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堂

原唐山飛機場航行調度室主任

李升堂,1936年生於遷安彭店子鄉,195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后就讀於空軍某軍事學院。1963年到唐山空軍機場任調度員

人物經歷


1976年,任唐山飛機場航行調度室主任。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14天內,和戰友用肉眼指揮的方式,指揮了3000多架次救援飛機起降,未發生一起事故。
1982年轉業到唐山市司法局。
1997年退休。
2006年唐山抗震30周年時,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接見。
1982年,李升堂經過一年多的法律培訓,轉業到地方,被分配到唐山市司法局,任公證處主任。從此,他結束了26年的軍旅生涯,走上從事司法工作之路。

人物事件


空中奇迹
在唐山大地震發生后,誰第一個向中央發出了求救信號?很多人會想到開車進京的開灤礦工李玉林。33年後,重提往事,年屆七旬的李升堂回憶說,事實上,早在李玉林到北京之前,唐山空軍就先行通過無線電向中央報信,第一架飛往北京的唐山機場求救飛機,於當天凌晨5時50分飛離唐山,向北京南苑機場進發,並成功著陸,比李玉林早到北京兩個多小時。
決定派出飛機的,正是時任空軍唐山場站調度室主任的李升堂。隨後他和戰友們用向空軍司令部發電報和向天空喊話的方式,最先向中央彙報了地震災情。
第一架飛機順利升空后,唐山機場高速運轉起來。鐵路和公路都受到了嚴重破壞,開闢空中通道是救災的惟一的選擇。在最需救援的震后最初14天,一批批救災物資、救災人員從天而降,2萬多名傷員從這裡轉運……機場成為唐山的生命綠洲,李升堂和戰友們指揮了來自全國30多個機場13種機型3000架次飛行,最多時從清早到傍晚平均2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降,起降間隔最短的只有26秒,沒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密度之高,架次之多世界罕見,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震后第15天,鐵路運輸打開,陸路救援才接替空中救援。李升堂和戰友們被中央軍委授予“集體一等功”。
伏案兩年
2006年,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70歲的李升堂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接見。“我說我叫李升堂,原空軍調度主任,指揮飛機抗震救災。沒想到,胡錦濤總書記連說‘我知道我知道’。”接下來,胡錦濤總書記握住李升堂的手說,“你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感謝你們。”合影時,胡錦濤總書記還問:“我擋住你了嗎?”回想這些細節,老人欣慰不已。
“很多老同志勸我,別人哪有你這個經歷?你不寫出來,後人還有誰能更詳細知道這個情況?”李升堂萌生了寫書的念頭。在唐山抗震30周年前後,李老先後接待了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採訪。馮小剛劇組為拍唐山大地震,也曾到李老家中尋找素材。對於來訪者,老人都盡量詳細地講解。寫書的想法再次縈繞腦海:我都這個歲數了,一旦有一天說不動了怎麼辦?寫個東西,給後人永久地留下來。
其實,早在唐山抗震20周年時,唐山文史辦就曾約請李升堂寫一篇回憶性的文章。“當時出了個洋相,我不會寫。我只上過初中,沒有寫過文學類的東西。”找他的人告訴他,“寫史是一種責任。”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李升堂。李升堂開始有意識地看報紙文章、文學作品,學習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三易其稿,最終寫出了一萬多字的回憶性文章《特殊飛行》,收錄在《唐山百年紀事》和《唐山大地震百人親歷記》等文史資料中。“那個文章寫的比較粗,很多細節並沒有展開講。”李老覺得還是有必要寫一部書出來。
從2006年下半年起,老人開始伏案寫作。70多歲的人,又患有白內障,用眼時間一長就流淚模糊,家人很心疼,但李老橫下心:“書里寫的,都是這70年的親身經歷,一下筆,有很多東西從心裡汩汩往外冒,不寫都不行。”
一年後,5大本、將近20萬字的回憶錄手稿初稿完成,此後一年,老人對這些文稿進行了反覆修改,並搜集大量相關圖片,充實到書里。
