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丸
中藥碎成粉與蜂蜜混合製成的藥丸
中藥丸是把中藥碎成粉末,與蜂蜜混合製成的藥丸。
1、粉碎:製作中藥藥丸首先就需要把中藥粉碎成細末,可使用適合家庭使用的中藥粉碎機,然後準備80目篩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中藥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或黏度,就不易被粉碎,那麼最好先初步打碎,再放到一個高壓鍋內均勻加熱,當手觸碰藥物覺得燙時就可以斷火,但還是要翻動到藥物溫度明顯下降,之後可重新反覆開小火,直到藥物徹底乾燥。
2、煉蜜:製作中藥藥丸應該選擇上好蜂蜜,同時要注意比重,一般來說藥粉重量:蜂蜜重量=1:0.7-1,如果想讓藥物較硬如黃豆大小,可把比例改為1:0.7,做較軟的大中藥丸可用1:1的比例。煉蜜的時候把蜂蜜放到鍋內使用小火慢慢加熱至沸,出現小而密集的小泡,小泡變成大泡。
3、葯蜜混合:應該趁熱把蜂蜜倒入藥粉中,並用筷子等器皿不停攪動,等大塊團塊變小時可以用手團和,把所有藥粉和在一起,並保證藥粉的軟硬一致。
4、分丸:需要注意趁藥粉和蜜等沒有發冷的時候儘快分丸,如果需要分成大丸,應該按買葯時安排的劑量分,均勻分好每天的劑量,及早算好也利於操作起來方便快速。
1、蜂蜜用量:一般藥粉與煉蜜的比例是10:3,煉蜜與水的比例為1:3。藥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變蜜水濃度與用蜜量。
2、製作步驟:
(1)起模:使藥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藥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起模的方法:藥物細粉加蜜起模,濕粉制粒起模。起模用的藥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藥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藥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藥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芳香性、刺激性的藥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常用方法,乾粉蓋面,清水蓋面,清漿蓋面。
蜜丸是由一種或多種藥物粉末與經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而製成的球形內服固體製劑。可分為大蜜丸和小蜜丸。多用於慢性病和需要滋補的疾患。
蜜丸的製法基本步驟如下:煉蜜→合葯→制條→成丸→包裝→貯存。
1.對蜂蜜的選擇與煉製是保證蜜丸質量的關鍵。煉蜜的目的是除去雜質,破壞酵素,殺死微生物,蒸發水分,增強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產可用銅鍋或鍋直火加熱,文火煉;大量生產可用蒸汽夾層鍋,減壓蒸發濃縮鍋進行煉製,最後濾除雜質。煉蜜的程度分為嫩蜜、煉蜜、老蜜三種。
嫩蜜將嫩蜜加熱至沸,色變深,有粘滯性,失去水分約3%。適用由含有較多脂肪、澱粉、黏液質、糖類及含動物組織的方劑。
煉蜜將嫩蜜繼續加熱,出現淺紅色有光澤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較強,但無白絲,用於含纖維質,澱粉、糖類以及部分油質的方劑。
2.合葯:將已煉製好的煉蜜與藥粉按比例進行混合(藥粉與煉蜜的比例一般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據藥物性質及季節不同而異。一般含糖類、油脂類的中草藥用蜜少。含纖維素較多和質地疏鬆的藥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勻地揉合,做成像麵糰樣丸塊(在攪拌機中機械混合或在其它容器中人工混合)。合葯時,蜂蜜一般趁熱加入(如含有膠質,樹脂或揮發性成分需待煉蜜稍冷后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勻,使其內外全部滋潤,色澤一致,軟硬適中,能隨意捏塑即可。
3.制條,成丸。
將合好的麵糰樣軟材放置一定時間,使葯料與蜂蜜成分混合滋潤,併產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條,搓條要粗細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園球形丸粒,大量生產可用機械制丸。
制丸時,先將葯團塊稱重,以便分計量準確,即按每次所需製成丸粒的數目與每丸的總量進行計算,按計算量稱取團塊再搓條,製成預計數目的丸粒,搓丸條的虛詞可依丸粒大小來定,丸條搓好后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圓成球形即可。
4.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可採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蠟殼包好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質量要求
1.外觀:圓整,表面緻密滋潤,無可見纖維及其它異色點。
2.丸重差異檢查:應符合規定。
3.細菌學檢查:應符合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