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岳淵

黃岳淵

黃岳淵 (1880~1964) 名渭,又名鶴苑,號剡曲灌叟,字岳淵,以字行,奉化蕭王廟鎮黃家峻村人。14歲去新昌一雜貨店學業,后參加寧海王錫桐的“伏虎會”,遭清政府鎮壓避居江蘇。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去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后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09年(宣統元年)於上海真如桃浦創辦黃氏畜植場,后專營花木,稱黃園。辛亥革命時,參加光復上海、浙江之役,任滬軍都督府參事、台州都督。旋棄政歸園,專意花卉種植,從日本引進杜鵑、山茶、五針松等,常舉辦菊花展覽會。熱心辦學,於上海與人合辦真如中學,於故里出資改宗祠為小學校舍。發起組織上海市花樹同業會,任首屆主席。抗戰爆發后,園舍被毀,1939年另置地開辦分場,培育出墨牡丹等珍品。抗戰勝利后,仍致力培育名貴花木,為滬上最大私營園藝場。逝於台灣。著有《花經》。 .

目錄

簡介


黃岳淵,7歲入私塾,14歲在新昌雜貨店當學徒,后參加寧海“平洋會”。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平洋會”人員遭當局通緝,黃逃亡江蘇。光緒二十五年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不久回國,打入清政府上海水陸厘金局任總巡。宣統元年(1909年)在真如松浜桃溪購地10餘畝,經營真如黃氏畜植場,當地人稱“黃家花園”。辛亥革命時,追隨陳英士在滬軍都督府任職。嗣後棄政歸田,潛心研究園藝,在真如精心經營“黃園”,頗有建樹,曾多次為名人設計庭園,獲“花費少而景佳勝”的好評。抗戰前曾在真如黃家花園舉辦大小菊展十數次,屢獲中外金銀獎牌、盾杯。是時,每至金秋,上海著名畫家詩人如于右任、謝閑鷗、鄭逸梅、嚴獨鶴、包天笑等名流,來黃園賞菊,乘興揮毫潑墨,大小各報紛紛報道,傳為美談。抗日戰爭爆發,真如黃園被日偽霸佔。黃於法租界另建新黃園。淪陷期間,梅蘭芳蓄鬚明志,曾短期避居黃家新園。
30年代,曾與日商等競爭承包無錫蠡園翻園業務,黃岳淵以價低質優而中標。黃先後為榮德生、吳昆生等名流翻擴花園,名聲大振,被推崇為園藝權威,任上海市花樹同業公會會長、上海市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與子德鄰合著《花經》一書,解放後上海書店曾再版。
黃岳淵熱心公益事業,曾發起參與桃浦疏浚,為創辦真如中學募捐。解放后,黃移居香港,定居台灣,1964年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