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元鎮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轄鎮

調元鎮,隸屬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地處羅江區西北部,東與金山鎮為鄰,南與萬安白馬關鎮接壤,西與略坪鎮相連,北與安縣永河鎮、寶林鎮為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羅江縣城11千米。總面積36.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調元鎮戶籍人口14271人。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文星鄉。2006年4月,更名調元鎮。截至2020年6月,調元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團堆村。

2011年,調元鎮財政總收入46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萬元。截至2019年末,調元鎮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文星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1994年10月,鄉改鎮。
1996年8月,屬羅江縣。
2006年4月,更名調元鎮。
調元鎮
調元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1個社區,百花、順河、雙堰、紅安、花龍、三漁、酒埡、臨江、團堆9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調元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雨村社區、團堆村、文星村、酒埡村、百花村、順河村,鎮人民政府駐團堆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調元鎮地處羅江區西北部,東與金山鎮為鄰,南與萬安、白馬關鎮接壤,西與略坪鎮相連,北與安縣永河鎮、寶林鎮為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羅江縣城11千米。總面積36.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調元鎮戶籍人口14271人。
地形地貌
調元鎮境內大部分為淺丘。地勢東北高,西南略低。境內最高點海拔660米;最低點海拔510米。
氣候
調元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較少,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年平均27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6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13毫米。
水文
調元鎮有淄水、濘水兩條河由北向南縱貫全鎮,其中有8個、71個村民小組受益。
自然災害
調元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低溫、霜凍、地震等。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全鎮150戶,869間房屋倒塌,有4055戶,30100餘間房屋受損,房屋經濟損失高達3.8億元。

自然資源


2011年,調元鎮有耕地面積2.2萬畝。
調元鎮
調元鎮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調元鎮轄區總人口149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0人,城鎮化率5.2%。總人口中,男性7898人,佔52.9%;女性7036人,佔47.1%;14歲以下2100人,佔14.1%;15~64歲10469人,佔70.1%;65歲以上2365人,佔15.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4887人,佔99.6%。
2017年末,調元鎮常住人口12179人。
截至2019年末,調元鎮戶籍人口1427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調元鎮財政總收入46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萬元。
截至2019年末,調元鎮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第一產業
2011年,調元鎮農業總產值30427.9萬元。
調元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萬噸,其中水稻7847噸,玉米1946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花生、蔬菜。2011年,油菜籽產量2942噸,花生產量191噸,蔬菜產量5160噸。
調元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羊飼養1000頭,年末存欄200頭;家禽飼養量52萬羽。
第二產業
調元鎮以糧油加工、化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138家,職工530人;工業總產值18507萬元。
第三產業
● 商業
2011年末,調元鎮有商業網點161個,職工3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00萬元。
● 金融業
2011年末,調元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772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247萬元。
調元鎮
調元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調元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36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I所,在校生356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5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調元鎮有線電視用戶2079戶,入戶率60%。
2011年末,調元鎮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個,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千餘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調元鎮有鎮衛生院1個,門診部1個;病床12張,固定資產總值60多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
2011年,調元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9%。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調元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社會保障
2011年,調元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戶,人數42人,支出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3%,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長11%;城市醫療救助7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17人次,共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2戶,人數619人,支出6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2%,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9.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4.6萬元,比上年增長6.1%。社會福利費28.6萬元,比上年增長3.1%;敬老院1家,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26人。社區服務站1個。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調元鎮有郵政代辦點1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個。

交通


2011年,調元鎮有羅安路、略文路、文金路、成綿複線4條公路過境。

文化


地名由來
調元鎮原名文星鎮,因清代文豪李調元出生於此,故得名調元鎮。
調元鎮
調元鎮

旅遊


醒園
醒園位於四川德陽市羅江區北調元鎮,清乾隆八年(1743年),羅江進士李化楠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化楠之子李調元兩度擴建。醒園是調元人民為紀念先賢,於一九九二年,由調元鎮人民政府於壘水河畔重建而成。佔地4000平方米的醒園,現有臨江閣、坐花閣、大觀台、洗墨池、半畝地、清溪草堂、木香亭等,建李化楠、李調元父子石雕像兩尊,設文物陳列廊、史料展覽廳、調元詩碑廊,使之成為集文物保護、文史展覽、文史研究、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鶺鴒寺
鶺鴒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北十五公里的調元鎮,觀音場北2公里。始建於康熙,現存主體為嘉慶時所建,主體建築有大殿、奎星殿、土地廟、吟書亭,1994年維修大殿。新建魁星殿、吟書亭、遊覽道、廂房、彩繪壁畫等,1995年底正式開放。1997年完善了山門和圍牆建設。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岩
觀音岩石刻,位於現德陽市羅江區城區東北8公里濘水東岸,調元鎮文星場東6公里,是由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德陽市羅江區令楊周冕倡議修建,李調元曾對其進行修復,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破壞,直到1992年調元政府才再次投入資金進行開發重建。景區內有千手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彌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韋駝雕塑,二十四孝浮雕等。

獲得榮譽


調元鎮是四川省環境優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