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綽號沙漠“野小子”,(希伯來語סיירת מטכייל)“野小子”在希伯萊語中意為“剽悍、強壯、勇於冒險、敢於戰勝困難的人”。1957年正式成立,規模有500人左右。這支部隊直屬於總參謀部領導,被譽為“總參謀部之子”,主要使命是從事戰術偵察、情報搜集以及營救人員等。日常訓練是在英國特種部隊,SAS(英國特別空勤團),海豹六隊的訓練科目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提高,具體內容被列為機密,秘而不宣,唯一知道的就是淘汰率高。這支部隊與眾不同之處是非常注重團隊精神,組織形式類似家族式,一旦加入就得終生為之服務。這支部隊是以色列國防軍的軍中驕子,其作戰技巧、戰鬥力、士氣均堪稱軍中典範。
訓練基地位於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東南大約120公里的大漠深處,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訓練設施及水平堪稱世界一流。這裡是培訓現代化戰鬥機飛行員的基地,也是以色列特種部隊的訓練中心。
以色列特種部隊
1973年4月,沙漠"野小子"首次引起世人關注。當時它針對“黑九月”組織重要成員發動了代號為“青春之泉”的全面刺殺行動,幾乎瓦解了整個“黑九月”組織。
野小子特種部隊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野小子”千里奔襲烏干達恩德培機場營救人質的突擊行動,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反恐怖作戰史上的一個創舉,它向世人展示了以色列特種部隊高超的反恐怖作戰藝術和能力。
在以色列與恐怖分子永無休止的鬥爭歷史上,“野小子”也有許多不堪回首的記憶。最嚴重的一次失敗,是1974年在馬阿洛特市的人質營救行動。三名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的武裝分子先殺害了一家三口人,然後潛入一所學校,把上百名正在熟睡的學生劫為人質,並在學校大樓內布滿地雷。當以色列特種部隊士兵試圖解救人質時,武裝分子打死了22個孩子,打傷56人。這成為以色列特種部隊歷史上最為心痛的一段記憶。
組建使命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1960年以後,以色列使用特種部隊作戰頗為頻繁,由應急作戰轉換為執行反恐怖任務。以色列的特種作戰部隊作為一個特殊的兵種,是一般任務部隊的加強和補充,在應付突發事件、敵後偵察、實施心理戰、特工破壞、反恐怖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種作戰部隊突襲非洲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行動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這次戰鬥在以軍作戰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野小子”裝備的AK-47突擊步槍
沙漠“野小子”的訓練基地位於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東南大約120公里的大漠深處。組建50年來,在歷次中東衝突中,在多次營救人質的行動中,幾乎百戰百勝,其戰功使各國特種部隊為之嘆服。
以色列特種部隊以其嚴格的訓練而聞名於世。其高難的訓練被稱為“地獄磨練”。特種部隊訓練分為基礎訓練、專業訓練和戰前模擬訓練三大類。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專業訓練是各種專門技術和技能的訓練。如:要求駕駛兵在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下練習在複雜條件下駕駛各種車輛;狙擊手使用各種槍支進行實彈射擊,從出槍第一發子彈命中目標,全部時間限制在1秒鐘之內;空降突擊隊員全副武裝從離地50米高處的直升(身)機上沿索而下,要在25秒內到達地面;突擊隊員的攻擊訓練必須達到這樣的水平:當他們從各自的位置上,向打開機艙門外進行無依託射擊時,命中率不得低於85%;此外還有獨特的技巧訓練和思想訓練等內容:技巧訓練主要是訓練隊員在複雜艱難的環境中,在敵強我弱的環境下,快速敏捷的處理問題,機智靈巧的擺脫對方的追蹤;思想訓練主要是訓練隊員有較強的記憶力、敏銳的思維力和在喧鬧嘈雜環境中保持頭腦冷靜的能力。訓練時,受訓隊員被集中在一個電影放映室里,一邊聽高音喇叭放出的立體聲音樂,一邊飲著咖啡觀看影片。突然放映中斷,這時隊員必須把剛才在影片中所見到的情景重述出來,如舉出桌上陳列著的10件東西或說出文件、卡片的顏色、形狀等,並且還要在許多支樂曲中,分辨出剛才聽到的立體聲樂曲。
