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紅土鄉的結果 展開

紅土鄉

重慶奉節縣轄鄉

紅土鄉,隸屬於重慶市奉節縣,地處奉節縣西北部。 

明末清初,屬北岸水裡;1983年10月,由紅土公社改為紅土鄉。截至2018年末,紅土鄉戶籍人口為25475人。截至2020年6月,紅土鄉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下廣社區三組。 

紅土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 2018年,紅土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2021年,奉節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紅土鄉人口為10471人。

建置沿革


紅土鄉因境內紅土寺而得名。
明末清初,屬北岸水裡。
清朝時期,屬桂壩鄉。
民國八年(1919年),屬張家木總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桂字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大寨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大寨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大寨鄉;同年8月,大寨、公平鄉合併為大公鄉。
1949年後,屬竹園區大寨鄉。
1953年9月,大寨鄉拆分為紅土、野茶、白鶴、木瓜、二坪5鄉。
1955年12月,木瓜、白鶴鄉併入紅土鄉;二坪鄉併入野茶鄉。
1958年11月,設紅土、野茶2公社。
1983年10月,紅土公社、野茶公社分別改為紅土鄉、野茶鄉。
1992年9月,野茶鄉及大寨5村併入紅土鄉。
1995年10月,復建野茶鄉,划入紅土鄉的村復歸野茶鄉。
2004年7月,野茶鄉併入紅土鄉。

行政區劃


2011年,紅土鄉下轄下廣1個社區,太陽、紅土、白鶴、九台、大埡、老屋、峰岳、降龍、三星、野茶10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4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紅土鄉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下廣社區、太陽村、九台村、大埡村、紅土村、白鶴村、老屋村、野茶村、三星村、峰岳村、降龍村,鄉人民政府駐下廣社區三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紅土鄉地處奉節縣西北部,東與公平鎮相鄰,南與雲陽縣洞鹿鄉相依,西與雲陽縣石門鄉、大陽鄉桑坪鎮相連,北與公平鎮相鄰,距奉節縣政府駐地36.3千米,區域總面積88.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紅土鄉地處大巴山余脈末端,地勢南高北低;地形為山地,為中高山地區;主要山峰有九台山、椅子梁等,境內最高峰九台山廟位於九台村17組,海1500米;最低點中槽期水溝位於紅土村12組,海拔415米。

氣候

紅土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2℃,年平降水量1165.0毫米。

水文

紅土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梅溪河支流車家壩河,由雲陽縣桑坪鎮流入境內,從西北至東流經境內三星、野茶、老屋村、下廣社區、紅土村,在太陽村出境流入公平鎮,匯入梅溪河,長25.7千米,流域面積153.6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5.9立方米/秒,河網密度為0.4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紅土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大風、冰雹、乾旱、滑坡和泥石流等;旱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3—9月,往往是連續兩年出現。

人口


2011年,紅土鄉總人口262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25人,城鎮化率4.3%;另有流動人口8942人。總人口中,男性14047人,佔53.4%;女性12232人,佔46.6%;14歲以下4289人,佔16.3%;15—64歲19203人,佔73.1%;65歲以上2787人,佔10.6%,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紅土鄉人口出生率10.1‰,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5.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1.7人。
截至2018年末,紅土鄉戶籍人口為2547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紅土鄉財政總收入16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46.0萬元,比2010年增長5.0%。2011年,紅土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102元。
2018年,紅土鄉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紅土鄉有耕地面積2.9萬畝,人均1.3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2萬畝,林地面積7.6萬畝;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比2010年增長22.0%,農業增加值2344.3萬元。紅土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紅土鄉生產糧食1.7萬噸,人均658.9千克,其中水稻7324.2噸,小麥448.2噸。紅土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等。2011年,紅土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2594.0噸,其中花生101.8噸,油菜籽984.2噸;蔬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6199.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辣椒等。紅土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紅土鄉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0.3萬隻;牛飼養量0.4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29.7萬羽,上市家禽26.7萬羽。2011年,紅土鄉生產肉類1400.0噸,其中豬肉700.0噸,牛肉600.0噸,羊肉100.0噸,禽蛋916.0噸;畜牧業總產值0.4億元。2011年,紅土鄉水果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79.0噸,主要品種有梨、桃、柿子,其中梨16.0噸,桃14.0噸,柿子44.0噸。紅土鄉漁業以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0.7平方千米。2011年,紅土鄉魚塘養殖面積70.0公頃,產量233.6噸;漁業總產值233.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8%。

工業

紅土鄉工業以針織、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紅土鄉工業總產值達到7837萬元,比2010年增長9.4%,工業增加值7656萬元,占生產總值的32.6%。

