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點
具體的絕對頻率值
頻點,指具體的絕對頻率值。一般為調製信號的中心頻率。頻點是給固定頻率的編號。
這裡指無線信號的發射頻率。包含:手機發給基站的上行信號和基站發給手機的下行信號;GSM900的工作頻段為890~960MHz,GSM1800的工作頻段為1710~1880;其中:
Uplink(移動台向基站發信號的上行鏈路頻段);
GSM900890~915MHz
GSM18001710~1785MHz
Downlink(基站向移動台發信號的下行鏈路頻段);
GSM900935~960MHz
GSM18001805~1880MHz。
頻點是給固定頻率的編號。
頻率間隔都為200KHz。這樣就依照200KHz的頻率間隔從890MHz、890.2MHz、890.4MHz、890.6MHz、890.8MHz、891MHz……915MHz分為125個無線頻率段,並對每個頻段進行編號,從1、2、3、4……125;這些對固定頻率的編號就是我們所說的頻點;反過來說:頻點是對固定頻率的編號。在GSM網路中我們用頻點取代頻率來指定收發信機組的發射頻率。比如說:指定一個載波的頻點為3,就是說該載波將接受頻率為890.4MHz的上行信號並以935.4MHz的頻率發射信號。(參考《愛立信RBS200》黑皮書第1.3節《頻率的分配及復用》)
GSM900的頻段可以分成125個頻點(實際可用124個)。其中1~94屬於中國移動、96~124屬於中國聯通,95保留以區分兩家運營商。
BCCH與TCH載波的概念
依據物理通道所傳遞的信息內容不同,將物理通道分為不同類的邏輯通道;包含控制通道和業務通道(關於邏輯通道的具體分類,參考《愛立信RBS200》1.5.1節《邏輯通道的分類》)。
用於發送控制信息的載點我們叫做主頻,即BCCH;
用於發送話音、數據信息的頻點我們叫做TCH頻點,即TCH。
BCCH載波與TCH載波的區別
BCCH載波:由於測量的正確性需求(切換機制的需要)與廣播控制通道的工作模式,BCCH載波必需一直堅持最大功率發射(所有時隙),所以其輸出能量是恆定不變的,從另一角度上看,它造成的干擾也是最嚴重的,整個無線網路最大的干擾源由BCCH載波所造成。
TCH載波:大部分優化無線環境的無線功能都只是對TCH載波有效而對BCCH載波無效。如下行不持續發射、下行動態功控、空閑模式下的發射機關閉,這些功效的共同作用下,TCH的輸出能量將比BCCH載波大大弱化(最保守也有10dB以上的平均值),TCH造成的干擾迫害遠遠弱於BCCH載波,也就是說:上述無線功能啟動后,TCH載波對整網的背境雜訊將有極大的改善。但同時TCH載波也弱化了自身的輸出能量(C/I中的C值載波信號強度變小),如果有來自於BCCH載波的同、鄰頻干擾源(I值由BCCH載波決議),則TCH載波本身將呈現較嚴重的質差。
BCCH載波與TCH載波應採取不同的頻率復用模式
基於上述剖析,BCCH載波建議採取更大的頻率復用因子。並使用一組獨立的頻率組,如高端頻點中的持續12個至24個頻點。長處在於:
一、BCCH載波與TCH載波之間並沒有同頻存在,同時鄰頻也只有一個。則BCCH載波對TCH載波也就不會造成干擾。
二、BCCH載波之間因採納了更大的復用因子,則BCCH載波之間的干擾也弱化了許多。
三、由於全網的所有小區都採取這一組中的某一個頻點來做為BCCH頻點,所以BA表的定義也極簡略,即所有小區的IDLEBA表都是基礎一致。這對剛開機的移動台或重新登錄網路的移動台來說,極其有利,便於更快速選擇最強的小區登錄。
TCH載波則可以採納更小的復用因子。因為TCH載波之間的干擾在各種無線功能合理啟動后,將弱化許多。
參數:MBCCHNO
指令:RLMFP,RLMFC,RLMFE
MBCCHNO指定了收集在IDLE、ACTIVE模式下必需監控和測量的頻點,在IDLE MODE下通過BCCH通道傳送給手機,在ACTIVE MODE下通過SACCH傳送給手機;每個小區最多可以定義32個測量頻點。
手機將所有測量頻點的測量報告(包含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及質量、六個信號最強的相鄰小區的頻點、信號強度、BSIC)通過SACCH發給BSC;BSC通過切換演演算法肯定是否要切往其中某個相鄰小區;
如果兩個小區只定義了相鄰關係但卻沒有定義彼此的主頻作測量頻點,那麼手機就不會對這個鄰區的信號進行測量,也就不會發生切換了;
同樣,如果只定義了測量頻點卻沒有定義相鄰關係也不會產生切換,在路測歷程中可以嘗試將某個頻點定為服務小區的測量頻點來測量該主頻的信號強度;