戰前模擬演練主要是培養特種部隊官兵在各種複雜條件下臨機處事的應變能力。其具體做法是:凡有重大作戰行動前,都進行酷似實戰的模擬演習。他們根據執行任務的地區、行動目標、任務要求等有關情況,在特定地點設置實體模型,參戰人員在模擬實體中進行反反覆復的演練,直到戰術、技術動作十分純熟為止,哪怕時間非常緊迫,也要進行模擬訓練,有時甚至一邊制訂作戰計劃,一邊演練。這種訓練方法在實戰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突擊烏干達恩德培機場一戰,在實施這次代號為“雷電行動”的突襲作戰之前,以色列特種部隊就在某地設置了恩德培機場的實體模型,讓參戰人員在實體模型中演練,在這次行動中獲得圓滿成功。
正是由於如此嚴格的訓練,才使得以色列特種部隊無論在戰爭情況下還是和平環境中,都能出奇制勝。其赫赫戰功令世人驚嘆,就連美國的“綠色貝雷帽”部隊也自嘆不如。此外,他們還必須通過心理訓練,要具備沉著果敢反應敏捷和判斷準確等基本素質,在空中打開機門進行無依託射擊,命中率必須高達百分之八十五,而狙擊手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達到百分之百。此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訓練,如各種複雜環境中對所需目標的跟蹤,對相關目標的識別和執行各種特殊任務的能力,為了不被中途淘汰,士兵們每天都要給自己加碼,以接受新的考驗,如站在房子下面向這間房子上面投擲手榴彈,或者在向陡峭的懸崖上衝鋒時的瞬間反身射擊等,可謂花樣繁多,數不勝數。正是由於如此嚴格的訓練,才使得以色列特種兵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出奇制勝。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然而,此時卻有一個人為邱吉爾的反攻大陸計劃立了大功,這個人就是當時英國陸軍參謀長的副官克拉克中校。此人深知在當時的情況下,英軍是不可能對歐洲大陸實施大規模的反攻作戰的,而只有以小規模的非正規部隊偷襲挪威西海岸至法國西海岸的德軍陣地和其佔領的城市,並以此種連續不斷的襲擾行動為今後大部隊的反攻大陸創造條件。基於上述考慮,他在邱吉爾向軍方提出反攻要求,即向陸軍參謀長提出了這一建議。由於邱吉爾既要求參聯會主席組織軍隊反攻,但卻又反對以大部隊實施反攻。因而,克拉克的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首相的贊同,並於兩天後就得到了批准。
邱吉爾要求克拉克的襲擊部隊:不能成建制地抽調本土防衛部隊,而且要儘可能地少帶走武器,其它則由克拉克自行決定。邱吉爾還建議,此部隊稱為“奇襲部隊”或叫“豹部隊”。隊員可編一萬人,從現有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中挑選,武器主要為衝鋒槍和手榴彈,必要時可使用摩托車和裝甲車。當德軍對英本土進攻時,必須同時擔任在海岸線迅速對付德軍進攻的任務。雖然在部隊人員的來源問題上,英軍總參謀部內部還有不同意見,但因其執行的是非正規作戰,所以軍方最後還是同意了邱吉爾的意見,決定挑選人員正式組建這支新部隊,起名“哥曼德”。
英軍的哥曼德部隊,最初組建有10支部隊,每支部隊轄兩個小隊。每支小隊都是由血氣方剛,橫衝直撞的小夥子組成,因此其一組建就充滿了活力。該部隊組建后即對德軍佔領的歐洲西海岸德軍城市和陣地實施了一系列襲擊和破壞行動,不僅極大地鼓舞了英軍的士氣,而且對德軍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正是由於在克拉克的建議下,英國正式組建了第一支特種部隊,因此也可以說:克拉克是現代英國或世界特種部隊之父。
隨著英國第一支特種部隊的建立,世界各主要國家美國、法國、德國、俄國等國家也先後以英軍的模式組建了執行各種特殊任務的特種部隊。在二戰期間,英、美、法和前蘇聯等國從作戰部隊臨時挑選或招募優秀官兵組成小規模突擊隊形式的特種部隊,對德軍實施偵察、破壞、襲擾、綁架和暗殺活動,戰果顯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陸軍於1950年、西班牙陸軍於1956年、英國於1959年又相繼組建了各種形式的特種部隊,並在其後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越南戰爭結束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各國的特種部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各國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也日趨先進和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美國軍隊中,特種部隊發展迅速、規模龐大,不僅建有統一領導和指揮三軍特種部隊的特種作戰司令部,而且已經成為了具有陸海空三棲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新兵種。
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