商貿

2011年末,紅土鄉有商業網點206個,職工382人。2011年,紅土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756.2萬元,比2010年增長5.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925.3萬元,比2010年增長3.8%。

金融業

2011年末,紅土鄉各類存款餘額為5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1.8%,人均儲蓄2808.0元;各項貸款餘額1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0%。
紅土鄉
紅土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土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35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20所,在校生290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紅土鄉主要學校有紅土小學。2011年,紅土鄉教育經費達839.3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835.8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紅土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8000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村級農家書屋11處,藏書1.5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末,紅土鄉有體育場地3處;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2011年末,紅土鄉有廣播喇叭28隻,入戶率96.0%,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2011年末,紅土鄉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10戶,衛星接收器1550套;電視綜合覆蓋率98.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紅土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1個;病床2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6人,執業(助理)醫師0.3人,註冊護土0.1人。2011年,紅土鄉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5萬人次,住院手術15台次,出院病人860人次。紅土鄉重點醫院有紅土衛生院。2011年,紅土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2.0/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萬人,參合率98.0%。

社會保障

2011年,紅土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3戶,人數103人,支出24.5萬元,比2010年增長5.0%,月人均198元,比2010年增長5.0%;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人次,共支出0.5萬元,比2010年增長0.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59戶,人數1290人,支出103.2萬元,比2010年增長33.3%,月人均67元,比2010年增長33.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人,支出1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1人,支出26.7萬元,比2010年增長0.02%;農村醫療救助159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61人次,共支出7.8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臨時救濟350人次,支出4.5萬元,比2010年增長4.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7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8.8萬元,比2010年增長4.3%;社會福利費175萬元,比2010年增長9.3%;社會福利單位3個,床位45張,收養33人。
2011年末,紅土鄉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00人,比2010年末增加115人,其中參保職工236人,參保離退體人員164人,分別比2010年末增加78人和37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364人,比2010年末增加61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186人,比2010年末增加54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108人,比2010年末增加514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45人,比2010年末增加2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00人,比2010年末增加115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948人,比2010年末增加255人;參加失業保險183人,比2010年末增加29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37人,比2010年末增加9人,參加工傷保險183人,比2010年末增加29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37人,比2010年末增加9人。

交通


紅土鄉有省道渝巴路過境,境內長10.7千米。2011年末,紅土鄉有鄉村公路2條,總長16.1千米,其中縣道6千米,鄉道10.1千米。
紅土鄉
紅土鄉

概況


紅土鄉由原紅土和野茶兩個鄉合併而成后,下設黨政辦公室、財政辦公室、經濟社會發展辦公室、人口與計劃生育辦公室、綜合治理辦公室、林業站、農業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文化教育服務中心、人口和生殖健康服務站、衛生院。
紅土鄉堅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發展綠色農業,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已初具規模,培育的“紅土地”優質大米享譽縣內外,以“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種植業,以生豬、山羊、家禽為主的養殖業已具規模。渝巴路橫貫大半個鄉,交通較便利。
紅土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全國人大代表、“愛軍習武標兵”曾皎、“全國種糧大戶標兵”梁興國等不少知名人士在各地各條戰線建功立業,從紅土走出去的副縣級以上的領導幹部就多達7人。

農業發展


紅土鄉土質肥沃,氣候溫暖濕潤,盛產優質稻。清朝時,紅土米曾作為皇室貢米,一路爬山涉水,來到紫禁城。紅土米業公司註冊的“紅晶”、“夔門紅土”米色澤好,味道香,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2007年3月,紅土米獲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QS認證,5月,在中國西部農產品交易會上,獲得“消費者最受歡迎”獎。

招商引資


紅土是投資的熱土,開放的門戶。去年以來,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在縣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著力打造環境,興辦了紅土工業園,引進了景夔毛織廠等來料加工企業。2007年度,招用農民工近800人,生產毛衣100餘萬件,產值達4000多萬元。僅景夔毛織廠就已簽訂單170萬件,加工費7600餘萬元。加之正在籌辦中的其它廠家,預計全年來料加工產值將會突破1個億。

