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是一種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被譽為鳳陽三花(鳳陽花鼓、花鼓燈、花鼓戲)之一,因起源於鳳陽縣長淮衛鎮(今屬蚌埠市區),故又稱衛調花鼓戲、衛調花鼓。鳳陽花鼓戲源自於花鼓燈,起初是花鼓燈的后場小戲,在清代中期逐漸成熟為獨立劇種。

發展過程


清代中葉,長淮衛一帶盛行一種在山歌、號子的基礎上形成的曲調,常被作為花鼓燈文場中的主要曲調來演唱,後來,藝人們吸收泗州戲與外來劇劇種的營養,根據說唱中的人物、情節、進行表演,逐漸向戲戲曲演變,至光緒年間,形成花鼓戲。
民國初期,鳳陽花鼓戲進入全盛期,許多知名藝人如陳廣仁、李西、喬成、顧懷功等,活躍於沿淮一帶的農村舞台,經常上演的劇目有:《吳漢殺妻》、《東回龍》、《西回龍》、《大隔簾》、《小隔簾》等70多出。花鼓戲伴奏只有鑼鼓,沒有弦樂,其中的三大件(鑼、鼓、鈸)必不可少,演奏為4至6人,大多由演員兼任,講究鑼跟人,人跟鑼,互為幫襯。
鳳陽花鼓戲是“以唱為玩”的業餘性質。解放前,演員皆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國后,鳳陽縣人民政府曾兩次搶救該劇種,先後兩次成立鳳陽花鼓戲劇團,並吸收女演員參加演出,他們將“鳳陽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創作出鳳陽花鼓《全家樂》,國家領導人董必武觀看后給予很大鼓勵。
2006年鳳陽花鼓戲入選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區別


與鳳陽花鼓區別
鳳陽花鼓戲與鳳陽花鼓區別,兩個不是一種藝術門類,一個是戲曲一個是曲藝,在曲調上也無多少關係。
與花鼓燈區別
花鼓戲是在花鼓燈的基礎上戲劇化的產物,有很大的聯繫,這種聯繫也只在藝術的歷史上。
鳳陽花鼓戲與鳳陽花鼓還有花鼓燈經常會被人弄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