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鶖

詞語

亦作“禿秋”。水鳥名,頭項無毛,狀如鶴而大,色蒼灰,好啖蛇,性貪惡。

基本內容


禿鶖
禿鶖
【詞條】禿鶖
【拼音】tū qiū
【注音】ㄊㄨ ㄑㄧㄡ
【解釋及出處】
一、亦作“禿秋”。水鳥名,頭項無毛,狀如鶴而大,色蒼灰,好啖蛇,性貪惡。
1.《詩·小雅·白華》“有鶖在梁”毛傳:“鶖,禿鶖也。”鄭玄箋:“鶖之性貪惡。”
2.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扶老,禿秋也。狀如鶴而大,大者頭高八尺,善與人鬭,好啖蛇。”
3.唐 杜甫天邊行》:“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鶖后鴻鵠。”
二、嘲人之無發若禿鶖。
《資治通鑒·齊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羊闡入臨,無
禿鶖
禿鶖
發,號慟俯仰,幘遂脫地,帝輟哭大笑,謂左右曰:禿鶖啼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