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雙東鎮的結果 展開

雙東鎮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下轄鎮

雙東鎮,隸屬於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

1958年7月,雙鄉、東美2鄉合併為雙東鄉;同年10月,鄉改公社。2005年11月,通江鎮併入。截至2020年6月,雙東鎮下轄4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美女廟街11號。

截至2018年末,雙東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2021年,旌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4639人。

歷史沿革


1958年7月,雙鄉、東美2鄉合併為雙東鄉;同年10月,鄉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1995年12月,鄉改鎮。
2005年11月,通江鎮併入。
雙東鎮景觀
雙東鎮景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東鎮地處德陽市旌陽區東北部深丘,東與中江縣瓦店鄉、青市鄉接壤,南靠新中鎮,西鄰東湖鄉,北同黃許鎮、羅江區蟠龍鎮、鄢家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轄區總面積79.51平方千米。
雙東鎮景觀
雙東鎮景觀

地形地貌

雙東鎮境內地處龍泉山脈尾部深丘,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青泉村獅子梁,海拔690米;最低點位於金鑼橋凱江河面,海拔457米。

氣候

雙東鎮多年平均氣溫15.6℃。無霜期年平均21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1.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

水文

雙東鎮境內屬涪江、沱江水系。凱江河自凱江村入境至金鑼橋村,全長13千米。建有3座發電廠,形成天然的3座人工湖。人民渠5、7期乾渠穿境而過,10個村為都江堰自流灌溉區。

自然災害

雙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蟲災和水災、地震等。境內曾出現三次白毛蟲危害高峰期,危害面積達到2萬餘畝(1985、1986、1991年)。1989年6月11日出現新中國成立后罕見的特大暴雨,12小時降水量達到222.8毫米,給農業生產和人民財產造成嚴重損失。2001年9月19日,境內發生特大暴雨,頓時山洪暴發,河水猛漲,蘆德路雙龍橋被淹水2米,沖走一輛中巴車,死亡9人。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地震波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3億元。

自然資源


雙東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砂岩類碎屑岩(俗稱青石),各村的絕壁、山崖、山頂及凱江岸邊均有分佈,隨處可采。境內凱江河部分河灘及河段還有建築用的砂和卵石資源;境內有耕地面積41478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雙東鎮轄區總人口2643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42人,城鎮化率11.1%。另有流動人口6682人。總人口中,男性13809人,佔52.2%;女性12629人,佔47.8%;14歲以下3054人,佔11.6%;15—64歲19810人,佔74.9%;65歲以上3574人,佔1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長率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3人。
雙東鎮景觀
雙東鎮景觀
截至2017年末,雙東鎮常住人口22327人。
截至2018年末,雙東鎮戶籍人口26310人。
2021年,旌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463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雙東鎮財政總收入394萬元,比上年增長54.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9.5萬元,比上年增長4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7萬元,增值稅179萬元,企業所得稅22萬元。
以“打造旌城後花園,建設丘陵生態鎮”為目標,結合雙東鎮的實際,充分發揮優勢,大做生態文章,在現有農業產業帶的基礎上,確定了以“五個一”(即:打造1萬畝優質果品基地,建成1萬畝優質桑樹基地,發展1萬畝天府花生基地,小家畜禽養殖產值1億元,勞務收入達1億元)工程統攬全局,以做大做強“天府花生、畜禽養殖、蠶桑、優質水果”四大產業支柱、加大農村富餘勞務轉移力度為全年工作重心,圍繞建設50里生態走廊的目標來開展各項工作,全力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努力建設實力雙東、和諧雙東、活力雙東。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278萬元,比上年增長15.0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12420萬元,第二產業實現433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8.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349元,比去年增長505元。落實各項惠農支農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能繁殖母豬補貼等各項資金200餘萬元;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規範發展農村專合組織5個,實施農戶科學儲糧30戶,大力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雙東鎮地處丘陵,植被良好,交通便利。近年來,該鎮抓住這一區域優勢,把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作為主攻方向。龍鳳村8組200多畝的杏花,龍鳳村8組、翻身村4組、東美村5組100多畝的李花,翻身村3、4、8、12、13組的700多畝梨花,大柏村6、8、9組200多畝的桃花,已初步形成了沿德(陽)通(江)公路呈梯次的果林觀光帶,一到春天,百花爭妍。
雙東鎮景觀
雙東鎮景觀

農業

2011年,雙東鎮農業總產值3.5億元。
雙東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8600畝,產量3.2萬噸,主要品種有葉菜、根莖類菜等,其中葉菜0.8萬噸,根莖類菜0.7萬噸。
雙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4.1萬頭,羊出欄0.1萬隻,家禽出欄327萬羽。
雙東鎮漁業以塘、庫、堰養殖為主。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754.7噸。
2011年,雙東鎮農機總動力24736千瓦,農業機械總台數5271台。

工業

雙東鎮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25家,職工522人;工業總產值2.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上年增長16.8%。

文化


名稱由來

雙東鎮地名因雙龍鄉和東美鄉合併,各取其首字故名。
雙東鎮
雙東鎮

交通


2011年,雙東鎮境內有蘆德和羅通等公路幹線交會。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雙東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鎮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5個,老年文藝隊伍3個,文藝愛好者120人。年放映公益電影500場次。
2011年末,雙東鎮有標準化體育場4個,各村均建有籃球場、乒乓球等健身場所。
1965年3月雙東鎮成立郵電廣播站;1990年郵政業務分開,分別成立郵電代辦所和廣播電視站;1996年開通光纜有線電視。2011年末,廣播通播率100%,通響率9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雙東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02名;中小學生1328名,其中小學生8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小學學校和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共5所,教職工184人,其中專任教師142人。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雙東鎮有德陽市水果專家大院1所,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科技人才6人,農業科技示範園2個,示範基地3個,科技示範戶452戶,各類科技人才312人,組織實施市區科技項目3項,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8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雙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

社會保障

2011年,雙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4戶,人數870人,支出146.2萬元,比上年增長56.2%,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支出1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8戶,人數2040人,支出149.3萬元,比上年減少22.6%,月人均61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4人,支出29.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00人,支出55.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支出4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8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1家,床位77張。社區服務設施17個,其中村民服務中心15個,社區服務中心2個。殘疾人協會1個,分會15個。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6萬人,參保率94.7%。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雙東鎮有郵政支局1個,代辦所1個。移動服務網點4個,電信網服務點2個。

城鎮建設

雙東鎮在德(陽)通(江)路沿線實施“生態走廊”建設規劃,從溫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請來專家現場勘測設計,同時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勵業主進場開發的措施,營造寬鬆的投資環境,從而吸引了12家農業投資者前來開發,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在該鎮大柏村租賃110畝土地的王建軍,現已投入30多萬元搞桃樹種植,去年當地農民在他果園裡的務工費就達7萬多元;楊向興在該鎮龍鳳村投資20多萬元種植杏樹、桃樹、芍藥,現已初具規模,各種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之中;翻身村4組的曾怡利用果園搞農家樂,年創收1萬多元。
隨著“生態走廊”建設的推進,春天裡到雙東鎮踏青的人也逐年增加,某年達到7萬多人次,而業主和當地農戶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收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通江、雙東2個居民委員會,龍鳳、高華強、中興、東美、八佛、涼水、凱江、鑽石、金鑼橋、龍洞、青山、青泉、錢音、東潮、翻身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個居民小組、19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雙東鎮下轄4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美女廟街11號。
雙東鎮區劃詳情
美女廟社區通江社區龍鳳社區高華強社區清泉村二百錢村
東美村翻身村金鑼橋村鑽石村凱江村八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