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卒,拼音是zǒu zú,意思是差役,比喻受人豢養而幫助作惡的人,被利用來為他人目的效勞的人。
⒈供使喚奔走的隸卒、差役。
《漢書·胡建傳》:“貧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所以
尉薦走卒,甚得其心。”
《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三年》:“師範 遣走卒齎書至 大梁,迪 問以東方事,走卒色動。”
清
孔尚任《桃花扇·撫兵》:“只因得罪罷職,補糧
昌平。幸遇軍門
侯恂,拔於走卒,命為戰將。”
老舍《四世同堂》八:“凈憑耳熏目染,也可以得到許多見識。連走卒小販全另有風度!”
⒉ 比喻受人豢養而幫助作惡的人。
陳荒煤《<蔣子龍短篇小說集>序》:“他的大刀必然會遇到‘四人幫’那一夥走卒製造的派性干擾,也未必能處理得那末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