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萬福寺的結果 展開
萬福寺
浙江建德寺廟名
萬福寺,舊稱石佛寺,總面積20餘畝,位於浙江建德市大同鎮西竺山下,依山而座,臨壽昌江,環境幽美,建於唐朝,距今1100餘年。
該寺院緣起於一放牛童子,該童子在一員外家幫放牛,一天下午童子躺在地上午睡,用一草帽遮面,睡后不久突聞一聲巨響,醒來時草帽不知去向,但發現山腳下長出一塊巨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尊佛像,童子立即回府告訴員外,員外聽后欣然來此,供養禮拜,併發心在石佛上方建一個寺院,立名乘良寺,此後這個村莊人傑地靈,明朝崇禎帝賜名:萬福寺。
又傳該寺建於唐大曆中,寺僧就石筍鑿成佛像,號稱“石佛從地湧出”,故而香火甚旺,石佛高約1米,至今猶存。據民國版《壽昌縣誌》記載:“萬福寺,在縣西六都溪口,唐大曆中建,有石佛從地湧出,今猶存。”
萬福寺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鐘鼓樓、藏經樓等56間,寺僧百餘人,寺田三十餘畝,為原壽昌縣最大的寺院,在周邊地區影響較大。清代和民國時期,香火頗旺。“文革”期間,萬福寺遭到嚴重破壞。
1993年,經杭州市政府批准,萬福寺重新開放。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萬福寺題寺名。近幾十年來,萬福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寺廟已初具規模,香客絡繹不絕。
2009年,建德市文物普查隊又在大同萬福寺普查時發現釋迦石佛頭像一尊、古井一處,明崇禎六年的七寶如來石柱一尊,清康熙年間建造的大雄寶殿一幢、寮房三間,清康熙年間和清乾隆年間的碑記各一塊,為我國的文物開發保護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