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飾

詞語

偽飾,拼音為wěi shì,注音為ㄨㄟˇ ㄕㄧˋ,釋義為虛假矯飾。

拼音


wěi shì

注音


ㄨㄟˇ ㄕㄧˋ

詞語解釋


假裝。

出處


虛假矯飾。
《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偽飾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有二,在賈者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
漢 王充 《論衡·超奇》:“﹝桓君山﹞又作《新論》,論世間事,辯照然否,虛妄之言,偽飾之辭,莫不證定。”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日本和親》:“至於公主下降,則納幣賜敕,宴使定期,古來一有故事。軍中安能偽飾以欺外夷?”
明·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誠辭直,正顏厲色,不作偽飾,以為心害。
魯迅 《華蓋集續編·我還不能“帶住”》:“中國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裝腔作勢的導師;要並無偽飾,--倘沒有,也得少有偽飾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