現代特種作戰之所以起源於前蘇聯,是有其產生的歷史原因的。20世紀20-30年代,蘇聯作為世界上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時刻準備著反擊來自蘇聯內外部的敵對勢力的進攻。由於,蘇聯紅軍主要是建立在原沙皇舊軍隊基礎之上的一支新型的軍隊,如果仍然以傳統的軍事思想和軍事體制,以及傳統的軍隊和作戰理論去對抗強大的國內外敵人的進攻的話,顯然是難以達到其目的的。為此,蘇聯領導人及蘇軍領導層在注重發展傳統戰鬥兵種之外,開始對創立新的軍事思想和建立新的軍事體制進行雄心勃勃的大膽嘗試和探索,其領軍人物就是赫赫有名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1929年,蘇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傘兵支隊,到了30年代初這支部隊已經開始參加大規模的野戰演習了,以致於1931年西方國家赴俄參觀后,竟大吃一驚。這類傘兵部隊與傳統部隊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被用於在快速裝甲部隊的配合下消滅深遠縱深內的敵人。當時,雖然像圖哈切夫斯基這樣的領導人,還沒有想要這類特種部隊擔負政治色彩較為明顯的其它任務,但是圖氏所提出的“不停頓”進攻理論,卻包含有進攻中的蘇聯紅軍在軍事行動過程中與起義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內容。即像傘兵這樣的空降部隊的主力應先於紅軍行動,以使用經過訓練的特種任務營在外國領土和城市遂行特種作戰,而且除了與暴動的工人進行聯繫外,他們的任務還包括對敵國的首腦機關和設施採取直接的行動。基於圖氏所創立的這一特種作戰理論,到1938年,蘇聯紅軍已經建立世界上最龐大的以空降為主的特種作戰部隊,即5個空降軍。可見,圖氏的現代世界特種作戰之父的地位,就此奠定。
然而,不幸的是這些不同於傳統部隊的龐大的特種空降部隊,還沒有等到實施圖氏所設想的種種特種作戰行動,就因圖氏的突然遇害而在二次大戰中受到了德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近乎全軍覆滅,即在二戰中並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特殊效用。圖氏及其許多重要領導人,因德國在戰前實施的反間計,於1937-1939年蘇聯的肅反運動中遭到了清洗,其所領導的軍事改革也隨之夭折。圖氏等高級將領的死,對於蘇聯是一個重大的損失,並且直接導致了蘇聯在二戰初期的全面失敗,同時它也是對剛剛出現的現代特種作戰這種新型的作戰形式發展和運用的一個沉重的打擊。由於在圖氏死後,其繼任者缺乏創新精神,在德軍入侵的最初時刻,竟然將大部分空降部隊和大多數特種任務營都改為了步兵參與作戰,結果在與德軍的地面戰鬥中損失殆盡。至此以後,雖然蘇軍仍想重建空降部隊,但因為在作戰理論上難以突破和種種其它原因的限制,在整個二戰期間卻並無多大建樹。即便是如此,空降或傘兵訓練在特種作戰中的地位則由此奠定,以至於隨後各國的特種部隊都將是否具有空降或傘降作戰能力,作為衡量一支種部隊的重要標準,同時也將傘兵訓練作為了特種部隊的一個最基本的訓練課目。
雖然,由於圖氏的死,致使特種作戰沒有很快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它卻在各國特種部隊的一系列精彩的特種作戰實踐中,特別是在一些成功的特戰戰例中得到了生動且充分的體現,並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其作戰理論體系。如德軍特種部隊於1940初成功地偷襲丹麥王宮的特戰行動;英軍特種部隊在二次大戰中對德軍佔領區後方和重要目標及軍隊的襲擾破壞行動;德軍特種部隊在1943年成功實施的營救墨索理尼作戰行動;1976年以色列千里奔襲烏干達恩德培機場的成功營救人質的作戰行動等,都為特種作戰這一新型的作戰形式及其作戰理論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特種部隊主要特點特種部隊通常擔負其他部隊難以完成的與戰略、戰役勝敗悠關的任務,主要用於打擊敵指揮機關、通信控制中心、兵器彈藥庫、經濟和工業中心、能源和後方基地等目標。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特種部隊更多地被用於反恐、打擊走私、緝毒和維護國內治安等非戰爭行動。而且,世界各國在普遍減少軍隊員額的情況下,不斷加強特種部隊的建設。儘管各國特種部隊在規模、使用上有所不同,但是從各國特種部隊的編製、人員、裝備和訓練等方面的情況分析來看,各國特種部隊普遍具有編製靈活、人員精幹、裝備優良、訓練嚴格等一些共性的特點。
