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學派
西方當代文化批評及美學學派
伯明翰學派(the Birmingham school)是西方當代文化批評及美學學派。20世紀60年代中期圍繞英國伯明翰大學文化研究中心而形成,以研究通俗文化和媒體而著稱。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修森(Andreas Huyssen)、莫萊 (David Moley)、赫卜森(Dorothy Hobson)等。前期伯明翰學派,由於其成員大多出生於中下層或工人家庭,所以採取與以往精英知識分子不同的態度去對待、研究通俗文化,力圖重估其價值。
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國伯明翰大學(Birminghan University)創立了當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簡稱CCCS)。霍加特擔任該中心主任5年後,1968年,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接任主任。該中心第三任主任是1979年接任德理查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第四任主任是喬治·洛倫(Jorge Lorrain)。20世紀80年代末,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擴展為文化研究系,擔負了向本科生講授文化研究課程的任務。
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宣稱其成立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與社會和社會變遷的關係。
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大眾文化及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大眾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評的對象廣泛涉及電視、電影、廣播、報刊、廣告、暢銷書、兒童漫畫、流行歌曲,乃至室內裝修、休閑方式等。在這些眾多而分散的研究內容中,大眾媒介始終是其研究焦點,尤其是對電視的研究極為關注。其研究方法最初受美國傳播學研究影響,但在霍爾領導時期,吸收了阿爾都塞和葛蘭西的觀點,轉向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
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很少,據說同時期從來沒有超過三個人,但其影響卻是世界性的。文化研究自二戰后在英國逐步興起后,漸漸擴展到美國及其它國家,成為目前國際學術界最富有活力和創造性的學術思潮之一。在追溯文化研究的根源時,儘管霍爾認為並沒有一個絕對的開端,但大多數學者認為,20世紀50、60年代出版的幾部著作堪為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這些著作是:霍加特的《識字的用途》(1957年)、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1958年)、《漫長的革命》(1961年)、湯普遜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1963年)。
伯明翰學派是完全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的,但它是相當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馬克思主義這張傘下融會著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傳統,所以,許多人儘管同歸於學術上的馬克思主義,但可能屬於不同的流派,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有一段歷史不能被忽略。1968年革命的年代,革命風暴席捲了西歐甚至美國。工人階級、普通百姓和大批學生走上街頭,他們異常地樂觀、積極和興奮,然而結果並非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令他們非常失望。大學的學者、理論工作者不得不反思自己。他們的分析錯了嗎?他們擁有正確的理論和廣大的群眾,但它們還是失敗了。因此,這給它們留有巨大的思考空間,去思考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傳統,去思考如何適應現實的政治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