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繁殖學
動物繁殖學
動物繁殖學(animal reproduction)是研究動物生殖活動及其調控規律和調控技術的科學,是加強畜禽品種改良、保證畜牧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是現代動物科學或畜牧科學中研究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在畜牧生產中,通過提高公畜和母畜繁殖效率,可以減少繁殖家畜飼養量,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和飼料、飼草資源佔用量。因此,動物繁殖學是畜牧業或動物生產學中重要的應用基礎科學。
動物繁殖學是生殖生物學(reproductive biology)的重要組成。生殖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生殖活動及其調控規律和調控技術的科學,研究對象包括人、動物和植物,研究目標側重於分析與發現生物的生殖活動規律,以便開發、提高或控制(如計劃生育)生殖的技術。動物繁殖學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主要研究對象是家畜或有可能馴化成為家畜的動物,以及能直接被人類所利用的動物。因此,動物繁殖學主要研究內容涉及發育生物學(development biology)、生殖生理學(reproductive physiology)、生殖內分泌學(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等學科中所有有關動物繁殖的內容。
動物繁殖學主要研究繁殖理論、繁殖技術、繁殖管理、繁殖障礙及其防治。
動物生殖生活有性別分化、性發育、性行為、雄性動物精子發生、射精、雌性動物卵泡發育和排卵、受精、胚胎髮育與妊娠、分娩、泌乳等,動物繁殖理論主要研究這些生殖活動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調控機理,並對生殖器官和生殖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特性進行描述與分析,為開發防治繁殖障礙、提高動物繁殖效率的新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動物生殖生理學和生殖病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繁殖學的理論部分。內分泌學主要研究調控生殖、消化、代謝、生長、泌乳、血液循環和神經等系統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質結構與功能關係。生殖內分泌學既是動物生殖生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又是內分泌學中研究動物生殖活動調控物質及其調控規律的科學。由於動物機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相互作用,構成有機整體,所以內分泌學、生殖內分泌學與神經內分泌學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生殖免疫學(reproductive immunology)或免疫繁殖學(immunological reproduction)是動物繁殖學近期發展起來的新分支,主要研究動物生殖活動中的免疫調節規律和免疫學技術在提高動物繁殖效率、檢測動物繁殖激素、防治動物繁殖疾病等方面的應用,因而包含理論和技術兩部分內容。
由繁殖調控技術和繁殖監測技術兩部分內容組成。繁殖調控技術包括調控發情、排卵、受精、胚胎髮育、性別發生、妊娠維持、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動的技術,是提高動物繁殖效率、加快育種速度的基本手段。例如,近期發展起來的顯微授精和胚胎生物工程技術等,分別是提高公畜和母畜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繁殖監測技術包括發情鑒定、妊娠診斷、性別鑒定、激素測定等技術,是促進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效率或畜牧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
主要從群體角度研究提高動物繁殖效率的理論與技術措施,包括繁殖管理指標、繁殖管理技術及繁殖技術標準化等內容。例如,畜群繁殖力評定指標與方法、畜群結構優化理論與技術、提高畜群繁殖力的管理措施等。
主要從畜牧學角度分析動物繁殖障礙的發病率和病因、探討防治繁殖障礙的方法與技術措施。這部分內容與獸醫產科學有交叉,主要區別在於獸醫產科學從動物醫學角度,注重動物個體生殖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而動物繁殖學則從畜牧學角度探討引起動物發生繁殖障礙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