一是編製靈活。為確保特種部隊在危險環境下完成任務,就必須使其具備多種作戰能力。各國特種部隊一般都編有偵察、突擊、反恐、破壞、民事、心理、通信等專業分隊。此外,還可得到海軍、空軍專業分隊的支援配合。作戰行動中,通常採用委託式指揮方式,即由受領任務的特遣隊指揮官負責組成執行任務的特遣(分)隊,並具體實施作戰指揮。這就要求其編製具有可靈活編組的特點。各國特種部隊的編製一般為大隊(群)或團(營),下轄中隊、小隊或連、排(組)。大隊(群)或團(營)編製員額一般為1200-1500人,中隊、小隊或連、排(組)編製只有數十人。而組(又稱戰鬥編組)為最小的作戰編製,一般為2-15人。如美陸軍特種作戰群為1400人,轄54個中隊,每個中隊僅12人。印度國家安全衛隊的每個特遣分隊由4個小組組成,每個小組5人。而美軍第75別動營下轄50多個小組。美軍在入侵格瑞那達時,曾以11人的戰鬥小組襲擊總統府。英軍在攻佔馬島的戰鬥中,以3~6人或10-14人的戰鬥編組偷襲阿軍重要目標。由此可見,組是特種部隊中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在實施特種作戰時,通常以組或由組編成的特遣隊遂行任務。鑒於特種部隊專業繁雜,作戰中又需各軍、兵種相互配合,因此特種部隊在編成時,常常根據選定目標數量、性質、攻擊手段、地理條件等,盡量以最少的人員靈活組成適合完成特殊任務的特遣隊。這種“小而精、功能全”的編組方式有利於完成各種複雜的特殊任務。
二是人員精幹。各國的特種部隊對其成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在徵召特種部隊成員時要在思想動機、心理素質、文化程度、身體條件方面對應徵人員進行嚴格考核。曾經服過兵役的官兵在錄取時可以優先考慮。錄取后,還須經過1~2年的特種訓練並經考核合格後方可在特種部隊服役。如美軍特種部隊成員的基本條件是:①在陸、海、空軍服役3年以上,且體格健壯並取得空降合格證書的;②必須出於“愛國主義動機”;③具有高中或大學畢業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外語基礎;④必須敢於冒險、不怕犧牲、勇於承擔責任。一經錄取,這些人還將在特種部隊學院進行正規、嚴格的培訓,時間為半年至1年。美軍特種部隊學院實行定期淘汰制,淘汰率最高達77%,平均合格率僅為50%。以色列特種部隊的應徵者首先要接受嚴格的體檢、心理測試和背景調查。在入伍后的一周內,部隊還要對其入伍動機、個人愛好、有何特長等進行考查。新兵能夠通過這一階段考核的比例為10-20%。此後,這些通過初步考核的人將接受20-24個月的基礎訓練和特種訓練,最後再經考試合格後方可在特種部隊服役。印軍特種部隊要求應徵者必須信守“職責、榮譽、國家“的格言;勇於獻身,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強健的體魄。同時要求有12年制高中畢業文憑。
特種部隊由於所擔負任務的特殊性,其武器裝備從普通的輕武器到高級電子通信設備、武裝直升機、導彈巡邏艇甚至潛艇應有盡有。輕型武器主要有各式手槍和機槍、狙擊步槍、微聲衝鋒槍、眩目手榴彈、反坦克槍榴彈、輕型迫擊炮、定向地雷。重型武器包括裝甲戰鬥車、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各種戰鬥和運輸艦船以及潛艇,如以色列特種部隊就擁有可搭載2架直升機的導彈巡邏艇,巴基斯坦特種部隊則裝備有可載7~8人的微型潛艇。美國正在研製可載12人的小型潛艇。此外,特種部隊的裝備還包括各種特種專用裝備和高級電子設備,如滑雪、登山和潛水裝具,地(水)面定位導航設備、衛星通信設備、夜視與紅外偵察設備、遙控偵察飛機等。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價格昂貴,如,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全部裝備總價值就達1000萬美元。2010年來,各國特種部隊在更多地採用陸、海、空三軍通用的輕便、靈活、性能更好的裝備的同時,還在積極研製專用和新概念武器,即那些可能改變傳統的特種作戰方式的專用和非致命性武器。美國防部已授權成立一個專門機構,研究非致命性武器所需的相關技術,包括激光、微波、聲波、電磁脈衝、化學複合物和電腦病毒等。運用這些技術製造出的武器可用於從控制示威、遊行到完成各種規模的軍事任務。可能用於實戰的非致命性武器有激光致盲武器、波束武器、失能性戰劑、全息投影等。2012年,美軍成立不久的特種作戰研究與發展中心每年投資10億美元用於反恐怖專用武器裝備的研製。其他國家也正在投入更多的資金以便更新和改善其特種部隊的裝備。
為了能夠完成特殊而複雜的任務並具有多種作戰能力,各國特種部隊訓練主要有以下內容:1、高強度體能訓練。執行特種作戰任務常常要付出超常的體力,並承受極度的精神壓力。因此,特種部隊要求其成員有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即要求做到: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能承受長時間的緊張狀態,能適應氣候、氣溫的急劇變化。體能訓練的內容主要為軍事體育項目和特殊的心理訓練項目。如美軍特種部隊的體能訓練分三個階段:一是基礎訓練,內容為田徑、球類、游泳、體操、越障。二是技能技巧訓練,內容有拳擊,摔跤,刺殺,登山、滑雪、武裝泅渡;三是冒險訓練,如攀登、跳傘、滑翔、飛車、懸崖跳水等。印軍特種部隊的體能訓練內容包括8公里越野、200米沼澤地衝刺、武裝泅渡、實彈感受訓練等。2.一專多能訓練。特種部隊專業分工多,所擔負的任務種類繁雜,因此要求其成員要掌握多種專業技能。例如,美陸軍特種部隊要求成員掌握的專業技能就達五、六十種,主要有領導藝術,心理戰,熟練掌握可能任務區的語言,了解他國文化及風俗民情,熟練操作和維修本國及各國的現行武器裝備,能駕駛各型軍用車輛及坦克和直升機,水下戰鬥,通聯,在叢林、雪地、沙漠和核、生、化條件下的生存與作戰的技能,以及衛生救護專業等。