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寧蕪鐵路的結果 展開
- 鐵路線路
- 寧銅鐵路
寧蕪鐵路
鐵路線路
寧蕪線自江蘇省南京至安徽省蕪湖,全長125千米,是聯結皖南至華東、上海的支線,也是華東一通道(滬寧線)和華東二通道(商杭線)的聯絡線,中國最繁忙的單線鐵路,上海鐵路局管轄,始建於1933年,時稱江南鐵路,曾是國內建設時間最短、每公里耗資最少的商辦鐵路。
寧蕪鐵路,1935年4月修成中華門至孫家埠175公里線路,耗時不足兩年。后又擴展修築中華門至堯化門段,與滬寧鐵路接軌,至此,江南鐵路全線建成通車。
2020年3月3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寧蕪鐵路擴能改造(滄波門至古雄段)項目建設框架協議》。協議簽訂后,路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正按照上半年獲批可行性研究、年內開工建設的方向努力推進。
南京- 0 興衛村- 7 南京東-9 紫金山-14 滄波門-21 光華門-27 中華門-33 西善橋-41建寧-45 古雄-49江寧鎮-58 銅井67 慈湖-75 馬鞍山-78 採石-85 黃梅山-91 當塗-99 毛耳山-104塔橋-108 蕪湖東-114 蕪湖-125
寧蕪鐵路,源於民國時期的江南鐵路,1933年7月從安徽蕪湖破土動工,寧蕪鐵路初建時建築成本每公里造價法幣三萬元,創中國鐵路建築業低成本紀錄。抗日戰爭時期,江南鐵路局被日軍佔領,僅中華門到蕪湖維持通車,並與南京市內的鐵路合稱為南寧線,線路、橋樑、設備均遭受破壞。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拆除了江南鐵路,1948年再度輔軌營業。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華門至蕪湖的鐵路收歸國營,改稱寧蕪鐵路。1958年,鐵道部上海鐵路局修復了中華門至堯化門間的聯絡線,寧蕪鐵路全線貫通通車。隨著蕪銅線、皖贛線、宣杭線以及蕪湖長江大橋的相繼建成,寧蕪鐵路成為南京通往華南的鐵路通道,蕪湖也逐步成為皖東南的交通重鎮。
寧蕪鐵路位於江淮之間,沿線以平原為主,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度帶氣候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由於氣候的過渡型特徵,冷暖氣團交鋒較為頻繁,天 氣多變,降水變化大,年平均溫度16℃。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8℃;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8℃。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7月初為梅雨季節。全年日照時數(絕對日照)平均為2000-2600小時,≥0℃的日照時數平均為 1800-2240小時;日照百分率(相對日照)介於48-59%之間。鐵路沿線各地日照時數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佔全年的29.0-32.8%、 20.1-21.3%。7—8月極端最高氣溫有時高達40℃,一般也在35℃左右。
寧蕪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