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東北中山中學
國立中學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以下簡稱“中山”)是以民主革命先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全國第一所國立中學,於1934年3月26日創建於北平。學校在“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險惡形勢下不得不撤離北平,輾轉流亡江蘇、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
東北中山中學始建於1934年,專門招收當時在北平從東北流亡到關內的中學生,是抗戰時期教育部直屬的第一所國立中學。在抗戰年代,學校師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是全國唯一一所有組織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的中學。之後,輾轉流亡南方八省,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學校始終貫徹愛國主義的教育宗旨,成功地為祖國培育了眾多的棟樑之材。學校培養了郭峰、李濤、於克、陸平、劉嘉禾(冶金專家)、吳光磊(著名數學家)、程世祜(國防固體力學專家)、賈有權(我國光測實驗力學的帶頭人)、趙鵬大(地質學家)、郭小川等一大批各個領域的民族精英,在中華教育史上開創了光輝的業績!
1996年8月,東北中山中學在原瀋陽市第39中學校址恢復校名至今。在復校十周年之際,各地校友會和海內外校友紛紛來信、打電話祝賀母校復校,或寫文章紀念母校的光榮歷史,並殷切期望母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國家的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在悠久的歷史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的感召下,我校十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98年被批准為市級重點中學,1999晉陞為省級重點中學。
1936年11月,北平危急,學校於11月12日撤離北平,南下南京附近的江寧縣板橋鎮。從此,救亡圖存、不畏艱險的師生們開始了步步驚魂的萬里流亡。1937年11月11日,上海失陷,危及南京,學校又於11月19日撤離板橋鎮,抵武漢再南下,於次年1月5日到達湖南湘鄉縣(今雙峰縣)永豐鎮的璜璧堂。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淪陷,湖南告急,學校隨即派遷校先遣隊入川尋求新校址,並於11月12日撤離璜璧堂,擬入川。1938年12月20日,民國四川省教育廳就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等校借用靜寧寺辦學發專函給民國威遠縣政府。之後,該校遷校先遣隊立即前往靜寧寺改建校舍、製作課桌等籌備工作。學校於12月26日函告民國威遠縣政府稱:全體學生業以啟程前來,不日到縣。
由於戰局惡化,蜀湘已難直達。學校只得先入廣西,經桂林,徒步八百里達宜山懷遠鎮,並在此複課三個月後,化整為零至貴陽集中,再從貴陽至重慶、至瀘州、至自貢,在經歷了非凡的磨難之後,於1939年5月22日到達靜寧寺。
位於四川省威遠縣向義鎮靜寧村境內,建築面積2.21萬平方米,是川南最大的廟宇之一,曾在川東、川南乃至湖南、湖北、廣東等地享有盛名。學校的入住,給這座古廟增添了活力,在它的庭院殿閣之間傳播的是琅琅書聲和復土還鄉的愛國思想。這群來自白山黑水的流浪兒,他們無限的眷戀著長白山和黑龍江。學校的校旗、校徽、校歌表現的均是不忘白山黑水這一主題。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師生們只能以校為家,國難家仇形成了學校極強的凝聚力。剛入靜寧寺,學校就為在重慶“五・三”大轟炸中罹難的兩位老師和三個同學舉行了追悼會。在追悼會上,全體師生悲唱輓歌:“你們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凄涼!抗戰的旗幟正在高漲,報仇的擔子讓我們承擔!”家鄉淪陷,家園破碎,使他們從未忘記家國之仇。他們以歌詠、演劇、壁報等形式積極開展各種民主進步活動,不斷傳播抗日救亡的愛國主義思想。