3、各種作戰類型的適應性訓練。即按照可能的作戰行動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全面訓練。如美軍特種部隊作戰類型分為六種:非常規戰、特種偵察、直接行動、反恐怖行動、內衛和輔助支援行動。訓練內容為與作戰類型有關的計劃、戰術、技術與程序、偵察、游擊戰、顛覆、作戰效果評估與核查等。以色列特種部隊則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和戰鬥制定出行動預案,並要求部隊按照行動預案進行演練。印軍特種部隊經常進行山地游擊戰、敵後偵察、反恐怖、反劫機行動演練。2010年來,各國特種部隊普遍加強了聯合作戰訓練。由於特種作戰常常由陸、海、空軍共同實施、相互支援,因此,特種部隊的指揮官及成員都應掌握聯合作戰的知識。美軍強調,在未來戰場上,聯合作戰已成為主要作戰樣式,特種部隊作為聯合作戰部隊的一部分,必須加強聯合作戰訓練才能發揮其特殊作用。美特種部隊每年至少進行2次聯合作戰演練,並定期與陸、海、空軍正規部隊舉行聯合演習。4.模擬訓練。一是普遍採用先進的訓練模擬器材。主要有:用於進行複雜技術裝備操作訓練的技術模擬器材,如坦克、直升機模擬駕駛儀;場地或室內使用的對抗模擬器材,如美軍的多用途激光交戰模擬器和計算機交戰模擬設備等。二是設置逼真的實戰環境,即在實地使用假設敵和實物進行訓練。例如,以色列和印度的特種部隊在機場的民用客機上進行反劫機實戰演練,機內有扮裝的乘客和劫機恐怖分子。美軍特種部隊則按照任務的需要組織受訓人員到深山、沙漠、港口等特殊場地與扮裝的“游擊隊”或“恐怖分子”進行非正規戰和反恐怖行動訓練。此外,美國和以色列還儘可能讓其特種部隊參加實戰鍛煉,以提高實戰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信息革命在世界範圍內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戰爭形態的革命性變化,以及作戰對象和目標的急劇性變化,特別是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在全球的漫延和發展,決定了特種作戰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斷地提高,特種部隊也將得到革命性的發展和變化。其發展和變化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部隊數量將不斷增大、人員素質要求更高、管理更加統一、指揮高度集中、全維作戰能力更強、作戰目標更加多元、作戰手段更加複雜多變等,但從各方面的情況綜合分析來看,其根本性的發展和變化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自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特別是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美蘇對抗的兩極格局解體,國際形勢趨緩,和平與發展開始成為了世界的主題。雖然,在全球各地各種形式的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起伏不斷,但在全球範圍內暴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卻愈來愈低,人類社會基本上處於相對和平狀態。與此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局部戰爭也開始向高技術的方向發展,而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也已成為了和平時期軍事鬥爭最高鬥爭形式。由於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目的有限、作戰時間有限、作戰空間和作戰手段亦有限,其使用的武器裝備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作戰雙方都力求以少量的高技術武器裝備和高素質的人員來進行快速作戰,以換取更大的戰場上的勝利。於是,編製精幹、裝備優良、機動靈活、戰鬥力強的特種部隊,就成為了從事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理想工具。實踐證明,特種部隊在現代戰爭中是一支舉足輕重的軍事力量,它不僅可以完成戰役戰術任務,而且可以直接服務於戰略目的。因此,近些年來,世界各國根據冷戰後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和針對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都在調整自己的戰略,並爭先恐後地發展各自的特種部隊。世界上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組建或擴建特種部隊,有的從無到有,先後建立了自己的特種部隊;有的則從小到大,大大增強了其特種部隊的實力。