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部鎮

統部鎮

省道S204線,從統部鎮中穿過,東、南、北面分別與本縣三個鄉鎮相接,西與克什克騰旗毗鄰,南北長19公里,東西寬22.5公里。總面積為270.4平方公里。坐落於巴爾汰河中游,以統部為基本載體,充分發揮其在商品經濟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優勢,依據集貿市場,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內引外聯,把統部建設成為經濟結構合理,農牧林水機協調發展,工商運建服齊頭並進,商品經濟發達的新興小集鎮。

基本概況


統部鎮地處距林西縣城43公里處,東與巴林右旗相鄰,西與克什克騰旗接壤,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位於農牧交錯帶。近年來,林西縣委、縣政府圍繞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積極拓展農村經濟發展思路,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這個鎮圍繞地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特點,大力發展肉牛產業,激活多類生產要素,通過北方活畜市場的活力擴張,既促進了環境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又推進了產業群集團化發展。一排排農民入住的新樓房寬敞明亮,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花草綠地賞心悅目,寄宿制小學里書聲琅琅,全鎮幾年間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無線程式控制通信網路覆蓋全境,廣電“村村通”工程使全鎮的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5%以上,這是幾年來林西縣統部鎮依託地理優勢,發揮資源優勢,創新生產方式出現的喜人景象。以北方活畜市場為龍頭,輻射、帶動,把分散經營的小農戶經濟緊密聯繫起來,讓眾多的農戶在產業化經營的鏈條中快速增收致富。以肉牛產業為增收點,以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的繁、育、販,養殖基地已經成型。2001年統部鎮的牲畜飼養量達到3萬頭(只),比1997年市場建設前增加了3倍。全鎮10頭以上的育肥牛養殖戶發展到831戶,全鎮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5%,牧業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北方活畜市場的迅速發展和拓展,極大地刺激了林西縣肉牛產業的迅速崛起,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貿重鎮

林西縣
林西縣
統部鎮是位於林西縣北部的一個經貿重鎮,這裡交通發達,商賈雲集,每逢農曆的初一、四、六、九,自發地形成了一種集市買賣,商氣濃厚。由於地處農牧交錯帶,這裡的農戶在耕作之餘,有著飼養大牲畜的傳統習慣,農閑時節,許多人便以販運各類物資商品來貼補家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要從一個“掮客”轉變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紀人”,光靠“散兵游勇”的零打碎敲是不行的,於是在傳統集市的基礎上,1998年統部北方活畜市場正式掛牌成立。市場總面積528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設有市場辦公室、交易廳、裝卸台、畜圈、育肥牛場、飼料加工廠、草料庫、屠宰場、冷庫、飯店、旅店等設施,成為一個集交易、中轉、儲運、餐飲、住宿、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市場,上市交易的牲畜以牛、馬等大牲畜為主,主要是育肥牛、架子牛和良種乳牛。市場輻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吉林、黑龍江等幾個省、市、地區,吸納了周邊6個旗縣66個鄉鎮(蘇木)的農牧民進場交易,有1400多名活畜販運經紀人隊伍長年活躍在市場及周邊地區,帶動起農牧戶及個體工商戶10000多戶,年交易量由1998年的2萬頭(只)發展到現在的7萬餘頭(只),年交易額也由1998年的3000萬元增長到現在的年交易額1.5億元左右。
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的建立,優化了地方經濟結構,真正體現了“建一處市場,帶一片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龍頭帶動作用。以統部鎮為中心的輻射周邊的養殖基地基本成型,以活畜市場為龍頭,龍頭+基地+農戶的畜種養殖業鏈已經形成,產業的發展初步實現以農為主向以牧為主發展方向的轉變,解決了養殖農戶畜產與銷售脫節的問題,激發了農民養殖、繁育、販運的積極性,確立起以農畜產品加工的發展的路子。到目前為止,統部鎮的牧業增加值佔到了農業增加值的65%以上,牧業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統部鎮北方活畜交易市場也發展到目前的擁有育肥牛、良種牛繁育、飼料加工和肉類加工四個分公司,總資產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型企業。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林西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小區、專業村、專業戶形成推廣模式,採取農牧戶、專業大戶、養殖小區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規範化、規模化種養滾動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重點產業由分級經營向適度規模協調發展,從而打造一產一業、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逐步實現產。

地理位置

滿族
滿族
統部鎮是百年小鎮,現轄14個行政村(統部村、吉林壩村、水泉村、曹家屯村、兩間房村、小井子村、甘珠廟村、五四村、碧流汰村、板石房子村、烏蘭溝門村、敖包河村、大馬金溝村、水頭村),46個自然村,85個村民小組,14000口人。其中有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並以漢族為多數。
統部鎮系淺山丘陵高寒山區,周邊高、中間低,鎮所在地海拔為900米,南北川高為1070米,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較大,年平均溫只4℃,年降水量為400毫米。
統部地區山川秀麗,比較富庶。可謂人傑地靈。