政策措施


2008年度,紅土鄉將按照“圍繞一個中心,突出兩個重點,培育三個產業,建設四大體系,實現五大突破”的工作思路,認真開展當前工作。即圍繞統籌城鄉發展這個中心,突出紅土工業園和白鶴壩現代農業園兩個重點,壯大優質米、畜牧、食用菌三個產業,搞好市場、農業服務、林業生態、社會保障四大體系建設,實現教育、人口與計劃生育、勞務、精神文明、安全穩定五項工作的突破,確保該鄉各項工作上等升位。
太陽照峰岳,老屋炊煙,一行白鶴越大埡;三星耀九台,卧虎降龍,千擔野茶出紅土。危乎高矣長龍山,秦皇揮鞭;一馬平川雞鳴店,觀音搖扇。紅土鄉全體幹部群眾上下一心,精誠團結,正以昂揚的鬥志,闊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陳克寧: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朱華: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薛平: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工作。負責黨務、黨建、意識形態;分管機關事務、考核、工會、檔案等工作。聯繫黨政辦、人大辦。
冉輔: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主持紀委工作,負責紀檢監察、督察督辦。
朱安樂:黨委委員,政法書記,綜治辦主任,副鄉長。負責政法、綜治、禁種鏟毒工作;分管財政、民政、救災救濟、教育、殘聯等工作。聯繫財政辦、社事辦(民政辦)、綜治辦。
袁剛:黨委委員,副鄉長,武裝部長。負責武裝工作;分管安全、食品藥品安全、交通、信訪穩定、地震及應急救援等工作。聯繫安監辦(養護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信訪辦。
冉健康:副鄉長。分管農業及農村經濟、扶貧、畜牧、水利、林業、統計、項目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等工作。聯繫農服中心、扶貧辦、林業站、畜牧站。
陳亮:組織委員。負責組織人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分管行政審批、國土、地災、環保、招商引資、場鎮開發、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城鄉統籌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與改革、商貿(含企業)、群團、老幹部等工作。聯繫城建辦、公共服務中心。
李國法:宣傳委員。負責宣傳、精神文明建設;分管計生衛生、電力、通訊、文化體育、旅遊等工作。聯繫計生辦、文化站、衛生院。
鄧美清:統戰委員。負責統戰、民族、宗教事務工作;分管政協、非公有制經濟、黨政信息、社保、就業及勞務經濟、婦聯,兼任黨政辦、人大辦主任。聯繫社保所。
蔡典林:副調研員。負責協助陳亮同志分管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安全及信訪穩定工作按誰分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的原則。
AB角:
陳克寧、朱華
薛平、冉輔
朱安樂、袁剛
冉健康、陳亮
李國法、鄧美清

內設機構


黨政辦(人大辦):邵文、秦安文、李磊、宋安建、曹輝
財政辦:王健、劉道興
綜治辦:任剛、劉克興
計生辦:陳洲、謝海明、江鵬、李仁泉
社事辦(民政辦):艾鵬、石明春、王惠民
城建辦:代可可、曾虹、蔡典林
信訪辦:任剛、劉翠
安監辦(交安辦、養護所):唐平、馬路、吳小波
畜牧站:錢昌培、王煜
社保所:唐波、李飛、喻良宇
扶貧辦:任文平
農業服務中心(林業站、扶貧辦、蠶桑站):覃建華、談華國、肖明高、毛丕堂、田耕、鄭波、任文平、陳光斌

貧困與繁榮


紅土鄉屬貧困鄉,2005年人均純收入1928元,市級特困村6個,貧困人口佔總人數的10%。全鄉有小學20所(含村小),在校學生2900人;1所中心衛生院,11所村合作醫療室;從業醫生52人;2所敬老院,五保老人入院率達80%。
紅土鄉是奉節的“西大門”,邊貿經濟繁榮,以下廣場鎮為中心,野茶場鎮、龍水灣場鎮為支撐,形成了一鄉三點”穩固的小城鎮金三角。紅土鄉非公有制經濟發達,2005年,全鄉共有個體工商戶289家,私營企業31家非公有制經濟產值佔全鄉總產值的47℅。

中心小學


奉節縣紅土鄉中心小學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紅土鄉重慶市奉節縣紅土鄉。奉節縣紅土鄉中心小學校園設計理念超前,具有極強的現代氣息,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功能齊備的綜合樓,標準規範的室內外風雨運動場,大容量的師生食堂和停車場,布局科學合理,外觀美麗新穎,她的成立將為渝北教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頁。圖書館、體育館、塑膠標準運動場、游泳池、天文台、生態(植物)園、公寓式學生宿舍、舞蹈室、多媒體網路教室、創新工作室、電腦機器人工作室等多個功能室。
奉節縣紅土鄉中心小學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全面增強師生素質,全面和諧自主發展”的辦學宗旨,以高起點,人本化,有特色的辦學理念。校領導隊伍求真務實、開拓進取、遠見卓識。教師群體綜合素質好,工作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富有工作激情,全體教師正為爭創渝北一流學校而精誠團結,艱苦奮鬥!
辦學理念:小主人成長的搖籃。
辦學特色:奉節縣紅土鄉中心小學突出英語、計算機、藝術教育的特色。將課程按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研究性課程開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設置英語和計算機課。在課外活動方面,既重視體現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琴、棋、書、畫的學習,又重視對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了解、學習和鑒賞。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學校還將與國外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