而在發達國家,特種部隊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它們在增加特種部隊的數量的同時,更加強調提高其部隊的質量,並且正在由單一軍種的特種部隊向在多軍種內建立特種部隊的方向發展,特別是美國及西方主要國家的特種部隊正在向三軍合成和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方向發展。綜合來看,各國發展特種部隊的具體做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人員素質要求更高。二是武器裝備更加精良。三是各種訓練更加嚴格。增加數量和提高質量已經成為了各國特種部隊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由於在冷戰結束后,高技術局部戰爭成為了當今世界的主要戰爭形式,特種作戰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已經上升成為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的一種重要的作戰形式。特別是隨著其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和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運用特種作戰實現戰略戰役企圖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大。為此,特種作戰已經成為被各國廣泛用於直接達成特殊的戰略戰役作戰目的的一個重要鬥爭手段。與此同時,特戰作戰也在一些非戰爭行動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由於在冷戰時期被長期掩蓋著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隨著冷戰的結束也開始在國際社會的各個角落開始萌發,並釀成了各種新型的矛盾和衝突,如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和種族衝突,以及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毒品走私等黑惡勢力的惡性犯罪活動等。這些新型的矛盾和衝突已經開始嚴重影響和威脅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安全。鑒於這一類型的矛盾和衝突,既不同於傳統的戰爭,也不同於高技術局部戰爭,因此極難以戰爭的手段和方式去解決,而其犯罪方式又極端隱蔽,犯罪手段又在向著高技術化、高智能化和高破壞性的方向發展,給世界各國人民的和平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嚴懲威脅到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由於一般任務部隊又難以勝任反恐怖、反走私和平息宗教、民族和種族矛盾所引發的各種武裝或非武裝衝突的任務,因此能夠以特種作戰完成各種特殊任務的特種部隊,就必然走向了擔負這些類型的特殊任務的歷史舞台。雖然這些類型的矛盾、衝突和犯罪,其暴烈性程度並沒有傳統戰爭和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強度高和規模大,但其所造成的威脅和影響卻是戰略性的,並且直接威脅到了各國的國家利益,為此,實現此類任務的特種作戰行動,其行動目的的戰略的屬性更強,並且直接上升到了戰略地位,而其作戰行動也就自然成為了戰略作戰行動。特別是其配合作戰方式的屬性也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過去主要是配合其它部隊作戰,主要是其它部隊配合特種部隊作戰。如美國正在進行的國際反恐怖作戰,雖然美國動用了陸海空三軍的部隊對阿進行了強大的空襲行動,但這些大規模的空襲行動,僅僅是為配合其強大的特種部隊的作戰需要而實施的。因這些空襲行動本身,並不能達成美國反恐怖和擒獲本.拉登的最終戰略目的,因而其集結在阿富汗周邊的幾萬人的特種部隊,正在公開或秘密實施的各種特種作戰行動,才是真正實現其最終戰略目的主要作戰行動。
總之,就國際形勢的發展來看,自美國911事件始美國總統布希將美國對國際恐怖主義的鬥爭稱為戰爭的那一天起,美國在各個領域對國際恐怖主義的特種作戰,就已經從傳統戰爭和局部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形式,而演變成了國際反恐怖鬥爭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爭形式,而特種部隊也就必然成為了實施這種特殊戰爭形式作戰的主角。這一形勢的發展表明,特種部隊的數量不斷增加而質量將不斷提高,以及其特種作戰行動的目的更加具有戰略性的發展趨勢,必將成為未來各國特種部隊和特種作戰的主要發展方向。
