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秧歌

一種山東省的傳統民俗藝術

山東秧歌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民俗藝術,全省各處流行,風格多種多樣,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膠州秧歌”和“海陽秧歌”,並稱為“山東三大秧歌”,或稱“山東三大民間舞蹈”。是山東勞動人民歡慶豐收的民間舞蹈。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流傳在黃河下游的濟陽、商河陽信、惠民、無棣等縣,在風格上可說與黃河中游陝西、甘肅、山西的鑼鼓一脈相承。傳說起源於北宋,是農民在打穀場上慶豐收的舞蹈。參加舞蹈的角色有傘、鼓、棒、花、丑五種,使用的道具分別為綢傘、圓形鼓、雙棒、綢巾。
“傘”的角色分“丑傘”與“花傘”兩種。“丑傘”又稱“頭傘”,扮為老漢,是秧歌隊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花傘”為女角,持花綢傘隨“丑傘”指揮舞蹈,使舞隊五彩繽紛。
“鼓”為壯年男角,武生打扮,擊鼓舞蹈,在舞隊中人數最多,動作繁複,慓悍的舞姿伴著驚天動地的陣陣鼓聲,具有無敵的威武。“棒”由男青年扮演,雙手持兩頭系綵綢的木棒,翻飛舞動,令人眼花繚亂。
“花”由女青年扮演,飾為戲曲中的花旦模樣,左手持綢巾,右手拿彩扇,潑辣大方,青春活力四溢。
“丑”,也稱為“外角”,可增可減,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等,穿插於舞隊中間,作幽默即興表演。
鼓子秧歌按偶數搭配人員,隊形排列講究對稱,以圓形為中心,千變萬化。一般兩把“丑傘”帶八“鼓”、四“棒”、四“花傘”、八“花”,整隊秧歌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二、三百人。隊形變化有許多傳統的陣勢,如“雙石榴”、“剪子股”、“牛鼻鉗”、“闖王進京”等。

海陽秧歌


“海陽秧歌”流行於膠東半島的海陽、萊陽乳山等縣市,以海陽市最盛,幾乎村村都有秧歌隊。海陽市早年流行的秧歌叫“逗秧歌”,又名“小架秧歌”,後來在秧歌的舞蹈中加入了武術的套路,稱為“大架秧歌”,外人稱之為“海陽大秧歌”。
“海陽秧歌”角色眾多,整個舞隊由單人舞,雙人舞,多人舞組成。
領頭的是“葯大夫”,他身穿長袍,口戴黑須,右手持馬尾拂子,左手握平頂圓傘。這是整個秧歌隊的總指揮兼領舞,他的即興表演往往令人絕倒。
其他角色有“霸王鞭”、“花鼓”、“彩扇”、“漁夫”、“樵夫”、“貨郎”、“翠花”“相公”、“閨秀”、“錮爐”、“王大娘’”、“丑婆”,“頑童”、“牧童”、“村姑”、“大頭和尚”、“柳翠”等等。
海陽秧歌的演出有串街、進村、耍大場、跑陣勢、演場、收場六段六種形式。跑陣勢有單隊穿插、龍盤尾、四門斗、扣心斗、黃牛癟、竹籃挎花、六門斗、八卦斗、寶葫蘆、葫蘆帶結子、卷爆仗、雙隊穿插、剪子股、二龍吐珠、勾心斗、大推磨、雙八字、三龍紋柱、彩雲遮月、牡丹開花、四瓣花、竹籃開花、遍地開花種種變化隊形。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相傳起源於膠州城北部的東小屯村。當年,村裡有馬、趙兩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農閑共同到周圍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傳至今,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膠州秧歌”的角色只有十個,是傳說中兩個家庭中的全部成員:一對“鼓”扮為男性壯年;一對“翠花”是“鼓”的妻子;一對青年扮演“棒”是“鼓”的兒子;一對“扇花”是“棒”的妻子;一對“小嫚”,是“鼓”的小女兒。
十個演員跑滿場,又舞蹈,又演戲,引得千萬人“聽見鑼鼓點兒,放下筷子撂下碗兒。聽見秧歌唱,手中的活兒放一放。”
演戲之前先跑場,這便是打開場子吸引觀眾的舞蹈,其中有“大擺隊”、“十字梅”、“繩子頭”、“挖心”、“兩扇門”等陣法。
戲劇演出以傳統節目最具地方風格,俗稱“本戲”,有“大離別”、“小離別”、“拉磨”、“說媒”、“三怕”、“四勸”、“裂裹腳”等劇目。
秧歌多在大年正月表演。若在農曆正月到山東,總可置身於秧歌的海洋。
山東秧歌
山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