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
稻曲病
稻曲病又稱偽黑穗病、綠黑穗病,是由稻綠核菌引起的、發生在水稻上的一種病害。該病僅在穗部發生,為害稻穗上的部分穀粒。其先在穎殼的合縫處露出淡黃綠色的小菌塊,逐漸膨大,最後包裹全穎殼,為墨綠色或橄欖色,最後開裂,布滿墨綠色粉末。
稻曲病為水稻主要病害,在世界水稻產區內均有分佈,一般發病率為3-5%,嚴重的達30%以上,減產可達20-30%。
稻曲病採用農藥防治和藥劑防治兩種方式結合,可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植,避免病谷留種。
稻曲病菌(學名: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菌核從分生孢子座生出,黑色,內部白色,長橢圓形,長2-20毫米,入土休眠后產生子座,橙黃色,頭部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3毫米,有長柄達10毫米左右,頭部外圍生子囊殼。子囊殼瓶形。子囊無色,圓筒形,長180-220微米;子囊孢子無色,線形,單細胞,120-180微米×0.5-1.0微米,厚垣孢子球形,墨綠色,表面有瘤狀突起,大小3-5微米×4-6微米,未成熟的孢子較小,色淡,幾乎光滑。厚垣孢子在水中萌發產生細小的芽管,生1-3個分生孢子。病菌在氣溫24-32℃發育良好,而厚垣孢子發芽和菌絲生長則以28°C最適宜,低於12°C或高於36°C不能生長。
稻曲病僅發生在水稻穗部,為害單個穀粒,少則1-2粒,多至十餘粒。受害穀粒在內外穎處先裂開,露出淡黃色塊狀物,逐漸膨大包裹內外潁兩側,呈孢子球,開始很小,逐漸膨大,稍扁平,光滑,外覆蓋一層薄膜,隨著孢子球膨大而破裂。孢子球的顏色逐漸變為黃綠色至墨綠色,老面平滑,最後龜裂,散出圈綠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切開病球,外層呈墨綠色,第2層為橙黃色,第3層為淡黃色,內層為白色菌絲。有的病球到後期兩側生黑色稍扁平、硬質的菌核2-4粒,經風雨震動很容易脫落在田間越冬。
分佈於中國北方稻區的遼寧、河北,中國南方的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稻區發病普遍且嚴重。在世界水稻產區內均有分佈。
稻曲病病菌可由落入土內的菌核或附著種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次年菌核產生厚垣孢子,由其再小孢子和子囊孢子,都是主要的初次侵染菌源。稻曲病的侵染時期眾說不一,多數研究者認為於水稻孕穗至開花期侵染為主,也有的認為厚垣孢子萌發后能直接侵染幼芽,菌絲在稻體內隨著寄主的生長,而侵染髮病。子囊孢子和小孢子均可侵染花器及幼穎。病菌早期侵入花器,只破壞子房,而將花柱、柱頭、花蕊碎片等埋藏於胚乳,然後迅速生長,取代並包圍整個穀粒。以落入田間菌核和沾附種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
稻曲病的發生與品種、施肥及氣候條件等關係密切。凡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種,晚播晚裁、晚熟品種發病重。一般從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多,濕度大(90%),開花期間遇低溫(20℃),又有適量降雨時,則有利病害流行。氮肥用量大,使水稻出穗後生長過於繁茂嫩綠,稻株抗病力減弱,尤其在後期施氮量偏多時發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導致稻曲病傳播的重要原因。
稻曲病病粒
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於種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發產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
稻曲病用了86.2%氧化亞銅
(1)選用抗病品種,如中國南方稻區的廣二104,選271,汕優36,揚稻3號,滇粳40號等。中國北方稻區有京稻選1號,沈農514,豐錦,遼粳10號等發病輕。
(2)避免病田留種,深耕翻埋菌核。發病時摘除並銷毀病粒。
(3)改進施肥技術,基肥要足,慎用穗肥,採用配方施肥。淺水勤灌,後期見干見濕。
藥劑防治:每畝5%井岡黴素液劑225-450毫升,於水稻孕穗期防治1次,效果顯著。也有的使用14%絡氨銅[Cu(NH3)4SO4]每畝400毫升,在水稻抽穗前10天施用,抽穗后施用易發生藥害,不宜使用。也在水稻破口前6天左右,每667平方米選用15%井岡黴素A(綠色認證可用)水劑100克,或2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100克,兌水噴霧。
稻曲病以預防為主,最佳時機一是全田1/3以上莖稈最後一片葉子全部抽出,即俗稱“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時用藥(約距出穗時間7—10天左右),此時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