手機在IDLE模式和ACTIVE模式下的測量頻點可以不一致,就是wo們所說的雙BA表;比如有些小區只盼望在通話進程中產生切換但卻不盼望在空閑狀況下重選到該小區,那麼可以在主小區的MBCCHNO-LISTTYPE=IDLE中刪除該小區的測量頻點。
我們可以說,載波(硬體)與頻點是一一對應的,即每一個載波至少須要分配一個頻點;但是在開啟跳頻功效的時候,並不是每個頻點只對應一個載波,一個載波也不必定是只對應一個頻點的。
話音質量等級(RXQUAL、包括上行和下行質差)
下行話音質量等級:依據下行測量進程中收到的干擾強度定義干擾等級(RXQUAL),0的干擾等級最小,7的干擾等級最大;
0、1:清楚無雜音
2:偶爾有雜音
3:話音尚可
4:雜音、金屬聲
5:斷斷續續
6:瀕臨掉話
7:無法通話
上行信號質量等級:對空閑通道進行測量,以收到的干擾強度為界定義干擾等級(ICMBAND),1的干擾等級最小,5的干擾等級最大;
GSM體系載干比門限:
·C/I>12dB(Non-HoppingSystem)
·C/I>9dB(HoppingSystem)
·C/A>3dB(Non-hoppingSystem)
斷定質差是否為頻率干擾引起(是否隨頻點轉移)
1、上行干擾斷定:
RLCRP:CELL=cellname;
觀察上行干擾,查出icmband較高的通道對應的bcp;
RXTCP:MO=rxotg,cell=cellname;
查出小區對應的tg;
RXCDP:MO=rxotg-x;
查看小區對應tg每個時隙對應的bcp;
找到前面查出的icmband較高的bcp對應的時隙,如果大部分時隙所佔用頻點一致的話闡明上行干擾由頻點引起;
2、下行干擾斷定;
路測歷程中發明小區信號質差,應立即關閉小區跳頻,通過不斷撥測查看手機佔用到哪個頻點時質差水平最嚴重;
1)關跳頻測試、更換載波看質差是否隨頻點轉移
路測中發現服務小區信號質差嚴重則應馬上通知BSC操作人員關閉小區跳頻功能進行測試;
指令:rlchc:cell=cellname,hop=off[,chgr=chgr];
(如果使用TEMSInvestigation測試,則不用關閉跳頻就可以看到頻點的干擾情形;)
關閉跳頻后,通過不斷撥測佔用到服務小區的所有頻點,就可以定位到哪一個頻點存在較嚴重的質差;
但有質差不等於是由頻率干擾引起的,通知BSC操作人員將干擾頻點更換到另外一個載波硬體上,再進行撥測看質差是否仍停留在本來的頻點上,如果仍然是本來的頻點質差嚴重,則解釋該頻點有頻率干擾;如果質差隨載波硬體產生轉移,則闡明質差由硬體原由引起,需另作處置;
對齊載波與頻點的操作:
1、通知網路監控室,halted小區;
指令:rlstc:cell=cellname,state=halted[,chgr=chgr];
2、閉塞所有載波及發射機;
指令:rxbli:mo=rxotrx-*-*&&-*;閉塞trx
rxbli:mo=rxotx-*-*&&-*閉塞發射機;
3、關閉小區跳頻功能;
指令:rlchc:cell=cellname,hop=off;註:如果不關閉跳頻功效,重新解閉載波后頻率又會凌亂;
4、激活小區;
指令:rlstc:cell=cellname,state=active[,chgr=chgr];
5、逐個解閉載波和對應的發射機;每解閉完一個載波和對應的發射機后,須等到該載波佔用的某個頻點后能力開端解閉下一個載波,以免兩個載波的不同時隙佔用同一個頻點;
指令:rxble:mo=rxotrx-*-0(、-1、-2……)解閉一個trx
rxble:mo=rxotx-*-0(、-1、-2……)解閉對應的tx
rxcdp:mo=rxotg-*;查看trx和tx是否佔用到頻點;如果已經佔用到頻點就可以開端解閉下一個載波;
2)使用掃頻儀追蹤上行干擾
3)掃頻觀察鄰頻信號強度、暫時刪除有干擾頻點再掃頻看同頻信號強度
實地掃頻是在路測進程中查找干擾和找可用頻點的一種方式;基礎原理是通過掃頻測試查看所有頻點的信號強度,選擇在測試地點信號強度最弱的頻點作主小區的可用頻點;(具體操作辦法後面會詳解)
4)通過地圖推斷干擾頻點
在GSM2000中打開地圖,通過同頻、鄰頻查找,聯合小區實際的地理地位和對周圍建築環境的了解來肯定干擾源的具體地位;
5)依據干擾不斷加重的方向在地圖上找干擾源
在路測歷程中,離干擾源越近,頻率干擾就會越嚴重;所以干擾水平不斷增大的方向就必定是干擾源所在的方向。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路測中肯定干擾源的大致地位,縮小定位干擾源的範疇。
1、玩電子分音,要用失真率低的高檔貨。用處有好多,可以按個人囗味調音色,亦可調音以彌補錄音不好的問題,還有一用途就是為調較不同頻率,使音箱可以適合於不同環境,例如房間太小出現過載時,就可減少某頻段去改善,使音箱能在更多的場合應用!