經濟發展


統部鎮
統部鎮
統部鎮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屬北部鄉鎮的中心地帶,所以經濟比較發達,2002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7127萬元,糧食總產量849萬公斤,人均持有糧600公斤,人均純收入1400元。由於統部鄉政府駐地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近幾年來,按照小集鎮建設總體規劃要求,現已逐步形成了八個經濟發展小區,兩個基地,一個公園的新格局,其中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場為內蒙北方最大的活畜交易場所,二00二年十月,成功引進北京“錦繡大地公司”投資,市場規模成倍增長,計劃年交易額將過去的億元實現翻番。小商品批發市場一處,年成交額5000多萬元,同時,鄉鎮企業逢勃發展,現已發展到940個,從業人數5000多人,其中有儲藏能力50噸以上的冷凍廠5家,年產400萬塊磚廠3個。另外,由於這裡處於中心地理位置,文教衛生、社會經濟等事業發展較快。目前,有地區衛生院一所,中小學各一所,地區變電所供電能力為6000KVA。有地區法院、中心派出所。郵電、通訊暢通,程式控制電話可以國內外直拔,政府所在地有線電視入戶率95%,自來水入戶率100%,交通十分便利,S204線縱穿南北,嘎九線橫貫東西。
在發展過程中,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始終堅持這樣一個長期的企業發展戰略,即做大一個市場,壯大一支隊伍,實施龍頭帶動、品牌提升和規模發展三大戰略。做大一個市場就是逐步發展和完善北方活畜市場的各種硬體設施,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把企業的形象、知名度推向更高層次,從而讓外界了解北方活畜市場,讓北方活畜市場感到身邊的變化和發展。在此基礎上,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先後同14個省市地區和120餘家企業、單位開展業務往來,大力實施了企業的拓展戰略。在具體業務上,以謀求更高的發展為主攻方向,在提高產業化經營和延伸產業鏈條上動腦筋,想辦法,採取召開信息發布會、組織經紀人到農戶家中籤訂購銷合同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農戶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同時採取新技術應用、新品種引進的方法,不斷增加品種和提高品質,以此來適應日益發展的市場需求,從而不斷地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在提升品牌上,把質量是生命、品牌是市場通行證的風險意識樹立起來,利用純天然、無污染的優勢,打出自己的活畜品牌,註冊自己的商標。通過科技投入,技術和機制創新,利用北京丰台對口幫扶的機遇,新上一個專供北京食用的保質期90天的牛羊鮮肉生產項目,這些工作的有序開展,鍛造了企業的整體實力和外部形象。
2000年林西縣人民政府與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合作經營北方活畜市場的協議,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不斷注入的生機和活力,發展壯大了北方活畜市場,帶動了地方經濟。傳統的“農耕”意識被打破,大批的經紀人活躍鄉間,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找到了致富的門路。到2002年6月,統部鎮的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57家,實現利稅在300萬元以上,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人們走出了黑土地,住上了新樓房,城鎮規模和檔次逐步提高,農戶—養牛—市場—小城鎮建設—再發展連鎖穩固,相互協調,新農村建設讓人們感受到身邊的變化,一個滾動發展、良性循環的喜人格局已經形成。業化經營的區域化、專業化和集約化,並以此為前提,保障帶動第一產業,促進龍頭企業,發展第三產業,形成優勢的區域化模式經營。

優勢資源


蕨菜
蕨菜
(1)地處要塞,204國道與嘎九線於此交匯,南連內地,北接草原,東西貫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2)物產豐富,農畜土特產品十分豐富,每年除交易大量活畜、肉食、皮張外,還大量收購禽蛋,野生藥材、蘑茹、厥菜等當地土特產品,特別是肉食、蘑茹、蕨菜等大量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家。
(3)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己發現礦點、礦化點18處,現已開採的有錫、瑩石、煤、砷和澎潤土礦,尚未開採的有中型鉬礦和氧化銅礦,據地質部門勘探資料,該礦具有礦石品位高、儲量大且集中的特點,開發前景十分可觀。
(4)集市貿易初具規模,現有北方活畜交易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皮毛交易市場等,不但具有數量大、品種多、質量好等特點、而且輻射面廣,有些土特產品跨出了國門,發展勢頭良好,開發潛力很大。
(5)統部被列為縣內經濟開發試驗區,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一是以1995年稅費為基數,超收自留,用於本地區經濟發展;二是縣內放權,賦予部分或全部縣級權力;三是除食鹽、醫藥、煙草外,其它商品全部放開經營。

