邿國

邿國

邿國,又名寺國、詩國,出土青銅器銘文作“寺”,《公羊傳》作“詩”,是周代東方一個附庸小國,國君為妊姓,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縣一帶。

邿國滅亡


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出土的寶石項鏈
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出土的寶石項鏈
邿國是一個附庸小國,受魯國控制。《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夏,邿國發生內亂,分裂為三,魯國出兵救援邿國,並乘機吞併了邿國。而《公羊傳》卻記載:“詩”是邾國的邑,被魯國於前560年攻取。

邿國貴族墓


仙人台遺址
仙人台遺址
邿國貴族墓,位於山東長清縣的仙人台遺址。仙人台遺址高出河床及周圍地面4米—20米,是一處典型的河旁高台遺址。1995年3月15日至5月15日山東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對仙人台遺址進行發掘。發掘成果顯示,仙人台遺址文化性質較為複雜,先後包括了岳石文化和西周、東周、漢代等不同歷史時期的遺存。其中以西周早期聚落和周代邿國貴族墓地的資料最為豐富和重要。
仙人台遺址邿國貴族墓出土青銅器
仙人台遺址邿國貴族墓出土青銅器
周代邿國貴族墓地共發現墓葬6座,分佈有一定的規律。墓葬雖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未曾遭盜掘擾亂。除M5之外,其餘墓葬都集中分佈在遺址中部。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木槨墓,規模有明顯的差異。隨葬品非常豐富,出土文物共計340多件(套)。種類有銅器、玉石器、陶器、骨角器、海貝等等。其中有銘文的銅器7件。並有許多隨葬品是首次發現,如M1中出土 了利用失蠟法鑄造並鑲嵌寶石的雙龍鏤孔圓柄短劍,是我國所見到的最早的蠟模銅鑄件。隨葬品擺放一般有較為固定的位置。對於墓主人性別,經過初步鑒定和從隨葬品的種類、器形和用途分析,M2、M3、M4、M5為女性,M1和M6為男性。該墓地時代跨度為西周晚期偏晚階段到春秋晚期偏晚階段。
其中六號墓居然出土了十五座鼎。古人說:“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邿國君可以說是無法無天了。也許正是因其不守禮法、政治混亂,才被魯國藉機滅亡。
邿國是周代東方一個附庸小國。由於國小位卑,所以文獻記載極少。這一墓地的發現不僅補充了文獻記載的不足,更為邿國歷史研究提供了可靠豐富的材料,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邿國地望的傳統認識。同時,也為商周考古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貴的資料。

相關信息


邿國
國君姓氏妊姓
爵位不詳
國都邿(山東濟寧市南)
始封此國者不詳
始祖不詳
興亡年代不詳 至 前560年
滅亡原因為魯國吞併
史書記載
《春秋》
《左傳·襄公十三年》 

歷代國君


國君在位時間
邿伯西周晚期
邿伯春秋早期
邿伯祀春秋早期
邿公典春秋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