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麥團
青麥團
青麥團即青麥蠶,通東話中稱為冷稹,屬於沙地人家(今江蘇省海門市及啟東市)傳統的小吃。如今,這種小吃不多見,做的人也越來越少。舊時。農家普遍生活困苦,每到“神仙難過”的二三月間.家裡的糧食差不多已吃光了,於是便把田裡的青麥穗割回家去,用手搓下青麥籽,吹去麥殼,然後下鍋炒熟起鍋。再次弄凈麥殼(因為麥殼一次去不凈)。下鍋炒熟后,趁熱用石磨將麥粒磨成細細的麥條兒。因其形似幼蠶,沙地人便稱之為麥蠶。
青麥蠶的製作方式比較繁雜。首先要選好的麥穗,最好用元麥做,用小麥的話筋韌比較差而且太黏,不適合拿來製作。做麥蠶的麥穗很有講究,必須用收漿期——即灌漿飽滿,但仍呈青色的麥穗。要是麥子還在冒漿就拿來做青麥蠶,那就都是皮和漿汁。要是麥子老了,製成的青麥團會又硬又粗,很難吃。
麥穗采進來后,需要分離麥芒和嫩麥粒。傳統手製法是將麥穗裝進乾淨的布袋中,然後掄起布袋在地面上摔打,這道工序看似簡單,其中卻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用力輕了麥芒和麥粒分不開;重了嫩麥粒就被摔碎了。摔打過後,打開布袋,嫩麥粒已脫落,倒進卷篩,濾掉些麥芒,再進行颺簸,便進入了炒制的環節。
炒制在土灶上進行,一定要用硬柴,這樣火頭旺,而且要掌握好火候,炒得時間過短,不熟;過長,則麥粒變黃,口感和賣相就打了折扣。炒制大約20分鐘后,青麥粒就可出鍋。等麥粒涼透后裝進袋再次摔打,脫去麥粒上的麥殼。
之後颺棄麥殼,一般要颺5-6次,如果麥殼清理得不幹凈,做出來的麥蠶會有顆粒感,食用時會戳嘴。
最後,趁熱用石磨將炒制好的麥粒磨成一寸左右的條子,因為形似幼蠶,所以沙地人稱之為麥蠶。
為了延長麥蠶的供應時間,可以選擇了不同麥種,分不同時間段種植,這樣成熟期也就錯開了。
冷稹
青麥蠶常溫下保鮮時間很短,不足一天。由於極易餿掉變質,需要將其放在冰箱里速凍保存。食用前再次翻炒。從冰箱取出解凍,鍋中加少許油,加入青麥蠶和少量白糖,略略翻炒至白糖溶解即可。
青麥團
當年吃麥蠶是不得已
在我的記憶中,當年家裡做麥蠶吃其實是不得已的事情。
我家兄弟姐妹共5人,又沒多少地皮,所以對我們來說,當年吃飽飯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特別是立夏前後,隔年的陳糧行將吃光,而夏收尚未開始。在“麥在場上餓煞在床上”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像我們這些貧窮的農家孩子常常飢不擇食。這時,就把已經收漿尚未黃熟的麥穗摘下來,做成麥蠶,填飽肚子。
其實吃麥蠶既費事又不合算,做一頓麥蠶的麥子成熟后可以煮三頓麥粥,但為了讓我們吃飽,父母才不得已而為之。由於麥蠶不宜存放,時間一長就要餿,但不可能一頓做來一頓吃。所以如果吃不完,下一頓或做成麥蠶粥,或和著鹽齏一起燒,雖然有點酸味,但對我們來說,依然是美味。一次,因為捨不得丟棄已經變質的麥蠶,我們全家都吃壞了肚子。
青麥團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再也不會受飢挨餓。像我的玄孫,家裡的小吃多得吃不完。那天,我在市場上買了麥蠶讓孫子、玄孫嘗嘗,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都說挺好吃的。 (講述人 匯龍鎮克明村4組 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