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赤魟的結果 展開

赤魟

燕魟目魟科動物

赤魟hóng(學名:Dasyatis akajei)是魟科、魟屬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種軟骨魚類。體盤亞圓形,體盤寬為體盤長的1.2倍,大者體盤長達1米,重2-3千克。體黃褐色或綠褐色,腹面白色,邊緣橙黃色。吻短,稍突出。眼頗小。口底具孔突5個,中間3個較大。齒細小,平扁。成魚體背面正中至尾刺具刺一縱行,尾上刺較大,尖長,眼后具小刺一小群。腹鰭后緣平直,前後角鈍圓。尾細長,為體盤長2-2.7倍,下方均具皮膜。卵胎生,每胎產仔10尾。

赤魟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中國沿海均有分佈,分佈於東海、南海,也見於廣西南寧和龍州淡水中。赤魟屬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泥沙質的海底,以底棲貝類和甲殼類等為食。

物種簡介


赤魟(Dasyatis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Peter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GustavJakobHenle,1809-1885),在《橫嘴屬的系統描述(SystematischeBeschreibungderPlagiostomen)》中,根據采自日本西南沿海的個體,以赤三角魟(Trygonakajei)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赤魟學名的由源,屬名Dasyatis是希臘語“dasys”的拉丁語“dasy”及希臘語“atis=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是“多毛”的“鰩”,而種名akajei則是日語“赤(あか,發音:aka)”及“鱝/鰩(えい,發音:ei)”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赤魟的最早文獻,見於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Émile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delaSociétéphilomathiquede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採集品(SurunecollectiondepoissonsdeSwatow(S.China).)》中,采自汕頭,以Trygonakajei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中國香港有關赤魟的最早記錄,見於著者1990年代於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紀綠。
魟屬(Dasyatis)是在1810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拉菲內斯克——施馬爾茨(ConstantineSamuel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在《西西里島的一些新屬及新種動植物的特徵(CaratteridialcuninuovigenerienuovespeciedianimaliepiantedellaSicilia)》中,以同著中發表的魟(Dasyatisujo=D.pastinaca;藍紋魟)作模式種(typespecies)而建立。
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synonym)為Dasyatisakajei、Trygonakaje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synonym)。

形態特徵


赤魟
赤魟
身體極扁平,體盤近圓形,寬大於長。吻寬而短,吻端尖突,吻長為體盤長的1/4。眼小,突出,幾乎與噴水孔等大。噴水孔緊接於眼後方;口、鼻孔、鰓孔、泄殖孔均位於體盤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達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個,中間3個顯著。齒細小,呈鋪石狀排列。體盤背面正中有一縱行結刺,在尾部的較大;肩區兩側有1或2行結刺。尾前部寬扁,後部細長如鞭,其長為體盤長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有鋸齒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後,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較高且長。體盤背面赤褐色,邊緣略淡;眼前外側、噴水孔內緣及尾兩側均呈桔黃色,體盤腹面乳白色,邊緣桔黃色。

生活習性


赤魟
赤魟
赤魟背面綠褐色,中央色深,腹面中央白色,周緣黃色,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冬季生活在深水處,夏季移棲於近海內灣泥沙質的海底,多在夜間活動,食底棲貝類、蝦類及甲殼類等,食性較雜。赤魟為卵胎生魚類,春季交配,秋季產卵,每次產7、8個,母魚有護仔現象。
赤魟屬暖溫性底層魚類。喜清流激水,常居住於底質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間活動。主要以底棲生物中的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小蝦為食。母魚有護仔現象,常同時被網捕到。漁人將被捕獲的母赤虹置於小漁船活水艙中,其咕咕叫聲常引來手掌大的仔赤魟游弋船邊,寧願一同被抄網捕獲而不忍離去。