以色列軍隊的軍語里原本沒有“特種部隊”這個詞,所有執行特種作戰和偵察任務的部隊都統稱為“薩耶雷特”(Sayeret)。在希伯萊文中,Sayeret有偵察隊或巡邏隊的意思。在以色列軍隊里,這個詞泛指一切從事偵察、巡邏、搜索等任務的部隊,而且已經具有“經過選拔的精銳部隊”的引申含義了。由於以色列人向來有選拔精兵編組精銳部隊的傳統,所以大大小小的Sayeret充斥全軍。有些叫Sayeret的部隊任務性質離“偵察”也實在遠了點,即使對以色列人自己來說,這些部隊到底是特種兵、偵察兵、巡邏隊還是突擊隊,編製到底是營、連還是排,單從字面上看也是一頭霧水。
所以,一般行內人士就籠統稱之為“偵察隊”。
以色列陸軍特種部隊和分隊按兵種劃分的序列如下:
步兵隊屬偵察兵——以軍步兵的特種分隊是4個旅屬遠程偵察連。即戈蘭旅偵察連(Sayeret Golany,正式番號為第95偵察連)、吉瓦提旅偵察連(Sayeret Givaty,第435偵察連)、納哈爾旅偵察連(Sayeret Nahal,第374偵察連)和傘兵旅偵察連(Sayeret T’zanhanim,正式番號不詳)。這四個連並不是單純的步兵偵察分隊,而是更接近於美陸軍別動隊或輕步兵的精銳突擊隊。這四個連都接受過反恐怖作戰訓練,可以用於執行特種作戰任務。其中戈蘭旅偵察連和傘兵旅偵察連在歷史上就多次執行過特種作戰任務。
裝甲兵隊屬偵察兵——以軍裝甲兵儘管是陸軍中最大的兵種,但僅有兩個旅屬偵察連,即第7旅偵察連(Sayeret Shirion 7)和第500旅偵察連(Sayeret Shirion 500)。這兩個連是純粹的遠程偵察分隊,不接受反恐作戰訓練,也不擔負特種作戰任務。
炮兵特種部隊——以色列炮兵有兩支兵種直屬特種反坦克導彈部隊,即莢蒾部隊(Unit Moran)和琴弦部隊(Unit Meitar)。這兩支部隊被以軍視為特種部隊,其訓練中也包括空降、越野駕駛等一部分特種部隊訓練的內容,但與通常所指的特種部隊還是有相當區別的。
戰鬥工兵特種部隊——以軍的戰鬥工兵設有工兵特種作戰司令部,下轄兩支接受過遠程偵察訓練的工兵特種部隊,即精於工兵爆破的雅埃爾偵察隊(Sayeret Yael)——現翻譯為“山羊”偵察隊和負責爆炸物排除的“雅赫薩普”部隊(Unit Yachsap,Yachsap為希伯萊語“爆炸物排除部隊”的縮寫)。
情報部隊——情報部隊是以軍的一個兵種,隸屬總參情報部,這個兵種共有3支特種偵察部隊,即總參偵察營(Sayeret Matkal,番號為262部隊)、目標情報部隊(簡稱YACHMAM)和特種偵察隊(簡稱T'ZASAM)。其中總參偵察營是以軍最主要的特種部隊,其使命包括特種偵察、非常規作戰和反恐怖人質營救作戰三大任務。目標情報部隊駐戈蘭高地,平時擔負以色列北部邊境地區的邊境觀察任務,戰時配屬給以軍炮兵作為兵種遠程偵察部隊,負責在敵後為炮兵部隊搜索目標。特種偵察隊是以軍邊境目視觀察部隊中一支受過特種作戰訓練的分隊,專門用於對敵後目標進行抵近目視偵察。1999年,這3支部隊轉隸新設立的野戰偵察司令部。
以色列陸軍另外還有幾支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特種部隊,分別是:胡桃偵察營(Sayeret Egoz,以軍在南黎巴嫩的反游擊戰部隊,隸屬戈蘭旅)、櫻桃偵察隊(Sayeret Duvedevan,番號為217部隊,部署於中部軍區的反恐怖突擊隊)、朱鷺偵察隊(Sayeret Maglan,番號為212部隊,是一支接受過特種作戰訓練的獨立反坦克導彈部隊)、棘刺部隊(Unit Oket'z,番號為7142部隊,是一支特種軍犬部隊)、高山部隊(Unit Alpinistim,部署於北部軍區的預備役高寒山地部隊)、金雀花部隊(Unit Rotem,部署於以色列南部以埃邊境的一支預備役特種邊境巡邏部隊)、100部隊(負責防止在押恐怖分子等危險犯人暴亂的憲兵特種部隊)。除胡桃偵察營以外,其他幾支均為獨立部隊,由以軍總部直接指揮。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巴勒斯坦成了英國的勢力範圍。隨著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覺醒,要求興復故國的巴勒斯坦猶太人和要求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家作主的阿拉伯人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的衝突也越來越走向激化。為了保護猶太人免遭阿拉伯人的襲擊,巴勒斯坦猶太社區在1920年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地下武裝自衛組織,名為“希伯萊全國自衛組織”,簡稱“哈迦納”,這就是後來的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
