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井彝族鄉
柳井彝族鄉
柳井彝族鄉位於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東南部,北緯23°12′至23°18′,東經104°24′至104°38′之間,距縣城30公里的文馬公路沿線上,東面與西疇蓮花塘接壤,南面、西南面與馬關縣坡腳鄉、大栗樹鄉相鄰,北面、東北面與該縣的開化鎮、古木鎮、追栗鎮相連。下轄柳井、梅子箐、三角地、新發寨、界牌、斗咀、奢都7個村委會,105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傣五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65%。截至2020年11月1日,柳井彝族鄉常住人口為11119人。
柳井彝族鄉全鄉下轄新發寨、柳井、界牌、斗咀、奢都、梅子箐、三角地7個村委會,105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
柳井彝族鄉位於文山市東南部,距市區25公里,鄉政府座落在文都二級公路沿線上,東面與西疇縣蓮花塘接壤,南面、西南面與馬關縣的坡腳鄉、大栗樹鄉相鄰,北面、東北面與本市的開化鎮、古木鎮、追栗街鎮相接。全鄉國土總面積172.8平方公里。
2021年6月30日,文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柳井彝族鄉常住人口為11119人。
該鄉地處喀斯特岩溶石山區,全境地形狹長,從東到西略呈長方形,整體地勢南部和東部高,東北部和西部低,平均海拔1370米,最高點為水淹壩山頂1739米,最低點為盤龍河出境處1040米。
屬溫和多雨的半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4.5—16℃,大於10℃的積溫2900—450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初露期為十二月上旬,終霜期為二月上旬,無霜期為300—315天,日照為319天。全鄉境內沒有地表河流,只有盤龍河從斗咀邊境流過,境內有一條長約17公里的暗河從新發寨流經斗咀匯入盤龍河。斗咀的芹菜塘、黃果沖、長箐、上馬草,新發寨的紅鎖、靛塘、老寨,柳井的打鐵寨等有細小龍潭水源,是柳井水源最豐富的地區。
柳井彝族鄉
柳井鄉森林覆蓋率為34%,是文山縣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境內主要分佈有鐵礦、鋁土礦資源,初步探明鋁土礦儲藏量為800多萬噸,其中優質礦達200多萬噸,頗具開採潛力。新發寨村溶洞風景區,集雄、奇、險、秀於一體,曾吸引過眾多的遊客前來觀光。
2006年整個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61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8.6 %;畜牧業收入1437.5萬元,點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9.8%;漁業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003%;林業收入158.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4%。外出勞務收入142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966.5萬元,人均純收入1296元。
2011年,全鄉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7203.8萬元,比2010年的5672.3萬元增長27%;糧食總產量672.96萬公斤,比2010年的637.71萬公斤增長5.5%;人均有糧418.2公斤,比2010年的410公斤增長2%;人均純收入2716元,比2010年的2075元增加5%。
柳井彝族鄉農作物播種面積51189畝,糧食總產量為672.96萬公斤。因地制宜實施冬農開發,100畝冬辣椒產量18.48萬公斤,實施135畝的生薑套種玉米樣板,共計助農增收54.2萬元。2011年全鄉烤煙種植面積為1240畝,上繳煙葉3100擔,其中中上等煙比例達94.42%,實現煙農收入276萬元。圍繞甘蔗、三七、油料、生薑等重點產業,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全年共栽種甘蔗2299畝,三七294畝,油茶1588畝,生薑398.7畝,實現農業產值2291萬元。
至2007年,該鄉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鄉共有583 戶通自來水,3379戶通電,208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78戶。
該鄉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柏油路面,到鄉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整個鄉共有950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4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9戶;建有小水窖1875 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48 畝。
該鄉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柳井村已有105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2345戶,居住於磚木結構的農戶829 戶。
2007年底整個鄉共擁有汽車24輛,拖拉機6 輛,摩托車508 輛。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數434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3350戶,共計13579人,參合率90.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2人,該鄉距離鄉衛生院0.5 公里。該鄉建有公廁4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至2007年,柳井鄉有村小學9 所,校舍建築面積7072 平方米,擁有教師74 人,整個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1851 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233人,中學生人數618人。
該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