垂釣建議

海竿岸釣赤魟釣具配備需要堅固。海竿一般在3.6-4.5米,需要遠投宜用長海竿,但一定要選擇中硬或硬調、韌性好的海竿。繞線輪選擇能蓄線150米左右的中大型繞線輪。赤魟釣點選擇比較廣,如各類水產養殖架子下游、碼頭、防波堤兩側、附近島嶼或半島海灣的突出部等,由於赤魟喜歡棲息在泥沙質海底,因此只要海底底質不是礁石,且落潮時還有一定深度(約5米),這樣的地方稱之為深水塗,均是良好釣點,當然岸磯要選擇平坦一些的地方,釣以便遛魚、取魚、也安全。
找到合適的釣位后,可把餌鉤拋至釣點,然後收緊釣線,將釣竿插在礁縫或其他地點,使釣竿與水平面保持約45度夾角,然後繞線輪曳力器調至適度範圍,可靜靜等魚上鉤。特別是在海潮初漲及初落時,要集中精力,時刻注意竿梢動態。赤魟上鉤時竿體緩緩下彎,一伏不起;有時釣竿梢呈點狀抖動或回線,如出現上述情況,用力提竿,釣鉤才能扎透魚嘴。
上鉤時間
赤魟上鉤的最佳時間是潮水初漲及漲平后剛一迴流約一刻鐘之時,后一刻鐘次之,這段時間潮水流動緩慢,鉛墜位置相對穩定,是垂釣赤魟的好時機。另外,據觀察海水略渾比清澈好。如果能將鉤拋在隔流間上鉤率會更高。
釣餌
赤魟釣餌較多,如黃鯽鱭魚海蝦、烏賊片、帶魚絲等都是上等釣餌,我們常將帶魚剪成斜塊做釣餌,因為帶魚塊戀鉤性好,投時不會脫落,使用效果良好。
注意事項
1、赤魟上鉤后是一場人與魚的搏鬥,有幾分危險性,因此最好有釣友同往,以便相互照顧。
2、赤魟尾端硬棘很毒,魚上岸后,尾部會扇形亂打,特別要小心,以防被毒棘刺著。
3、在岩礁垂釣,因為礁石常受潮水衝擊,很容易滑跌,需穿布底鞋或其他防滑鞋。

分佈範圍


赤魟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中國沿海均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南海,為海南常見種;在廣西的明江左江上游的龍州、崇左江段,邕江右江也曾有分佈。

生長繁殖


春季交配,秋季產仔,卵胎生,每胎生10仔。雌性成體1次可懷1-6隻,受精卵孵化時間約需12個月。雌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50厘米,雄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35厘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近危(NT)。
瀕危原因:影響赤魟的致危因素是酷漁濫捕和江河污染。如中國明江受造紙和製糖業的嚴重污染,江河中大部分珍稀魚類已絕跡,其中包括赤魟。左江、柳江左江、柳江亦因電、毒、炸魚使赤魟自然資源已近枯竭,亟待重點保護。
種群現狀: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推測,該種20世紀50-70年代生活於中國廣西西江流域者分佈較廣,個體大,頗常見,為當地食用魚類之一。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資源破壞,加上河流污染,棲息環境惡化,致使其數量下降。根據估計,該種過去10年逐年減少,種群數至少減少80%,其減少原因可能還未終止,且將繼續下去。而廣西本地水產專家認為,赤魟的自然資源量至今至少已減少90%。

主要價值


食用:赤魟是福建沿海常見的經濟魚類,個體較大,最大個體重可達65-70千克,一般多為5-8千克,可用延繩釣、底拖網捕獲。其肉味尚佳,肝嫩而不腥,皮厚實,含豐富的膠質,水發后烹製成“大扒魚皮”,味道鮮美,是席上的珍品。
藥用:尾毒的毒液是一種氨基酸多肽類的蛋白質,可入葯。

主要危害


赤魚是一種棘刺有毒的魚類。它尾部背面棘刺長而堅硬,能像利箭一樣刺穿鎧甲,其基部連著毒腺,毒腺內含有劇毒液體,若被它的棘刺刺傷,毒液順著棘刺注入受害者的體內,輕者疼痛不已,重者死亡。
赤魟
赤魟
赤魟尾刺有毒。活體常揮動尾部進行刺擊,人撈捕或處理魚貨時常被刺傷。由於尾刺兩側倒生鋸齒,刺人皮肉再拔出時,尾刺兩側鋸齒往往使周圍組織造成嚴重裂傷,而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則使患者立即發生劇痛、燒灼感,繼而全身陣痛、痙攣。創口很快變成灰色,蒼白,然後周圍皮膚紅腫,並伴有全身癥狀,如血壓下降、嘔吐、腹瀉、發燒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時治療還好;若治療不當,數天後仍可複發,且有後遺症,如傷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