在國難深重、民族危亡的時刻,“中山”師生借歌抒發復土還鄉的情懷和激發抗日救亡的鬥志。凡是歌頌抗日戰爭的歌曲,“中山”師生都會唱。在課餘、在節日、在假期,歌聲此起彼伏。《松花江上》、《保衛黃河》、《大刀進行曲》、《游擊隊隊歌》、《畢業歌》等歌曲激蕩著每一顆年輕的心。每年的“九・一八”,全校師生都要整齊列隊,面向東北,滿懷悲憤,哭唱由學校老師創作的《流亡三部曲》,它充滿了對失去的壯麗江山的懷念和對顛沛流離生活的控訴:“泣別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黃河長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郝泠若老師作詞、馬白水老師譜曲的《校歌》:“白山高,黑水長。江山兮秀美,仇痛兮難忘。有子弟兮,鎖尾流離,以愛國主義為歸向……我來自北方兮回北方”堅定了大家抗日必勝的信心。郝泠若老師所作的《九月秋》:“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淚,向腹中流。我有仇,報仇!報仇!報仇!三千萬同胞等我們救,千萬方的失地等我們收。父母、兄弟、廬舍、田疇,不堪回首。說什麼功名富貴,說什麼好景難留,一切都非我所有,一切都非我所有。起來!起來!把敵人打退;起來!起來!把強盜趕走!”激勵同學們擔負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重任。
演劇是“中山”的傳統。每逢元旦、春節、校慶日,學校就會上演一些劇目。如《雷雨》、《以身作則》、《宦海春秋》、《陞官圖》、《小人物狂想曲》、《血祭九・一八》、《米》、《毒酒》等。劇目也有大有小,有傳統的,也有自編的(如展示東北抗日軍民反漢奸場面的《毒酒》,就是高中生自編的),並多次到附近縣市公演。這些進步話劇的演出,加深了同學們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為他們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中山”還非常盛行壁報。早在西遷途中,鄂廣居老師就在《中山周報》上作東北十二月風物畫,每月一幅,壯繪家鄉景物,以喚起學生對淪陷故土的思念。到靜寧寺時,已有《聖火》、《路》、《維他命》、《靜寧風》、《希望》、《激流》、《青年文藝》等十餘種壁報,主要張貼在寺內考仙院的黃庭、清音兩閣的牆壁上。《路》以魯迅“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來啟示人們探索國家和個人的路該怎麼走;《維他命》則以維護他人之生命,不惜做出個人犧牲為宗旨。《青年文藝》壁報上刊登的仿陳毅《梅嶺三章》寫成的詩:“國破家忘奈我何,少小離家苦難多。投奔中山為救國,誓除倭寇斬閻羅。”堅定了大家抗日到底的決心,激勵同學們不忘國難家仇。高年級學生常常用自製的收音機,把收到的最新前線戰況消息記錄下來,登在自己辦的壁報上(“8・15”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喜訊,便是由學生最先獲悉后,當即用大字書寫張貼在壁報欄里的)。眾多的壁報使靜寧寺顯得並不寧靜,它向同學們傳達時局變化以及民主進步的呼聲,使同學們思想日趨成熟。
歌詠、演劇、壁報也鍛煉了同學們的才幹。百花齊放的壁報孕育了一批像孫輯六(報告文學《歐陽海》作者之一)、丁耶(中國滿族作家最高獎――榮譽獎獲得者)、楊犁(中國現代文學館第一任館長)、楊星火(著名軍旅詩人)一樣,從“中山”文壇走向中華文壇的佼佼者。“中山”的舞台造就了像關爾佳(《智取威虎山》等多種名劇的導演者)、蕭向陽(中國電影界多產編導)這樣的優秀人物。
“中山”的悲慘流亡是日本侵華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一個縮影。學校轟轟烈烈的抗日宣傳活動,在威遠的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抗戰勝利后,學校於1946年10月遷回瀋陽,又於1949年1月結束於北平解放,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1996年“中山”復校於瀋陽,定名為東北中山中學。
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五種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尊師重教精神、刻苦學習精神、團結友愛精神、艱苦奮鬥精神)和五種能力(是非評價能力、情感控制能力、自學創新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審美健身能力)的合格人才。
學校以"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定基礎"為辦學理念,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近年來,高考升學率連年在98%以上,03年關震震同學考入清華大學。06年的高考成績與往年相比又有較大的提高。學校設有董文琦獎學金,每年拿出5萬元人民幣用來獎勵10名左右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學校還設有"愛心助學基金",幫助家庭經濟條件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東北中山中學全體師生決心不辜負老一代校友的殷切期望和歷史重託,正以全新的姿態和百倍的信心,秉承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用積極進取的心態和腳踏實地的工作,在堅持不懈的奮進中走向新的輝煌。