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善

白明善

白明善,男,漢族,陝西清澗人,出生於1897年

目錄

簡歷


幼年父母雙亡、兄長被殺,由族兄撫育。他勤奮學習,尤以書法見長。小學畢業后曾任小學教員。1932年初,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綏德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曾帶頭髮起驅逐封建守舊校長的學生運動,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活動。1924年10月,參加進步團體共進社,並籌建陝北青年社,創辦《陝北青年》刊物。同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入上海大學學習,在中共中央發行部、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政治部工作,成績顯著。1927年7月,和中共陝西省委軍委書記魏野疇秘密到陝北清澗駐軍石謙旅,研究軍事工作,任該旅中共軍支書記,後任中共陝北軍事委員會委員。10月參與籌劃和領導清澗起義。起義受挫后,在韓城被地方武裝改編,與謝子長、唐澍等重組軍委,再次領導發動起義,成立西北工農革命軍游擊支隊。1928年4月,被選為中共陝北特委候補委員,兼中共綏德縣委書記。年底,擔任中共陝北特委宣傳委員兼米脂縣委書記。不久,當選為中共陝北特委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以教員身份為掩護,深入工人、農民和學生中,開展工作。根據陝北人民愛鬧秧歌的習慣,編寫革命的秧歌詞,發揮書法特長,大書革命意義的條幅、對聯等,以多種形式宣傳革命,發動發眾,培養和引導大批青年投身革命。1929年春,主持中共陝北特委擴大會議,對右傾投降主義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鬥爭,撤銷了持錯誤觀點的代理特委書記楊國棟的職務,選舉劉志丹為特委軍委書記,確定加強黨對武裝鬥爭和農民鬥爭的領導、積極開展土地革命鬥爭的路線。1930年秋,奉命赴天津、北平,在中共河北省委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初,返回陝北,由於叛徒告密,在清澗縣城被捕,轉押到榆林。當場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痛斥勸降的叛徒:“沒有骨頭,出賣同志,出賣靈魂,是斷了脊樑的癩皮狗。”義正辭嚴地告知敵人:“頭可斷,血可流,共產黨人的氣節不可丟。”兇殘的敵人用酷刑逼供,他備受摧殘,曾三次被吊上絞刑架,仍堅貞不屈,其革命精神曾感動有正義感的國民黨獄卒。1932年1月21日,在敵人絞刑架下,自豪地說:“殺我白明善不算什麼,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英勇就義。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在他的家鄉為他修建了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