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齡

民初教育家

張武齡,字繩進,后取名冀牖、吉友,民初教育家。張武齡曾創辦平林中學、樂益女中,推動女子教育。清光緒三十二年與揚州人陸英結婚,據說當時陸府送嫁妝的行列從四牌樓一路連綿到龍門巷,婚後育有四女六子。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張武齡,字繩進,后取名冀牖、吉友,民初教育家。
祖父張樹聲是晚清洋務專家,吉友原是五房所生,過繼給張雲端。婚後育有四女六子(最小的弟弟同父異母),四個女兒的名字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及張充和,都帶個"兒"字,意即"兩條腿",女兒總是要嫁出去的;六個兒子名字分別是張宗和、張寅和、張定和、張宇和、張寰和、張寧和,都帶個"宀",意即男孩是要留在家裡的。

主要成就


創辦平林中學、樂益女中,推動女子教育。

家族成員


清光緒三十二年與揚州人陸英結婚,婚後育有四女六子(最小的弟弟同父異母),四個女兒的名字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及張充和。六個兒子名字分別是張宗和、張寅和、張定和、張宇和、張寰和、張寧和。

名門貴族

上個世紀初的老張家在合肥是個名門貴族。其聲名最顯赫者張樹聲,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是平叛太平天國起義的淮軍第二號人物,可能是因為參與鎮壓過農民起義,老張家的後代很少有人提起。
到了張武齡時代,張家在合肥已經有良田萬畝,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由於受近現代新思潮的影響,張武齡嫌自己名字太封建,自改名為冀牖,又叫吉友。最初,他想投資辦實業,因不知如何經營,遂遷居蘇州,獨資創辦樂益女中。凡貧寒人家和工人女兒,一律不收學費。聘用教師也不拘一格,教師中有幾個著名共產黨人,張聞天、侯紹裘、匡亞明等都先後在樂益女中任過教。與張樹聲叱吒中國近代史不同,張武齡一改張家世代從政的傳統,變成了一名淡薄名利、一個專情於筆墨紙硯的文弱書生。不過,令他驕傲的是,其膝下兒女個個都有出息,而其四位女兒更是個個相貌出眾,品學兼佳,各有所長。葉聖陶曾經感慨地說:"九如巷張家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武齡有4女6子,4個姐妹乃是4朵奇葩。張家的女子,每人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長女元和,精崑曲,其夫顧傳玠為名噪一時的崑曲名家;次女允和,擅詩書格律,夫周有光為語言學家;三女兆和為名編輯,夫為一代文豪沈從文;四充其量和通書法,執教於耶魯大學,夫為漢學家傅漢斯。幾個弟弟分別是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有意思的是,父親將女孩兒們的名字都帶上了腿兒,意味著女大不中留。男孩們的名字,均有象徵著家族的寶蓋頭,但這並不妨礙父親對女兒寵愛有加。
張武齡
張武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