詳細披露
如今,這部定名為《航空史上的奇迹》的傳記性書稿就擺放在老人的案頭。此書跨越70年,初稿17-18萬字,其中有2/3的篇幅都與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救援密切相關。這部書與其說是對李老70年人生歷程的回顧,不如說是首次全面詳盡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營救的歷史全貌。
本書首次詳盡披露了震后兩小時,唐山機場第一架飛機如何起飛,如何向中央帶去了求救信。當時,機場尚有兩架能用的飛機,只有一架能飛複雜天氣情況,李升堂果斷決定派出飛機,由高永發機組領航,由空軍幹部劉忽然彙報災情。飛機在暴風驟雨中升空。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地面設備被毀的情況下,李升堂和戰友們向北京發電報,因找不到“地震”兩字而想盡辦法,又通過過往的飛機轉達災情。當高永發機組著陸在南苑機場時,中央軍委的專車火速將他們送往中南海。“在以往的回憶材料中,這段歷史寫得很概括,以至於到底是誰第一個向中央報信,最初的救援通道怎樣建起來的,許多人並不清楚。”
書中還詳細記錄了最驚險的一次著陸:第一架搭載著全國礦山救護專家的專機到唐,恰逢暴風驟雨,氣象員緊張到手哆嗦,李升堂指揮若定,飛機連續3次穿越烏雲,尋找跑道,最終安全著陸。救護專家下機后,唐山外事辦的人懇求這架飛機能將在唐的50名外國友人帶回北京。當時的國情下,隨便運送外國人,不允許。又是李升堂果斷拍板,50名外國人登機起飛,這就是後來傳說中的“外交部專機”。
李老評價說,本書具有歷史性、奇迹性、知識性和真實性的四大特點,青年人能從中受到教育,老年人能從中找到樂趣,而對於地震,人們更能夠找到最真實的歷史。
大家期盼
“咱這不比作家的作品,說它是磚,還沒有經過燒制,說它是塊玉吧,書中確實有很多好的東西,但還沒有經過雕琢。這本書如果能夠出版更好,如果不能出版,就當給想了解這段歷史的人,提供一些資料吧。”說起自己的書稿,李老的心態非常平和。
寫書過程中,來訪者通過文稿深刻了解了震后的那段歷史。大家都認為,這本書應該成為有關地震文化、有關唐山抗震精神、有關城市品格的寶貴文獻。大家提議,老人應該將這本書儘快完善,正式出版。
曾為李升堂拍過專題紀錄片的龍裔傳媒公司的王子囡等人幫助老人把書稿錄入了電腦;唐山市廣播電台的冉茜幫助李老修改字詞錯誤;部隊轉來《南市報》有關“第一架飛機去北京報告唐山大地震災情”的採訪;老戰友也紛紛為李升堂寫來回憶性的材料……
另一位對此書的出版懷有極大熱情的是唐山抗震文化的收藏者黃志強。這位40歲的唐山漢子,親歷過唐山大地震,對唐山地震文化等情有獨鍾。2008年,他與李老結為好友。對“出書”,他比老人更加熱切。
黃志強在網上發布帖子,將李老晚年寫書的種種努力向大家做了介紹,並將老人書中的一些精彩內容進行了披露。
“這部書的精彩與驚險足可以拍成一部電影。”黃志強說,唐山本土作家和地震親歷者寫大地震的有影響力的作品幾乎沒有,錢鋼的《唐山大地震》是寫唐山地震大營救中陸路救援、賑災,而對於空中救援通道的記錄幾乎是一片空白,理應把這段唐山上空的奇迹正式出版,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也為唐山人文建設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轉業15年
1982年李升堂脫下軍裝,穿上公證員的制服,他依然保持著軍人的作風,廉潔奉公,公證嚴明,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盡心竭力。
李升堂到公證處後接觸到的第一個案件,是為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兒子的老太太公證繼承權。
老太太姓魏,生活在農村,家境十分貧寒。震前,她唯一的兒子在市裡一家工廠上班,掙了錢存在銀行里。地震發生時,老太太的兒子不幸遇難。後來,老太太想去銀行取出這筆存款卻一直未能實現。因為按照銀行規定,存款人死亡之後,應由合法繼承人領取此款,也就是說,魏老太太必須先辦理繼承權公證,成為合法繼承人後才能取得這筆存款。
在當時,類似這樣的案件其實很多,都屬於大地震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解決起來難度比較大,調查起來也更為煩瑣,公證處也從沒辦理過,所以凡屬此類案件一直都在壓著。魏老太太到公證處來了多次,每次都是空手而回。
