道路”;許多正處於盲修瞎煉的同修們說:“我們從這本書中明白了什麼是修行,修行是要修清靜平等心,有了明確的 修行目標,心裡豁亮多了”;還有些同修們說:“看了這本書才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來全是在盲修瞎煉,走了許多彎路,才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許多同修紛紛來電要求郵購此書,將書中道理分享給同道們。有些同修為了使當地更多的同修受益,自己出資在當地翻印;有些網上的同修,積極在網上傳播;還有的同修已把本書轉換成MP3的語音光碟,還有不少同修在各地複印了此書,傳播給當地的同修,都體現出一顆大慈大悲廣度眾生之心。在此,妙善向各位同道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為滿足廣大同修們的要求,使更多的同修們能從中受益,本書經修改後第五次再版印刷,望各位同道們多多指教。妙善2008年2月
人生如修道我修那一道?修道須修心我修什麼心?
心往那一道命就往那一道我的心正往那一道?
(因果報應 貫通多世 並非今生 簡單表相 正信佛法 精進修行 關愛生命 改變人生)
三惡道
瞋恚心(憎恨仇怨嫉妒煩惱)——> 對應(地獄道)——> 果報(受苦受刑有苦無樂)
貪心(貪圖財色名食睡)——> 對應(餓鬼道)——> 果報(忍飢挨餓有苦無樂)
愚痴心(吃苦受罪不明道理)——> 對應(畜牲道)——> 果報(吃苦耐勞不明苦樂)
三善道
良心(利己利他修持五戒)——> 對應(人道)——> 果報(有苦有樂各有不同)
傲慢心(積大功德但傲慢好鬥)——> 對應(修羅道)——> 果報(雖享大福但有好鬥之苦)
善心(利他利已修十善業)——> 對應(天道)——> 果報(享盡天倫有樂盡苦)
四聖法界
自我成道心(修四諦法自我了脫)——> 對應(小乘羅漢道)——> 果報(幻身仍受果報之苦)
自我成道心(修十二因緣法自我了脫)——> 對應(中乘緣覺道)——> 果報(仍有法執無明)
大慈大悲自覺覺他心(修六度法舍已利他)——> 對應(大乘菩薩道)——> 果報(看破苦樂未達圓滿)
清靜平等心(清靜無為如如不動)——> 對應(佛道)——> 果報(本無苦樂究竟涅槃)
八德之中 我俱幾德?八念之中 我有幾念?
(八德”“八念”是每一個“正信佛法”的現代修行者 融入世間生活 修持佛家“戒、定、慧”應有的道德標準)
八德
(一)功高不專橫傲慢(二)位顯不以權謀私(三)受榮不得意忘形(四)遇挫不頹唐弱志
(五)臨財不見利忘義(六)見色不起淫生邪(七)待人講利他寬宏(八)營職比鞠躬盡瘁
八念
(一)尊師重道(二)禮讓和氣(三)整體意識(四)效益效率
(五)愛國守法(六)遵紀保密(七)勤儉持家(八)守信重義
修德標準分“三士”我能達到那一士?
(修德的層次分“三士”標準其共同之點都是“利他”而層次高低的關鍵在於“舍己”的程度和“利他”的程度)
修下士者利己利他
修下士者,是先利己后利他,在利己的同時利他,但絕對不能損人利己,這是修人道的最起碼標準。
修中士者利他利己
修中士者,是把利己利他顛倒過來,先利他后利己,在利他為目的的同時利己,這是修天道的標準。
修上士者舍己利他
修上士者,則是舍己利他,達到無私忘我狀態,這是修菩薩道的標準。
上士開悟之後,深知徹底的舍才能徹底的得。
這裡面不加雜絲毫的為自己所求,在舍的同時並不是為了得。
不僅能徹底的舍,而且舍的自自然然,毫不造作,毫不攀緣。
【本詞條宗旨】正信佛法精進修行修清靜平等心改不良惡習氣
樹正知正見、祛偏知邪見;親近善知識;誠信真明師;講真修實煉、忌誇誇其談
1、本詞條是弘揚“正信佛法精進修行”的佛學修行公益詞條,所謂“正信佛法(而非迷信佛法)”,是指“在悟明大道之理的基礎上,從心上修行,明明白白修行”,而不是在形式上執著於“跑山跑廟、祈求福報、燒香磕頭、消災延壽...”等表相;所謂“精進修行(而非盲目修行)”,是指“在正知正見的前提下,修清靜平等心,改不良惡習氣 ...”,而不是“在錯誤觀念的誤導下,走偏路彎路邪路,越修離道越遠 ...”。正邪,就在一念之間。做任何事,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心,是心做佛,心不同,結果完全不同。
2、本詞條在正式推出之際,有幸得到了妙善老師提供的最新版系列講法內容,包括: 《成佛之道》、《保健養生技術》、《修鍊問題解答》、《修行須知參考圖表》、《宇宙八大規律》等,經妙善老師的同意,本詞條將這些內容精華髮布在詞條中,以分享給所有有緣人。妙善老師的系列講法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全面和細緻地講解了:末法時期的現代修行者,在“破障、明理、悟道、修心、養生、修鍊、祛病、健身...”等諸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已使很多讀到它的人受益匪淺,糾正了“過去在修行和修鍊方面的錯誤認識和做法”,走上了“正信佛法、精進修行”的道路;對於暫時還不相信佛法的人,這些內容,也能讓你明白許多“人生的真諦”和“健康的道理”。因此,如果你有緣、如果你有心、如果你能真正識別並珍惜善知識,相信這些精闢的講法內容,對你都將是受益終生的。
3、本詞條根據需要,將隨時進行內容的更新和完善,如果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您隨時訪問;您也可以轉載本詞條的任何內容(包括文字和圖表),或將本詞條推薦給任何“相信佛法、有志修行的人”、“性命雙休、身心健康的人”和“弘揚正法、廣大有緣的人”,在自己提高的同時,讓更多的人分享和受益,這本身就是布施、善舉和功德。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精進修行,從悟開始,就讓我們以“清靜平等之心”,共同踏上這條,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光明的“正信佛法、精進修行”之路吧。謝謝你、歡迎你,相信這是一個 值得你:經常訪問、仔細閱讀、正確修行、受益終生的佛學詞條!

新版圖書信息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書 名: 成佛之 道
作 者:釋印順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101074833
開本: 16開
定價: 23.00元

內容簡介


《成佛之道(增注本)》包含了《金剛經》和《心經》兩部重要佛經的講記。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弘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觀念,不能完整地把握佛法。

作者簡介


印順法師(1906-2005),當代著名高僧、百科全書式的佛學泰斗。1930年出家,追隨太虛法師投身中國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在當時便以學問精深享譽佛教界。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赴台灣,創建了多所著名佛學院。
印順法師博通三藏,造詣精深,一生講學不輟,著述宏富,撰寫、編纂作品四十餘種,計八百萬言,陸續結集為《妙雲集》(24冊)、《華雨集》(5冊)等,其學術水準備受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學因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一書的創見而特別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在介紹和弘揚印度佛學方面的傑出成就,被譽為“玄奘以來第一人”。

作品目錄


自序
偈頌
第一章 歸敬三寶第二章 聞法趣入第三章 五乘共法第四章 三乘共法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