英國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在阿猶雙方的衝突中逐漸偏向阿拉伯人,禁止猶太人公開建立武裝組織,也不準猶太人攜帶武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由於德意軍隊在中東戰場節節勝利,逐步向埃及和巴勒斯坦推進,巴勒斯坦的英國統治當局放鬆了對猶太人的壓制。1941年,“哈迦納”在英國統治當局的默許下建立了一支共有9個連的“帕爾馬赫”突擊隊(PALMACH,希伯萊語“突擊連”一詞的縮寫),準備在德軍佔領巴勒斯坦后開展游擊戰爭。“帕爾馬赫”是“哈迦納”建立的第一支脫產接受軍事訓練的部隊,也可以說是“哈迦納”的特種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帕爾馬赫”一度轉入地下,官兵隱蔽在農村,一邊訓練,一邊參加勞動。在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中,“帕爾馬赫”部隊成了以色列軍隊中最有戰鬥力的中堅力量。這支部隊在全盛時期曾發展到3個旅5000人。雖然“帕爾馬赫”部隊在1949年軍隊整編中被解散,但它所倡導的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建軍思想和堅韌頑強、勇於進攻的戰鬥精神對後來的以色列國防軍以至特種部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43年,“帕爾馬赫”突擊隊還建立了一支“海上連”(PALYAM)。海上連主要是一支進行水下破壞和海上作戰的地下武裝。1948年,當以色列國防軍建軍時,“海上連”發展成了以色列海軍突擊隊——海軍第13中隊。
1948年5月底,所有的猶太地下抵抗組織統一整編為以色列國防軍。1948年2月在以色列北部組建的“哈迦納”戈蘭旅在整編中被授予國防軍第一旅的番號。當編入國防軍時,戈蘭旅建立了旅屬特種偵察排。戈蘭旅特種偵察排基本上是一支遠程偵察巡邏隊,但與各營已經建立的偵察排不同,旅偵察排可以作為突擊隊使用,負責拔掉關鍵的敵人據點,並執行破壞和情報搜集等更複雜的任務。戈蘭旅特種偵察排(以後發展為旅偵察連)可以算是以色列國防軍第一支正式的隊屬特種分隊。
以色列獨立戰爭結束后,以軍在1949年進行了整編,僅保留了三個旅和若干獨立營連作為常備軍。在五十年代早期,由於國家經濟困難,以色列軍隊的建設也跌入低谷。當時以軍部隊的戰備水平非常低,難以應付當時愈演愈烈的阿拉伯人越界襲擊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以軍開始產生了以特種小分隊對付阿拉伯人越界襲擊的設想。
1951年,以色列南部軍區建立了一支名為30部隊的特種部隊。30部隊是一支人數僅有30人的遠程偵察巡邏隊,任務是在從埃拉特到加沙地帶漫長的邊界線上進行巡邏。當時以軍還沒有真正產生建立和使用特種部隊的明確觀念,30部隊缺乏足夠的訓練,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到1952年便解散了。雖然30部隊很快便被人淡忘了,但這卻是以色列軍隊建立獨立特種部隊的第一次嘗試。
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80年代以來,國內有關書籍常常提到所謂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以色列根本就沒有這樣一支代號的特種部隊,這個錯誤的稱號到底指的是哪一支特種部隊?——根據這些書籍和文章里提到的相關戰例,所謂“野小子”最大的可能是“總參偵察營(262部隊)”,但是無論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敵人,從來沒有這樣稱呼過他們。正常行文就更沒有了。
更不是俗稱,而是80年代從日本航空自衛隊退役少將土井寬日文版本《世界的特種部隊》中的錯誤翻譯得來的,而在以色列特種部隊序列根本找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表明有一支叫做“野小子”的特種部隊。而國內懂得希伯來語言的至今不過寥寥幾十人,當時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
Sayeret MATKAL (Unit 262)
Sayeret Matkal 是國防軍第262營的名稱,字面意思是“總參偵察隊”,但是實際上就是總參偵察營。
總參偵察營是一支擔負特殊使命的部隊,它的主要任務是反恐怖作戰、敵後偵察和特種作戰。在貝魯特、在恩德培、在突尼西亞……那些如神兵天降,來去無蹤的以色列士兵就出自這支部隊。
總參偵察營建立於1957年底,首任部隊長是亞伯拉罕·阿爾儂少校,不過在當時,它還不是262營,而只是“262部隊”。
1971年,埃胡德·巴拉克出任總參偵察營營長。巴拉克在任職期間曾指揮過3次非常著名的行動。第一次是1972年5月8日,一架比利時“薩貝納”航空公司班機被恐怖分子劫持,降落在以色列盧德國際機場。
巴拉克指揮17名化裝成機場地勤人員的突擊隊員,對飛機發起突襲,僅用90秒鐘便制服了4名恐怖分子,救出了機上的80多名人質。
第二次是同年6月21日,總參偵察營的小分隊在黎以邊境地區設伏,綁架了5名正在黎以邊境視察的敘軍高級軍官,用以交換3名被俘的以軍飛行員。
第三次是1973年4月,總參偵察營在其他部隊配合下突襲設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巴解組織總部,打死3名巴解領導人,並徹底摧毀了巴解的分支“黑九月”恐怖組織。
上述的三次行動僅是巴拉克任職期間總參偵察營眾多行動中的很少一部分,巴拉克任營長期間指揮的其他行動至今尚未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