李升堂了解了案件情況后,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想,大地震已經給唐山人民造成了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心靈上的巨大創傷,不能再因為這樣的事給這些罹難者的遺屬雪上加霜了!他下定決心,開展創辦此類公證,盡己所能為地震罹難遺屬提供法律服務。
第一次處理這樣的案子,頗費了他一番周折。為了調查取證,他連續數日在街道、居委會、工廠、農村間奔波往返,在取得了銀行的支持后,他又仔細查閱了銀行近10來年的檔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一番努力,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最終,他成功地為魏老太太辦理了繼承權公證。
拿到證明后,李升堂的心裡特別高興,親自騎著自行車走了30多里路為魏老太太送公證書。時隔30多年,他仍能清晰地回憶起那一天,他推著車子走進村子,在幾個孩子唧唧喳喳地指引下找到魏老太太的家。那是一所破落的老宅子,院牆還沒有一人高,正房矮得幾乎碰著頭。走進屋裡,他發現這家唯一的傢具就是一個破柜子。魏老太太一個人住在這裡,看見李升堂時眼光里一片獃滯。當他說明自己是唐山市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時,老人的臉上有了一絲動容,似乎明白了他的來意。他拿出繼承權公證書塞到老人的手裡,大聲地說:“老人家,拿著這張公證書,您就可以到銀行取出您兒子的存款了。”聽完他的話,老太太突然老淚縱橫,失聲痛哭了起來,“這麼多年了,我都沒能取出這錢呀,都成心病了!沒想到現在你給我解決了,這不是夢吧!”老人一邊哭,一邊不停地向他道謝,還張羅著要給他做飯吃,他怎麼肯吃呢。老太太又拿出一袋子花生,非要送給他,他也堅持謝絕了。當他轉身要走時,老人拉住他說:“我給你跪下磕個頭吧!”
說起當年的那一幕,李升堂仍然心緒難平。他說他那時萬萬沒有想到老人家會有這樣的舉動,趕緊阻止了她。但是,老太太當時感激他、感激政府的表情,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他充滿深情地連聲感嘆著:“老百姓啊,太質樸了!”
第一次公證的成功,堅定了李升堂開展了這項業務的決心。之後,他為地震孤兒辦理過繼承權證明;為在地震中失去兒女的老人們維護合法權益,解決家庭糾紛;宣傳《婚姻法》,為震后重組家庭服務……類似的案件接手了數不清多少筆,每一次他都一絲不苟、公證嚴明、秉公執法,努力幫助廣大地震罹難者遺屬得到了經濟上的補償和精神上的巨大安慰。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15年。他的公正廉潔,為他贏得了群眾的讚譽和尊重。
退休之後
1997年,李升堂正式退休。從領導幹部,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落。他說,人生就像畫一個圓,不管你從哪一點開始,到最後,都要回到原來那一點。不管當過多大的官,退下來后就要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他笑言,退休就像脫衣服進了洗澡堂子,大家都是一個模樣,沒什麼架子可言。
李升堂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他說,自己是個地道的唐山人,生於斯,長於斯。在經歷過大地震的洗禮后,親眼目睹家鄉的重建和三十多年日新月異的變化,他更愛自己的家鄉,更愛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他為這座城市而驕傲和自豪。
李升堂不吸煙、不喝酒,不會打麻將,生活很有規律。每天堅持學習,讀書看報,關注國內外大事和黨的方針政策。他說,看到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是對自己精神的鼓舞。
他每天堅持有氧運動,能騎車的不坐車,能走路的不騎車。幾年來,他參加市老幹部局和單位組織的體格檢查時,各項健康指標都是合格。
在享受晚年平靜生活的同時,他還在努力發揮餘熱,利用自己的法律業務專長,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務,為民伸張正義。很多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慕名找到他,向他進行法律諮詢,請他代寫訴狀、合同、協議甚至遺囑,他都是免費服務。並且每一件都認真辦理,不怕麻煩,不怕挫折。他說,他代理案件不是一味地追求為代理當事人求得更多的利益,而是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理要求和利益,力求公平、公正、合理地解決糾紛。
