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畈鄉

沙畈鄉

沙畈鄉東靠箬陽,南與武義交界,西鄰山坑鄉,北是琅琊鎮,鄉政府所在地周村村,離金華市區50餘公里。婺城區行政區域面積最廣的一個山區鄉,有186平方公里,32個行政村,4365戶、1.36萬人口,擁有山林面積28萬畝,農田面積僅有5660畝,是個以林業為主產的純山鄉,200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04億元,人均收入1840元,處於貧困狀況。

歷史文化


早在1933年,沙畈鄉就建有地下黨 支部,1937年粟裕將軍率領的紅軍挺進師在沙畈鄉銀坑一帶進行武裝鬥爭,現留有地下指揮室,紅軍整編處,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革命老區。

經濟發展


金華市最高的小龍蔥尖,水竹篷尖,竹棚尖三座山峰也在其境內,白沙溪穿流全鄉進入婺江,沙畈水庫、金蘭水庫。沙畈水庫一級、二級電站為沙畈鄉增光添色,1999年被列為省一級自然水源保護區,2002年被金華市列為水源涵養與生態功能區。
琅琊至沙畈水庫公路現已改造成油路,村村通電話,有80%農戶安裝了程式控制電話,交通方便,信息通靈,16個村實現了有線電視,群眾文化生活較為豐富,現已興建4個小型水電站,可謂“小水電星光燦爛”,建有筍竹兩用林3000畝,有機茶基地3000畝,生態公益林18萬畝,花卉苗木1000畝,藥材基地500畝,冷水茭白,高山蔬菜800畝。國債造林1500畝,退耕還林300畝,封山育林4000畝。
來料加工已成為沙畈鄉一大特色,現有600多名婦女從事此行業,年產值近100萬元。
筍竹生產已成為沙畈鄉拳頭產品,金華市神農食品公司前來掛鉤,年供應竹筍約150萬公斤,年產值達1800萬元。
花卉苗木呈現新勢頭。以店邊村白菊花藥材基地帶動全鄉種植藥材,畝產收入達到4400元。
沙畈鄉還潛在著旅遊資源的優勢,現已開發的旅遊景點有福民山,烏雲石拱橋,周村“虞氏宗祠”“袒墩殿”、“金釵井”等,沙畈水庫的水上游尚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