地質條件


統部鎮
統部鎮
水文地質條件。該地區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大氣降水為該地區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據林西縣氣象局提供資料,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349毫米,最大凍土層1.90米,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6-8月份佔全年問題的74%,3-5月份降水量只有4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1.5%。自然地理環境 該鄉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屬大興安嶺西南邊緣的淺山丘陵地形,區內地形構造簡單、開闊,無地質災害隱患,工程建築物可不進行設防。

畜牧業發展


肉牛
肉牛
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農戶—肉牛販育—市場拓張—城鎮建設—滾動發展的產業鏈,培育了一大批離土不離鄉的專業經紀人隊伍,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得到了就地轉移,70%以上的農戶在各個產業鏈條上實現著自己的致富夢想。據統計,在今年的800多戶養牛專業戶中,有近100戶是以前的貧困戶,依託市場實現了致富夢。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真正地實現了“建一處市場,帶一片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戰略構想。同時通過市場專業經紀人群體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以科技中心為窗口,舉辦專家講座,組織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引進科技成果適用技術,實施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眾多的農戶接觸到了更新的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為新農村建設加油助力。統部鎮擁有屠宰場冷庫5個,冷凍能力在500噸以上,年加工牛羊肉2000噸左右,年產值可達2800萬元以上。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到2007年末全鎮擁有個體工商戶120餘家,其中餐飲佔到2/5,年上繳個體工商稅30餘萬元。
市場經濟和肉牛養殖業的發展,刺激了草產業的迅猛發展。種養結合,立草為業,2001年、2002年統部鎮連續兩年種草超過2萬畝,種草業的發展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投資1500萬元,年銷售收入1.4億元的博日都飼草加工項目目前入駐林西,今年計劃投資在500萬元以上。今年林西縣落實人工種草8萬畝,其中多年生牧草1萬畝,青貯及飼料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全縣的肉牛存欄已達到3.6萬頭,全縣有育肥牛養殖大戶38戶,育肥牛存欄7000頭,肉牛改良率達到75%以上。2007年計劃新建牛改良點10處,依託龍頭企業——統部鎮北方活畜市場,林西縣的肉牛產業在續寫著輝煌。
以相關產業為支撐,以產業鏈條為銜接,林西縣的肉牛產業逐步形成農戶—市場—相關產業的連鎖、鞏固、致富格局,通過組建養牛合作社和擔保公司,每年發展存欄30頭養牛大戶,發展一批存欄300頭的養牛基地。統部鎮的肉牛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北方活畜市場成為龍型產業鏈的龍頭老大。政策引路,典型引導,示範帶動,林西縣的肉牛產業正在步入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便民措施


統部鎮
統部鎮
林西縣統部鎮派出所”三張便民利民牌“獲得好評林西縣統部鎮派出所以方便轄區群眾工作、生活為著力點,推出“順時、逆時、延時”的三張便民利民牌,解決群眾的戶政問題。一是順時牌。戶政窗口推行朝九晚五制推行以來,雖為一些遠道而來的群眾辦理戶政提供了方便,但卻忽略了早起晚睡的農民群眾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部分群眾的訴求,派出所戶籍室近期根據實際情況,提前上班時間,避免群眾等店開門,順時快捷的辦理群眾戶口的問題,改變了以往群眾“等店”開門的現象。
二是逆時牌。星期一到星期五戶籍室上班;星期六、日以及其它節假日戶籍室關門。這一看似合乎常理的做法卻將一大批外出務工人員以及急需辦理戶口業務的群眾拒之“門外”。為了滿足這一部分辦事群眾的需要,派出所在節假日時保證照常運轉,滿足了群眾藉助節假日辦理戶口的需求。
三是延時牌。戶籍室接待群眾不受上下班時間的限制,手續不辦結,戶籍內勤不準離開工作崗位;手續齊全應儘快為群眾辦理,不得讓群眾改日再來,不讓群眾跑第二趟。

農機合作社


農機
農機
林西縣出現了不少農民自發組成的農機合作社。這些農機合作社,以股份制的形式開展經營活動。在解決單戶農民浪費農機資源,使用農機具效率不高的問題同時,也提升農機戶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當地農機現代化的進程。
統部鎮雙贏農機合作社這幾天挺熱鬧,農民正在忙著對農機具進行檢修。這家新近成立的股份制農機合作社目前已擁有農機具70多台套,註冊資金近100萬元。合作社由22戶農機戶以主機入股的形式自願結成,作業統一調配,機具統一使用,利潤按股分紅。林西縣象這樣的股份制農機合作社已發展到18家,成為推動當地農機現代化進程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