閑暇之餘,他常常回憶起往事。有時間就愛回到原來工作過的老地方——唐山機場去轉一轉。在那片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摸著比起當年已長高了許多的柏樹,他彷彿回到了從前,腳下的大地似乎又顫抖起來。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但是英雄的城市裡卻很難找到英雄的印記。”回想過去,李升堂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他說,抗震救災中無數英雄犧牲了生命,據他所知的就有很多,但是他們的事迹卻鮮為人知,作為了解那段歷史的人,有責任把英雄的事迹講給後人聽,把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揚下去。
退休后,他曾多次通過參加各類社會活動積極宣傳抗震精神,一遍遍地講述抗震英雄們的故事,每當接受採訪或是有人向他了解當年抗震救災的情況時,他都會強調應該把那些英雄們的事迹傳播出來,讓老百姓們都知道。
伏案2載
1995年,為紀念抗震救災20周年,有人請他寫一篇大地震時空軍機場抗震救災的回憶文章。他想寫,但是又怕自己寫不好,於是借口工作忙,想要推辭掉。但是有人鼓勵他說:“寫歷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回憶這段歷史,可以彌補這段空軍抗震救災的歷史空白。”聽了這段話,李升堂內心深受震撼,一種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於是他這個“從來沒寫過書、出身軍人、舞刀弄槍”的人開始寫起了回憶錄,經過三易其稿后第一次發表了回憶的文章,立即引起了廣大群眾的熱讀和新聞媒體的關注。
當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他的經歷后,勸他寫書的聲音也就越多。
有人勸他寫,說:英雄的事迹可以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奮進。他說:“我眼不好,不敢用眼太多了。”於是有的老同志急了:“甭強調客觀理由,你每天寫上一小時總可以吧!”
有人說要幫他寫,當年為他拍照的唐禹民說:“只要你出書,我可以把當時拍攝的照片全部提供給你。”
有人出錢請他寫,直截了當地對他講:只要拿出書稿來,出書的一切事項、費用全包了。
面對各種聲音,他仍然有些猶豫,深恐自己能力不足,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直到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來唐山視察時,親切接見了他。總書記緊緊握住他的手,聲音有力地說:“你為唐山人民立了大功!”這句話讓他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總書記對他的肯定,極大地鼓舞了他。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責任:要把這段歷史寫出來,留給後人去了解。
他說,一個人的價值,不僅要看他一生中為人民、為社會做了哪些有益的事,還要看他為人民、為社會留下了什麼。於是年已古稀的他,開始了每天的伏案寫作。他用講述的方法,從對“震前居住的小屋”的回憶開始寫起,仔細地記錄著當年的每個人,每件事。有些情景用文字不足以表達,於是他就親自畫,光是畫小飛機他就畫了好幾個月。
期間,有人送給他稿紙,有人幫他把手稿存入電腦列印出來,還有人不斷地鼓勵他“要有信心!”對此,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感動,於是更加用心地去寫。經過兩年多的伏案,20多萬字的書稿終於完成。就在不久前,這部回憶錄已正式出版,定名為《空中生命線——唐山大地震空中救援親歷》。也正是由於這本書的出版,我才有了和老人家第二次的見面。我也有幸收到了老人家饋贈的新書。
7月22日上午,老人家在我市舉辦了新書的簽售會,100本新書半小時內銷售一空。雖然這個速度,稱不上是簽售的奇迹,但是,也足以令他感到欣慰了。他說:“兩年多的心血,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總算是給大夥一個交代了。”

獲得榮譽


時間所獲獎項
1977年5月25集體一等功
2006年底感動唐山十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