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永璜
乾隆長子
愛新覺羅·永璜(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清朝宗室,和碩定安親王,乾隆帝長子,生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五月二十八日午時出生。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孝賢純皇后祭禮時,不懂禮數,受到乾隆帝責備。
乾隆十五年庚午(公元1750年)三月十五日申刻,憂懼而終,年僅23歲。追封定親王,謚曰安。
人物關係
愛新覺羅·永璜,乾隆帝長子。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1728年7月5日)生於紫禁城重華宮,母為格格富察氏。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其母病逝,后追封為哲憫皇貴妃。
乾隆九年(1744年)迎娶伊拉里氏為福晉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乾隆帝下旨,著內庫撥十萬兩白銀給內務府大臣安排大阿哥永璜分府。同年七月,長子綿德出生,八月,次子綿恩出生。
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南巡,還蹕次德州,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高宗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其實當時永璜只有二十歲,永璋更不過十三四歲,年紀尚輕,再者過世的並不是自己生母,他們很難表現得呼天搶地,豪哭流涕。在莫名其妙地喪失承繼大統資格后,永璜鬱鬱寡歡,沒多久便於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申刻卒逝。
其後另一位傳教士費賴之引用劉松齡的話說:其時,帝已年高(按:實不到50歲),而殘忍殊甚,致受天罰。其嫡生之獨子歿於中國新年元旦;若干時后正後繼歿,帝痛憤之極,幾類瘋狂。曾足踢皇長子仆地而痛擊之;又將朝中重臣二人杖斃;征苗之役勞師無功,全國怨憤。若使中部諸省亦有叛亂,時人咸信清朝必亡。[9]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大阿哥已經病重,被乾隆帝安排到南苑養病。二十六日(1750年4月2日),庄親王允祿上奏說大阿哥病重無法起身接駕,三天後又上書說大阿哥病勢稍愈可以乘車迎接。半個月後,即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1728年4月21日),大阿哥病勢轉劇,乾隆原擬定御醫陳志敬、王炳交慎刑司羈押,陳志敬家產被查抄,但於兩天後,乾隆又格外加恩命兩位太醫回太醫院效力,但這無法挽回永璜的生命。當天,永璜病逝,臨終前對父親說“不能送皇父了。”享年23歲。乾隆帝痛心地下諭曰:“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育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同年永璜被追封為定安親王。滿語為tokton”,意為“安定”、“堅定”。“安”的滿文是elhe,意為平安,平和。他死後,乾隆帝御制詩中出現多首悼亡詩,及題為“散愁”、“遣懷”的詩作。
人物照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父親 | 愛新覺羅·弘曆 | 清高宗 |
母親 |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 佐領翁國圖之女。 |
嫡福晉 | 伊拉里氏 | 鑲紅旗人,輕車都尉兼佐領德海之女。 |
側福晉 | 伊爾根覺羅氏 | 七品官明泰之女。 |
長子 | 綿德 | (1747年8月11日—1786年11月17日),已革和碩定親王,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七月初六日亥時生,母嫡福晉伊拉里氏,輕車都尉兼佐領德海之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九月廿七日未時溘逝,年40歲。 |
世子 | 綿恩 | 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月十四日生,謹慎勤奮,頗受乾隆帝寵愛,五十八年(1793年),進封定親王。八年閏二月,有陳德者,匿禁門,犯蹕,諸王大臣捍禦。論功,賜綿恩御用補褂。二十年(1815年),授御前大臣。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六月初一日辰時薨,年76歲,賜銀五千治喪,謚曰恭。 |
孫子 | 奕紹 | 嘉慶四年正月,封其子奕紹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遷固山貝子,以上六十萬壽進貝勒,襲定親王。嘉慶十五年(公元1835年),奕紹年六十,封其子載銓為輔國公。十六年(公元1836年),奕紹薨,賜銀治喪,謚曰端。 |
曾孫 | 載銓 | |
玄孫 | 溥煦 | 緒三十三年(1907年),薨,謚曰慎。 |
來孫 | 毓朗 | 光緒末,授民政部侍郎、步軍統領。宣統二年(1910年)七月,授軍機大臣。三年(1911年)四月,改授軍諮大臣。 |
皇長子薨逝志悲皇長子誕自青宮,今年甫二十有三,不幸薨逝。既追封親王,厚飾終之典,而父子至情、傷痛不能。己巳朕先抱端慧皇太子、悼敏皇子之戚,繼有中宮之哀,時命多舛,今復遘此,雖勉自抑制,其何以堪!詩以志悼。 宵旰焦勞者,那堪變故叢。灰心臨素幔,淚眼向東風。 將老失長子,前年別正宮。何愆頻命蹇,不敢問蒼穹。
皇長子輓詞靈旐悠揚發引行,舉輴人似太無情。
早知今日吾喪汝,嚴訓何須望汝成。 三年未滿失三男【丁卯除夕喪悼敏皇七子己巳六月喪皇九子今庚午三月又喪皇長子屈指未滿三年雲】
況汝成丁書史耽。
見說在人猶致嘆,無端叢已實何堪。
書齋近隔一溪橫,長杳芸窗佔畢聲。 痛絕春風廞馬去,真成今日送兒行。【彌留之際奏朕雲不能送皇父矣朕含淚告之吾今反送汝耳言猶在耳痛何如之】
雍和宮感成長律躍龍邸第象筵施。來往因緣每駐茲。 漫擬福田緣有為。藉非佛地更何宜。 盆榴宛復簪符節。庭草猶然拜訓時。即我而今知愛子。雲天仰睞邈含悲。
皇長子定安親王園寢酹酒
佳城驚見此何來,千古傷心酒一杯。猶憶前年當此日,相攜教射木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