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大沙河的結果 展開
大沙河
連雲港市贛榆區古大沙河(現新沭河河道)
大沙河,又名堯水。《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對大沙河的解釋是:“大沙河,源自江蘇贛榆縣西羽山,東流入海,入口處在臨洪口、青口之間,稱大沙河口。”歷史時期大沙河鎮因大沙河穿境而過得名,現為連雲港市贛榆區沙河鎮。據舊贛榆縣志載:“大沙河,舊名廟灣子沙河,去治南五十里,源自山東郯城縣,經大沙河鎮東流入海,雨集水漲,商船可行。”
1949~1952年,國家實施“導沭”入海工程,工程竣工后,國家將大沙河更名為新沭河。
目錄
在蘇北廣袤大地上,有一條穿行於贛榆縣與東海縣之間、橫貫東西的大河,這條河名謂新沭河。新沭河自山東省臨沭縣大官莊勝利堰至海州灣內的臨洪口注入黃海,全長80公里,其中流經江蘇省境內60公里,是淮河流域一條重要的行洪河道。然而,她卻是一條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大河。說其古老,因為河的前身是歷史悠久的大沙河;說其年輕,因為新沭河沿用大沙河故道,其名誕生僅幾十年。那麼大沙河為什麼要更名為新沭河?1949~1952年,國家實施“導沭”入海工程,工程竣工后,國家將大沙河更名為新沭河,並以新沭河為界,將新沭河以南原屬贛榆縣區域內的大片土地和原隸屬於贛榆縣管理的部分村莊劃歸東海縣。從此贛榆縣內河的新沭河,就變成了贛榆縣與東海縣的界河。此次行政區劃調整與地名的變革,已成為歷史而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出,但是這一重大事件卻在我國水利發展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大沙河的淵源,據《贛榆縣誌》載:“大沙河上源有南北兩支,北支源自馬山,南支源自郯城縣大沙河鎮,在石樑河村東北匯合東流,至沙河鎮東又分為南北兩派,至臨洪鎮東合而為五龍河入臨洪口,全長50公里,流域面積620平方公里。河道上游淺而寬,下游窄而彎曲多支叉,屢屢與朱稽河、薔薇河同潰。”很早以前,大沙河一帶就流傳這樣一首民謠“山東下來三條龍,兩條死龍是害蟲,一條活龍福無窮”。兩條死龍分別是龍河、青口河,只泛濫,不改道。活龍是指大沙河。大沙河源自山區,落差大,水勢猛,流經沙河鎮地勢趨向平坦低洼,屢屢改道,大水過後,不僅沉積大量的泥沙,而且還留下一層肥料,化作一片良田。可以說現在沙河鎮的相當一部分土地都是大沙河的造化之功。《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大沙河鎮,……枕岡帶河,居民數千家,商賈所聚,集以二、七、五、十為期。鎮多州民寄居,知縣樊兆程請於大府,令受縣令束,州不予理。”以上所說的樊兆程為明萬曆年間贛榆知縣,他在任期間,居然因大沙河鎮經濟繁榮,州民多寄居,上報申請給予贛榆縣的特殊待遇。足見距今400多年以前的明代,大沙河鎮已是商賈雲集、人口眾多、富庶一方的集鎮了。這也許是“一條活龍福無窮”吧!大沙河的多次改道,衍生出一些新的地名,積澱了厚重的地名文化,訴說著滄桑巨變。
據有徠關記載和歷代口碑資料知,大沙河曾有四次改道。大沙河較早的河道,是從上游的石樑河東,原孟曹埠村西向南經赤金村西、大沙河街西,轉向東經劉庄北,至城子村北北下,成東北方向,經戚園、大口、劉圩、歐口東流入艾塘湖(墩尚與青口之間的一大湖泊),由艾塘湖向東流入大海。
第一次改道,大沙河由沙河街南直接東流成東西走向,行經淵頭、彭口、竹園、小道口、大道口、孔園村北,入墩尚北艾塘湖。
第二次改道,大沙河由沙河街以東北下,至戚園村南向東流,經顏庄、老莊、下河口、淵子埃、何園、大潘庄等村,仍入墩尚北窪地(1976年尚存的顏庄河)。
第三次改道,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大沙河由沙河街西蔣庄向東南方向流,經劉庄向東流,經城子,南庄、吳村、掘河、等村南向東經小河口流入臨洪河。
第四次改道,大沙河由東海縣曹庄南流經前七里溝村、河上屯村又向東流,仍入臨洪河。
經考證,大沙河從原來較早的河道發生4次改道,主要在贛榆的沙河鎮、墩尚鎮、羅陽鎮及東海縣部分地區。大沙河改道趨勢是由東北方向逐漸轉向東南方向。大沙河經常泛濫,千百年來事實證明,淹南不淹北,因北部填高了,水向南流另改新河道。每次改道泥沙俱下,大水過後淤積成一片土地。有了土地,就不乏拓荒創業者,拓荒開發的人們根據需要,選擇地形就地築城建村,就自然形成與河相關的地名。還有的村落因河改道的影響,使本來的自然環境發生了改變,也形成與大沙河有關的村名,如帶“口”、“埠”、“園”、“圩”、“堆”、“溝”等的村名,從而,無形之中自然地勾勒出一道道大沙河的舊河床。
帶“園”的村名有:贛榆縣境內的戚園、高園、何園、竹園、孔園、盧園、洪園、侯園等,這些村分佈於沙河鎮以東,墩尚鎮以西的地區,土地肥沃,便於灌溉,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基地。
帶“堆”、“口”的村名有:贛榆縣境內的前堆、后堆、穆堆、大道口、小道口、彭口、下河口、大口村、歐口、小河口。
帶“溝”的村名有:東海縣境內的曹七里溝、前七里溝。
歷史變遷,滄海桑田。然而,大沙河改道所經過地域的村名,卻沒有隨河之變遷而改變,而把原有的信息永遠地定格在地名中,記載著大沙河變遷的歷史而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