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型飛蝗

散居型飛蝗

散居型飛蝗分佈在中國偏北地區,東起黑龍江、吉林,東徑110°以西逐漸增多,西至內蒙古、新疆。成蟲體長40~53mm,頭、胸及後足腿節綠色,余為褐色;前胸背板的中隆線作弧形隆起。卵長約6mm,寬約1.3mm,長橢圓形,中間略彎,後端較粗,具一圈微孔(受精孔)。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40~53mm,頭、胸及後足腿節綠色,余為褐色;前胸背板的中隆線作弧形隆起。

長約6mm,寬約1.3mm,長橢圓形,中間略彎,後端較粗,具一圈微孔(受精孔)。初產淺黃至肉紅色,發育過程中吸水長大呈淡灰黃色。卵粒傾斜排列成卵塊,包裹在膠囊之中。

若蟲

稱為蝗蝻,共5齡:1齡若蟲觸角13~14節,翅芽不明顯;2齡若蟲觸角18~19節,前胸背板后緣開始向後拱出,翅芽較顯著,端部圓形,向後斜伸;3齡若蟲觸角20~21節,前胸背板后緣拱成鈍角形,前翅芽狹長,后翅芽略呈三角形;4齡若蟲觸角22~23節,前胸背板后緣向後拱成三角形,翅芽伸達第2腹節;5齡若蟲觸角24~25節,前胸背板后緣向後拱出十分明顯,翅芽很大,伸達第4~5腹節。

發生規律


東北、西北、華北一年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6~9月散見於農田零星為害。

防治方法


不單獨採取防治措施,大發生時參見東亞飛蝗或採用飛機防治。
蝗蟲的營養價值
蝗蟲的蛋白質含量高達74.8%脂肪含量5.2%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含18種氨基酸及多種活性物質。蝗蟲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的良藥,它可以單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療多種疾病。如蝗蟲焙乾、研末,每次服3克,一日3次,用酒送服,治療破傷風《本草納目》中,用沙糖和服,治水北涼風旨取本品止痙摩。息內風,但均治算《緩解癥狀,宜與治本的藥物配用。配方,蝗蟲10克,鉤藤15克、薄荷葉10克,加水煎服;《百草鏡》》。本方取蝗蟲、鉤藤,息風止痙荷葉,蔬散風熱用於"驚風發熱抽搐,痙攣,蝗蟲30頭,加水煎服,分三次服,來源於《本草綱目招遺》,本方專取蝗蟲止咳,降逆平喘,用於百日咳、咳喘,氣急,連連不已,也可用於支氣管炎,哮喘等。另外,還有降壓,減肥,降低膽固醇,滋補強壯,健脾運食功能,久食可防止心脂血管疾病的發生,可謂“一吃”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