2、EQ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環境的適應性上,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調試EQ得出“一樣”的聲音,加大音響系統的適應性
50hz,這是我們常用的最低頻段,這個頻段就是你在的廳外聽到的強勁的地鼓聲的最重要的頻段,也是能夠讓人為之起舞的頻點。通過對它適當的提升,你將得到令人振奮的地鼓聲音。但是,一定要將人聲裡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聲音都切掉,因為那一定是噴麥的聲音。 70~100hz,這是我們獲得渾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頻點,同時,也是需要將人聲切除的頻點。記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頻點,否則地鼓會被掩沒掉的。
200~400hz,這個頻段有如下幾個主要用途,首先是軍鼓的木質感聲音頻段;其次,這是消除人聲髒的感覺的頻段;第三,對於吉它,提升這個頻段將會使聲音變的溫暖;第四、對於鑔和PERCUSSION,衰減這個頻段可以增加他們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這個頻點,對地鼓作適當的增益,可以使地鼓聽起來不那麼沉重,很多清流行音樂中這樣使用。
400~800hz,調整這個頻段,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BASS,並且可以使通鼓變得更加溫暖。另外,通過增益或衰減這個頻段內的某些頻點,可以調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這個頻段可以用來調整人聲的“結實”程度,或者用於增強地鼓的敲擊感,比較適用與舞曲的地鼓。
1k~3khz,這個頻段是一個“堅硬”的頻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鋒利”的感覺;在2~3k略作衰減,將會使人聲變得更加平滑、流暢,否則,有些人的聲音聽起來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這樣的處理來平息演唱者的怒氣!反過來,在這個頻段進行提升也會增加人聲或者鋼琴的鋒利程度。呵呵。總的來說,這個頻段通常被成為雜訊頻段,太多的話,會使整個音樂亂成一團,但在某種樂器上適當的使用,會使這種樂器脫穎而出。
3k~6khz,聲音在3k的時候,還是堅硬的,那麼,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該作什麼了吧。至於6k,提升這個頻點可以提升人聲的清晰度,或者讓吉它的聲音更華麗。
6k~10khz,這個頻段可以增加聲音的“甜美”感覺。並且增加聲音的空氣感,呼吸感。並可增加吉它的清脆聲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過量使用)。PERCUSSION、軍鼓和大鑔都可以在這個頻段里得到聲音的美化。並且,弦樂和某些的合成器綜合音色,可以在這個頻段得到聲音的“刀刃”的感覺(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樣的聲音)。
10k~16khz,提升這個頻段會使人聲更加華麗,並且能夠提升大鑔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個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確認這個頻段內是有聲音存在的,否則的話,你所增加的肯定是雜訊。
F頻段(1885-1915MHz):分為F1、F2兩個頻點。其中F1頻率範圍為1885-1905MHz,中心頻點為1895MHz,絕對頻點號(EARFCN)38400;F2頻率範圍為1904.4-1914.4MHz,中心頻點為1909.4MHz,絕對頻點號為38544。
D頻段(2575-2635MHz):分為D1、D2、D3三個頻點。其中D1頻率範圍為2575-2595MHz,中心頻點為2585MHz,絕對頻點號(EARFCN)37900;D2頻率範圍為2594.8-2614.8MHz,中心頻點為2604.8MHz,絕對頻點號(EARFCN)38098;D3頻率範圍為2614.6MHz-2634.6MHz,中心頻點為2624.6MHz,絕對頻點號(EARFCN)3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